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2019-09-20 17:12:04旅游攻略
河口是黄河“黄金水道”的重要港口,西北各地的长途运输多要途经此处,在河口古码头卸货、装货,运输各类货物。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河口古镇位于金城西门,两河交汇处,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交通枢纽,更是韵味十足的历史文化之乡。河口是黄河“黄金水道”的重要港口,西北各地的长途运输多要途经此处,在河口古码头卸货、装货,运输各类货物。河口村古码头早已不复存在,现代化的水泥建材占据了整个河口古码头。

一、河口古镇概况

河口镇地处兰州市西固区的黄河北岸,东与皋兰县中心乡九河村接壤,西与达川乡吊庄村相连,南以黄河为界,与新城镇、东川乡隔河相望,北与永登县苦水乡大沙沟村毗邻。古镇东西长21.5公里,南北宽10.5公里,全境呈葫芦形状。踞市中心47公里处,国道312、109线、兰海高速公路、兰新铁路穿乡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河口,古时又叫“庄河堡”,始建于同治元年,因其山环水抱的险要地势,一度被誉为“黄金水道”。自然形成的河口渡口北接武威、南至兰州,是古代黄河上游著名的四大渡口之一,素有“金城西大门”之称,自唐宋开始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河口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11年河口村被确定为市级旅游示范村,2012年被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核定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9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拟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河口村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是研究西北明清建筑的重要资料。

从东门走进河口古镇,你会发现古镇的中轴钱就是古镇的中心街道,街巷上坐落着许多形状各异的街楼。街两边都是绛色灯柱,灯柱底下为梯形黄色灯座,灯柱中段贴有两片绛边黄底黑字的“河口古镇”篆书招牌。

中心街巷有一座过街楼阁,这座楼阁阁分两层,分别是楼阁层和门洞层,楼阁层的阁顶为歇山顶,屋顶的正脊之中两条行龙相向而戏,两端的戗脊上各饰有5只仙人走兽,檐下饰有斗拱,斗拱之下便是枋板,枋板上涂有建筑彩画,彩画中间前面悬有黑底金边金字篆书款的“文昌阁”三字。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这里的民居多有不同,如“磨滩子”民居的楹联为:“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紧挨着下联的那堵墙,充分利用瓦片的弧线之美进行装饰,筒瓦之下,利用两瓦相合呈八字连续的树叶,整个墙面则用整齐的瓦片装饰成大面积的水波之纹,细看是一个个小扇面,通看则是海水之波,真是匠心独运的装饰。这种装饰瓦片的墙不仅限于这一家,在很多民房中都有所见。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南城壕”民居的匾联都是劝人为善之文,如“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再如名为“台台子”的民居匾联,匾曰:“台台子”,上联为:“福禄祯祥增荣常乐”;下联为:“亲和仁爱益寿永康”。砖雕联文的底色为万字流水纹浮雕,显得繁而不缛,典雅清爽!又如“张家巷”的巷口楹联是:“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虽然联语不如城中的文化精英对得工整,但质朴而直白,一看就懂。

还有一个巷门匾联与众不同,这个名叫“戏园子”的巷门匾联更有思想,这里应该住过许多戏曲之人,巷门匾联上联为“净丑旦生,装模作样唱悲欢离合;”下联为“公侯将相,耀武扬威演治乱兴衰。”果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这里还有一座四合院,院匾为木黄色素匾,匾字为右起浅绿色的楷书:“甘肃第一海关”,房中除了太师椅,还摆一些加长的家具,犹如柜龛之类。不远处是一座祠堂,堂门紧闭,但堂前的旗杆石挂着一个木斗,标志该族之人已考取了某一种功名,故立杆纪念,以激励后起之秀。祠堂边上就是“子响棋院”,虽然棋院不大,但院中景色错落有致。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继续往前走会看见一个叫“三官阁”的临河的城楼,楼的两边设置了一段城墙,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楼下地面挺有意思,用了许多废弃的磨盘与大卵石一起填充地面,有的磨盘还呈现出阴阳鱼的太极图样,楼下地面临河之处设置了矮墙,矮墙豁口衔接着亲水平台,走在亲水平台的栈道上视野开阔,隔河可看到一座拉索大桥和蓝天尽头的远山。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古镇门口还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馆有多层,分为多个主题展出河口乃至兰州的民风民物。例如有一个展室展示了“兴兴家布料店”、“万盛魁药店”、“泰如成磨油坊”等老字号店特色,照片上展示了“夯土墙工艺”,有的展厅通过泥塑再现了木工、炼铁、砌墙、绘画等技艺。有的展厅既展示了河口的婚俗“六礼”的画面和迎亲队伍的雕塑,又展示了白喜事的丧葬全过程。

