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全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不在云南,却在甘南

2019-08-28 05:30:25旅游攻略
九色香巴拉,甘南星空不完全拍摄指南全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不在云南,却在甘南

九色甘南香巴拉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南部,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基点的“大甘南”,横跨甘、青、川三省,串起了沿途诸多的奇峻景观。甘南地区由于藏族众多,景致以寺院、湿地、高山为主,景点相对比较集中。流经此处的黄河,给了甘南苍茫高远、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色;就居于此的藏族同胞,给了甘南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香巴拉,是藏语的音译,又可称为“香格里拉”,其意为“极乐园”,是人们向往的神话世界。而如今更多的被赋予纯洁的地方、美丽的地方。在看过那么多山川湖泊,星辰大海之后,甘南的景致依旧让我愿意相信,她就是香巴拉的一部分。

都说九色甘南香巴拉,九色究竟代表什么呢?想必会有着很多的解释。九色甘南,也许是泛指甘南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包括植物区系、动物区系、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地址地貌、地形景观、气候、河流、矿产资源、史前文明等多样性的描述。具体可用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来概括甘南的各种资源。活力红:红色藏式建筑、红色僧人、草原朝霞晚霞、丹霞地貌等;财富橙:象征财富的橙色珊瑚珠;尊贵紫:紫色藏族贵族服饰、紫色菩提、紫色蕨麻(人生果)。神圣黄:黄教僧帽、贡唐宝塔、黄经轮、酥油、玛曲黄金等;深邃蓝:蓝天、湖泊;生态绿:草原、森林、农田、洮砚;凝重青:青藏高原、阿尼念青、舟曲自制布料;神秘黑:黑牦牛、黑教、黑帐篷、煤矿、石油;纯洁白:白云、雪山、白色羊群、白教、白塔、白海螺、白哈达、白帐篷、雪莲花等。

然而当你真正走进甘南,你会恍然发现,“九色”也只不过是泛泛的概括了一下甘南景色的属性,而你眼前所见,心中所感受,思绪中所留存的,绝不仅仅是这九色,也许会是九十色、九百色甚至九千色。

美仁大草原-高原上的一袭绿色青纱

全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不在云南,却在甘南

美仁大草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峡谷景区的必经之地,一路上都是缓慢的直上坡,沿途有当地人种植的大片油菜花,七八月正是花期,整条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成了最美的景观大道。向车窗外望去,随处可见的是弧线优美的高原草甸和颜色各异的野花,若把美景比作仙女,那这里就一定是她彩色的花裙。倘若画家于此创作,料定他如何也调制不出如此奇丽丰富的色彩,只能感叹自然的力量将这原本贫瘠的山坡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

本还像在山谷之间穿行,不一会儿竟到了与美仁草原齐平的观景台,柏油马路把草原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边的由于有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所以水草很茂盛、植被也较丰富。南边的草原则更整齐,放眼望去全是毛茸茸的碧草,一望无垠。南边纤细的小草像牛毛、像花针、细密而均匀的织在大地上,在高原清澈透亮的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根根分明、翠色迷人眼,好像一块无边无际的大绿毯。远处的牦牛在天地相接的地方咀嚼着肥美的嫩草,身后的云朵极快速的聚散着。

极快速的聚散着的云朵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原本红极一时的经幡隧道此刻成了过往游人车辆的避难所。震耳欲聋的冰雹霎时间将满是绿色的美仁草原披上了一层白色的冰衣。闪电夹杂着滚滚的雷声霹雳而来,这是只有高原草原上才能看到的极端天气带来的震撼景色。

一湖三名,新西游记在这里拍摄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冶海,一定可以称之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冶海,位于甘肃省临潭县八角乡与冶力关镇交界处于海拔2610米的山顶峡谷中,为高山堰塞淡水湖泊。相传,明代大将军常遇春率军西征曾在此地战功赫赫,而后又于冶海饮马泉处饮马,故而得名“常爷池”。新版西游记也曾在这里取景。

