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乡旅游更要讲规矩,入乡随俗才能畅游美丽乡村

2019-09-09 22:06:03旅游攻略
乡旅游更要讲规矩,入乡随俗才能畅游美丽乡村


近日,我老家所在的寨子因苗族风情浓郁,风景秀丽,古建筑保存完整,沧桑古朴,得到了喜欢乡村游的游客青睐,前来旅游观光的人暴增。游客上门对寨子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大好事,可问题也来了。

乡旅游更要讲规矩,入乡随俗才能畅游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问题之一:一位在文化旅游部门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善意”提醒,我们寨子连续发生了驱逐游客的事件,并提供了房主的姓名,让我做做房主的思想工作,提高居民素质,服从全县的旅游产业发展大局。

问题之二:寨子里的一位乡亲也给我打来电话,向我诉苦,他说近来个别游客不讲规矩,破坏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对居民不尊重,以后不想让游客进家门了。给我打电话的这位乡乡亲就是旅游部门提供的房主之一。

乡旅游更要讲规矩,入乡随俗才能畅游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十年前,我记得在媒体上看到贵州省的一个苗族村寨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度沸沸扬扬。当然,在我们寨子发生的事情没有这么严重,也没有引起网上的轩然大波。但总的来说,此事的发生对双方都是很不愉快的,需引起各方面的反思。

中华民族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礼节。中华大地,地域辽阔,自古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古人尚且知道,初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或家庭,为不失礼数,不触犯当地的禁令和习俗,要“入乡问俗”和“入乡随俗”。儒家经典《礼记》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乡旅游更要讲规矩,入乡随俗才能畅游美丽乡村


古人之所以重视这项礼仪,主要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旦触犯了某些禁忌,便会陷入异常尴尬的境地。现代社会已经不可能照搬儒家经典之言,死守古人陈规,但一些基本的地方风俗习惯该尊重的还是要尊重。风俗习惯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因此,我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才至于让自己的愉快之旅变成尴尬之旅。

这里我介绍一下我老家寨子中房子易犯忌的关键部位,这也是前几日前游客在那里触犯禁忌,而引起了我的那位乡亲的震怒,他才打电话向我诉苦。

乡旅游更要讲规矩,入乡随俗才能畅游美丽乡村

乡村干栏式木房


堂屋 一个院落,可以没有厢房,但是必须有堂屋。堂屋是家庭最神圣的地方。民间认为,祖先虽然去世,但他们的灵魂还住在堂屋里,保佑全家人。因此,外人进堂外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在堂屋内使劲蹬地板,更不能用带铁的东西敲打堂屋的墙壁。如果有人这样做,住户认为他们的祖先就受不了,或是离开,或是怪罪户主。这种习惯不仅少数民族地区有,大多数汉族地区也有。

门槛 有干栏式建筑的木房子的农家,尤其是南方,汉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区,大都做有木门槛。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任何人不能将脚踩在门槛上,也不能坐在门槛上。据说这两天门槛是祖先回家所坐的座位。

门框 到农家去,不管是堂屋门、厢房门、厨房门,客人不能站在门里门外伸开双手,叉握在门枋上,农家称此为“叉门”。农家把“叉门”称为“挡财路”。

火塘 如有机会体验农家生活,冬天在农家烤火时,忌将水(含茶水)倒进火塘内。俗话说水火不容,农家认为,此举动是让他家“熄火”,不吉利。

拍照 拍农家的神龛时,一定要征得主人的同意,特别是带闪光灯的相机,更是如此。

乡旅游更要讲规矩,入乡随俗才能畅游美丽乡村


举以上五个例子,其实,在农家对外来的客人还是比较宽容的,很多禁忌,他们对自家的人要求严,对客人要求比较宽松。如院子大门时,不能挑空桶进屋,要用双手提着进去。又如,进院子大门时锄头不能扛在肩上,要提在手里。如此等等,这些禁忌只对内不对外。

乡旅游更要讲规矩,入乡随俗才能畅游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所以,我们到乡村旅游时,特别是去农家的体验式旅游,记住我们老祖宗的训诫是很有必要的:“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里我要特别提醒的是,那些出国游的朋友,尤其要记住我们老祖宗的训诫,不然丢丑就丢到国外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