二、悠久的历史文化

“河口”者,庄浪河汇入黄河之口岸,因濒临庄浪河与黄河交汇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宋代称喀罗川口。清代以后,因古镇上的大部分居民姓张,这里就被称作张家河湾,亦称张家河口。同治元年始,在此建成“庄河堡”。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汉魏时期,这里就是通往河西走廊、湟水流域的交通要道:西北有兰州-和口-新疆的通道,西南为兰州-河口-青海的要道。这里不仅是古丝绸之路上通商旅游的重镇,也是军事上的天然屏障,同时还是兰州通往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交通要道,也是重要的国际通道。

河口,在明朝中后期的400多年间,庄河堡,曾是西出兰州最大的商埠码头。因其山环水抱的险要地势,一度被誉为“黄金水道”,自然形成的河口渡口西连青藏、北接武威、南至兰州,是古代黄河上游著名的四大渡口之一。18世纪70年代,俄国即在嘉峪关设立领事馆,并取得了嘉峪关通往河口经商贸易的特权, 他们在甘肃大量倾销毛纺织品、布匹、火柴、烟糖等,进行不等价交换和骗卖,大肆掠夺我们的原料,如皮毛、烟草、名贵药材、矿产等。清政府为应对这种现象,采取了经济反倾销手段。于光绪八年,也就是 。这个内陆海关一直延续到1945年前后才被撤消,抗战时期,我国在河口置兰州海关,行使国家重权,检验检查往来的客商。

1877年,左宗棠率兵西征,也是路经河口通往新疆。左公带领戍边将士,一路插杨栽柳,在通往新疆的路上种下了一棵棵杨柳,为塞外的荒寒之地披上绿色。当年左公栽下的杨柳,被后人称谓“左公柳”。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河口古镇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奉旨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她从长安出发,历经陇山、天水、陇西到兰州,由河口渡过黄河,经过3年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拉萨。河口古镇村北有座莲花山,藏传佛教传说,文成公主正是在河口莲花山被点化成佛的。

三、河口洪武张的来历

河口古镇为何大部分人姓张?传说明末,李自成起兵于米脂,南下取关中,西进河湟,大将贺锦率步骑24万由平凉进攻兰州。末代肃王朱识铉闻之,料不可敌,密令世子藏匿民间以存血脉。贺锦破兰州,肃王战不利而死,妃嫔多人殉难,其世子带领王妃和仆从一路西逃,为贺锦军追杀。世子一人独免,逃到青石山脚下,过黄河冰桥,入八盘船巷子张明宦家,曲膝下跪,说明身世,央求搭救。深明大义的张明宦收留了他。世子遂拜张明宦为义父,改姓为张,取名张献龙,字御天。明亡,世子回天无力,只好隐居于此。后娶达川女子为妻,生三子,分别称大房、二房、三房。子孙生息繁衍,渐成气象,在古镇建起了互相连接的十二座庄院,俗称“大庄子”,在今主街之北。至今子息已达2000余人。这就是古镇“洪武张”的来历。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河口村现存有一座始建于清朝嘉庆三年的张公祠,就是为纪念这一支朱姓皇族的。除张公祠及其它几座族祠,河口古镇还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主要为四合院和商铺,是研究西北明清建筑的重要资料。其中四合院总占地面积约13000多平方米,被列为区级“古民宅”保护对象。

四、古镇的发展及思考

河口文化曾经辉煌一时,现在却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柳祥麟的《古堡商街》,写的正是西固区河口的变迁:“街呈十字店重重,昔日繁华尚有容。水陆码头衰去后,商家后代尽从农”。

其实河口村发展旅游业的计划,早在2006年时就有过恢复古镇建设的设想,但由于种种原因,设想最终化为泡影。“2010年,河口乡重新启动了河口古镇的建设计划,经过前期规划,河口村内已经重建了标志性建筑—钟鼓楼,而后续的规划正在进行中。

据了解,2013年,河口村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可惜名落孙山,但它却成了甘肃省历史文化名村。同时,由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河口村也与金城关一同成为兰州市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2014年年初,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重建河口古镇的规划方案经过多位旅游、历史、规划专家的审议最终定案。

兰州河口古镇上的张姓,据说是朱元璋的后代,这里曾是重要古渡口

有人说过“一座古镇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古镇的外观风格与散发的文化气息。”古镇不仅要有古老的民居、庙宇,同时要通过建筑风格来透露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旅行的途中能够体味历史文化。当然在建设古镇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复制、重建文化古迹,要融入新鲜的文化元素,并且打造古镇之间畅通的交通环境。

青山依旧,黄河流水昼夜川流不息,昔日闻名于世的河口古渡旧迹,早已经被时光湮没。她的兴盛,衰落,败落甚至踪迹全无,皆是时代文明的更替所带来的结果,在历史的今天我们追溯她昔日的灿烂文化,勾勒她的繁华盛景,然后从内心深处依依不舍地占有着她的落寞和精彩。希望有一天可以重新看见河口古镇的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