但在当地藏族文化里,冶海称为“阿玛珠措”,为安多藏区三大圣湖之一。山是神山,水是圣水,山山水水都可以成为被崇拜的对象。阿玛珠措湖是甘青川边著名的佛教圣湖之一,传说该湖是很早以前有位“龙宫仙女’’劈山开石引流而成的,后来被当作一面绝妙神奇的宝镜,流传于世。由于受过“龙宫仙女” 的加持,多少年来,远方香客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这里朝圣,祈福。

全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不在云南,却在甘南

水作为一种载体,一旦与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相结合,就会产生文化。水是人类知识的聚散地、生发地,是人类文明的源头。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后,水与文化便须臾不可分离。水,具有了文化属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大大提高,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水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的作用就更加显现,孕育出了盛极之时的文明古国及灿烂文化: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化、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化、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以及以长江、黄河文明为依托的华夏文化。“阿玛珠措”便是在这场水与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当地文化。

被称之为天池的冶海除却人们赋予她的神圣外,自然的,也拥有着三大奇观。一奇为“冶海冰图”,冶海湖水碧绿,清澈涤荡,冬日来临气温骤降,周遭山峰银妆素裹,湖水结连成冰,自然的作用下冰面呈现出万千图案,晶体纷繁,千变万化,立于冰面之上,竟似置身于水晶迷宫之顶。

二奇为“石门神泉”,数九隆冬,湖履严冰,但从湖畔石门坎神泉流出的泉水却雾气腾腾,长流不息,醇香甘冽。夏日里神泉却略显清凉,无比宜人。此泉为碳酸盐岩地区,地形线与地下水面相切,导致地下水露出地表。因泉口呈裂缝状,故称之为岩溶裂隙泉。泉口于石壁之上,泉水顺势直接流入下游饮马湖中,甘甜沁人。

三奇为“湖水旱涝不溢”,无论旱涝,湖面始终和石门坎齐平,暴雨连绵中虽浪涛翻卷终不见溢;烈日暴晒,接连酷旱亦不见其竭。无论晴雨,冶海都保持着自然的水平,颇为神奇。

中国四大名砚-洮砚

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

制作洮砚最好的石料是“老坑石”,产于卓尼县喇嘛崖和水泉湾一代。而老坑石中的极品,当属“鸭头绿”,碧绿如蓝,轻抚如婴儿肌肤,储量极少,自宋末就已断采,能否重现不得而知,现今每得一块鸭头绿可视之为千年古董。硬度在莫氏3.1左右,最适宜研磨,颗粒直径0.01mm以下,发墨快而颗粒细,密度在3.05左右,储墨久,容易清洗不渗墨。老坑石中的其他石品,有绿漪石、鹦哥绿、鸊鷉血,市场储量依然不足2%,下发好和稀有是洮砚位列四大名砚的根本,尤其是在端砚、歙砚老坑石已枯竭的今天,“老坑洮砚”更是备受追捧。

全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不在云南,却在甘南

砚雕与玉雕一样,是一种艰苦细致的技术工作,从设计开始到完成工序是一次性的。没有熟练的技术难以雕成一方好砚。历代砚雕技工主要是父子传承,代代相传。他们把精美的作品奉献给世人,也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洮石以优良多彩的石质,精美的雕刻工艺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

洮砚石质细润坚实,泼墨如油不损毫,书写流利生辉,有“鸭头绿”、“柳叶青”、“鸊鹈血”等名贵品种,绿色中含有条纹,形成变化万端的云水;不但有其美妙,而且含有云霞风漪,下墨既快又省。洮砚湿润,所以呵气或珠,籍以墨既可书写,将磨好的墨贮于砚中,经月不涸,又不变质。这种砚石带有黄标的更为名贵,故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之赞。

禅定寺-环望群峰,俯视洮水

禅定寺,藏语全称为"噶丹谢周当增达吉琅",意为"兜率论修禅定兴隆洲",亦称卓尼大寺,坐落在卓尼县城西北约半公里处的台地上。这里山顶祥云缭绕,山下洮河似玉带缠腰。寺院环望群峰,俯视洮水,真是弘扬佛法的灵光胜地。

