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跟这个村子学,让你的乡村实现景区化

2019-09-13 18:54:06旅游攻略
指南村位于临安太湖源头的南苕溪之滨,海拔480米,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村。指南村地处高山,以往一直遵循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靠山吃山。

跟这个村子学,让你的乡村实现景区化

跟这个村子学,让你的乡村实现景区化

指南村位于临安太湖源头的南苕溪之滨,海拔 480 米,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村。村舍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干净得像是欧洲小镇,却也充满了宫崎骏画笔世界里浓郁的生活气息。



指南村地处高山,以往一直遵循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靠山吃山。几年前开始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起农家乐,但进展速度缓慢。2015 年,指南村启动“红叶小镇”建设,指南村开始“破茧成蝶”,民宿数量从之前的 20 余家发展到现有的 44家,床位 700 余张,“遇见指南”等民宿受到各地游客的热捧。

2017年,指南村成功创建4A级村落景区,并于2018年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然而,指南村并没有止步于此,2019年,它又成为临安“八线六景”中的“一景”,将通过示范型村落景区创建,打造更高版本的“红叶指南”。



升级之路:

为了成功打造“红叶小镇”,指南村痛下决心,坚决拆除那些遮挡古树景观的高层房子,通过拆围墙、整庭院、理街巷等举措实现整体美观,这才有今天完美呈现的红叶古树风貌。而拆造之后的“红叶小镇”,果然不负众望,人气越来越旺,村民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倍。每逢节假日,民宿入住率高达 70% 以上,民宿生意红红火火。



为了增加游客黏性,指南村没有止步于美景留客,而是以生态观光为依托,吸引游客体验参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起居。同时,以文化为魂,将梯田等景观有机串联。如今,指南村“名声在外”,每到节假日,一天的游客接待量为 3000-4000 人。到了枫叶飘红的金秋时节,指南村每天游客接待量上万人。一年四季都有不少摄影爱好者自发来到指南村,用镜头记录下眼前的良辰美景。2018年总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



经过整体规划,指南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得以整合,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红叶小镇”的乡村再生成功打造了集风光摄影、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创意工作为一体的华东首个全景式“生态创意型”新乡居生活示范村。



村落如何变成景区?

首先要保护和利用好村落建筑体系。乡村建筑处于不断变化和自我更新过程中,要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原貌保护而不变化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做的是,重塑乡村建筑与村民、土地的关系,让流失在外的劳动力与建筑、土地建立起新的生产联系。落脚点便是结合当前社会大力发展美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的背景,并做到当地乡村建筑的历史得以延续、文脉得以传承、特色得以保留。在人与建筑、土地建立起新的联系后,诸如生活方式、家庭观念、风俗习惯这些人文环境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终会将这些以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形式沉淀到乡村建筑这个物质实体当中,传统乡村建筑自然得到激活而得以保护。



维护村落的生态环境体系。乡村景区化应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美丽、清洁的乡村,把农村的人居环境的舒适感和对农村环境的整治作为重点。包括林木、山石、水系等自然景观。对河道、池塘、水圳、水渠等修缮要尽量使用卵石、块石,避免使用水泥浇筑,保持乡村生态风貌。



利用村落四周的田园系统。有农耕特色的要保持农耕特色,能够园林化的可以改造为景观化园林,如种植荷花、修竹、花卉,有体验条件的充实农事体验项目。

开发村落的人文体系。历史村落要挖掘姓氏文化、发展历史、民风民俗,展示历史,开展民俗活动,避免文化礼堂千篇一律。移民村落、知青村落、山区村落等都要挖掘和利用自身的人文特色。无论如何,村落都要保持原生态的乡村风格和风貌。



在适度的空间串点成线、成片、成环。乡村景区化,要突破单个村落景点化格局,要以三五个村落组团构建乡村景区,根据条件,可以共同特色组团,也可差别化组团。以共同特色为纽带组团,就是克服单个村落的单调单薄弱点,充实丰富乡村旅游元素和内涵。差别化组团就是根据各村资源和空间各有侧重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或侧重自然景观,或侧重田园风光,或侧重建筑景观,或侧重人文风俗,或侧重吃住行购服务。



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统一建设。要跳出单个村落、单个项目建设的思路,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能够串点成线、成片、成环的乡村景区,实行统一规划,根据乡村资源供给和乡村旅游需求进行规划设计。要整合美丽乡村、河道整治、文化礼堂、乡村广场、停车场以及耕地流转、设施农业、景观农业、农家乐、农家客栈等建设项目和资源,按照景区化要求统一实施工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