晚唐时,吐蕃朗达玛兴苯抑佛,藏区僧人外逃,部分逃至洮河流域继续修行传教。《安多政教史》记载:卓尼山后之叶尔哇寺建于北宋,卓尼宁玛寺(红教寺)也当在其时建成。金末元初,蒙古汗国占领西北后,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时,见此地风景优美,苍松翠柏,山清水秀,遂将原密宗宁玛寺建在现今寺址,命其随员弟子萨迦巴格西喜绕益西在此建筑经堂,广收僧徒,宣扬佛法。喜绕益西经过与宁玛派的斗争,于1295年建成萨迦派卓尼寺。据藏经记载:萨迦法王以一尊稀有蛇心檀木雕刻之释迦站像赠献该寺,作为奠基纪念,世代相传,至今珍藏。

禅定寺的主要宗教节日及佛事活动有:1、正月祈愿大法会,为期15天。正月十四日跳法舞,十五日给佛尊献酥油花,十六日跳法舞,密宗院诵“吉卜尔”经,送“施食”,举行镇魔驱邪仪式;2、三月春季中期经会,为期15天,各札仓分别举行;3、四月法愿大法会,除诵经外,举行密宗答辨考试,旺佛、抬弥佛绕寺,密宗院用彩砂制作集密佛坛城;4、五月加持嘛呢经会,为期7天,各札仓举行夏季经会;5、六月发愿会,为期7天,举行财宝佛法舞及晒佛活动;6、七月秋季经会,为期一月。密宗院举行大自在佛坛城仪轨;7、八月秋季中期经会,为期20天,居巴札仓举行怖畏金刚坛城仪轨。

8、九月毛兰木法会,由显宗院主持。密显院举行沐浴开光加持大会;9、十月二十五日,纪念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圆寂;10、十一月冬季经会一月;11、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跳法舞,送施食,镇魔驱邪活动。另外禅定寺每隔三年,在正月十六日举行一次盛大的“打章噶儿”的神舞法会,意为驱邪镇魔。其时,岷县、临潭、卓尼等县群众赶来围观,人如潮涌,盛极一时。

禅定寺木雕、泥塑艺术人才亦不乏其人。如民国时期的桃老扎巴,清代觉乃拉孜(co-ne-lha-bzo)等,他们塑造的佛像在寺院的经堂佛殿中都有供养,如释迦牟尼、八大如来、无量光、长寿佛、弥勒佛、宗喀巴师徒、金刚持、胜乐、密集、大威德等造像独特,体形夸张恰到好处,面部表情兼备慈祥感与庄严感,充分显示出藏族艺术家的非凡才能。觉乃拉孜的绘画雕塑作品在安多许多寺院和拉萨色拉寺均有珍藏。

全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不在云南,却在甘南

现如今禅定寺的雕塑艺术品,不仅继承了传统的艺术风格,在造型技术上还有新的发展。如嘛呢奔绘画和雕刻《风马》、《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普明大日如来》等作品,参加了甘肃省艺术作品展,受到了艺术家们赞扬。近来又木雕《胜乐》、《密集》、《绿度母》等造像、玲珑剔透、堪称佳作。

南有九寨沟、北有大峪沟

全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不在云南,却在甘南

大峪沟景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乡大峪沟,距县城12公里,总面积105214.6公顷,洮河水系支流大峪沟从北向南贯穿全境70公里,为迭山山脉的北坡,流水成韵、青山滴翠。大峪沟共有9条支沟,依次为云江峡、旗布峡、桑布沟、阿角小沟、阿角大沟、燕麦沟、扎崖它沟、巴什沟、涅座沟等,分布在大峪沟东南,仿佛一把遗落人间的巨形扇子,扇面浓墨重彩,描绘出无数奇山异水。景区迭山主峰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秦岭最高峰),沟口海拔2500米,相对高差达2400米,因此景区内生物垂直分布差异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色彩斑斓,对比鲜明。

迭山半山雪线以上为裸岩,以下依次为高山草场、原始森林、低山草甸、灌木、农家田园等,色彩斑斓,对比鲜明。大峪沟按山形水系构成划分,全境由五大版块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旗布沟、八十里沟、尼嘎尼玛沟、阿角小沟、桑布沟五大景区,有主要景点200余处。

三角石景点位于大峪沟旗布沟支沟三角石沟沟口。一入沟口,一块巨大的石头凸现眼前,棱角分明的三座石峰呈三角形兀立石巅,神奇壮丽,相传三角石是格萨尔王射到瓜麻洛部落的神箭。置身三角石下,周围松木蓊郁,流泉淙淙。仰望奇石,又恰似一只雄鸡引颈长鸣,故又称“雄鸡报晓”。当人在惊异中趋步绕石而过,回头再看那“雄鸡报晓”时,却又成了另一番景致,一座相依相偎的“姊妹峰”站在青山之巅,峰顶松柏苍翠,石色斑斓,使人深感大自然的奇妙莫测,同一处景观,在不同位置观赏,姿态各异。

大峪沟独特的自然形态以及曾在这里生活的居民所遗留下来的房屋、围栏等生产生活的用具用品成为了这里独树一帜的人文景观,时下流行的“森系”个人写真则非常适合在这里选景拍摄。

星空,是夜晚最美丽也最朴实的景色。然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早已忘却了它的样貌,而久居山野的人们也觉得它不算新奇。但若你能借助科技的力量将那遥远于亿万光年之外的星系留存于方寸之间,想必这样的经历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

星空的拍摄与星空的观测所需的外部条件同样苛刻甚至更加严格。想要拥有一片璀璨的星空,就必须远离人为的光污染以及避开月亮带来的自然光污染。在农历的每月二十日之后到次月初十之前,选择一个远离光害且拥有适当参照物作为前景的地方是拍摄星空的先决条件。

晴朗的夜空一般可通过相关气象app提前查询,若傍晚有些许云层也不必担心,一般入夜后都会散去。提前到达拍摄点也是必要的,留够时间进行设备的调试以及取景构图,如果顺利可以拍摄出由日转夜的绚烂星空延时。

民用级(天文发烧友除外)星空摄影大体分为:星空拍摄、星野拍摄、银心拍摄、星轨拍摄以及星空延时摄影等。星空拍摄一般指的是单纯记录星空,可在后期中标注出星空中出现的星座、星系等信息。星野拍摄一般指的是带有场景的星空摄影,例如前景为一幢房屋、一块草垛、一片湖等,既要考虑星空的正常曝光,又要考虑到前景的明暗关系。银心拍摄一般指的是利用赤道仪作为辅助工具进行对银河中心部位的长时间曝光降噪,以此来获得一张较为清晰且内容丰富的银河中心部位的图像。星轨拍摄一般指的是记录单位时间内星星所移动的轨迹,著名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星空》就是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了星空所移动的样子。在拍摄星轨过程中,镜头的朝向以及是否正对北极星所得到的画面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正是星空摄影的魅力所在。

通过北斗七星,很快我们就能找到北极星的所在,将相机镜头正对北极星,拍摄的张数越多所得到的的画面中星轨越密集,最终会呈现出以上这种圆盘模样的星空画面。

深山中的藏寨秘境-扎尕那

扎尕那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

扎尕那的美是那种豪气的美,笔直的山峰直插云霄,山脚下的原始村落还保留着千百年来的模样。森林植被与高山草甸相符相依,巨石在树木中探出身影,四座村庄高低有秩,错落有序,在每处的道路上形成了天然的观景台。扎尕那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而我还是最爱夜晚的她。

人们在夜晚点亮了灯,却剥夺了自己享受星光的权利。夜晚的扎尕那点亮了整个山谷,却让星河暗淡了许多。但这也并不影响你去感受从头顶跨过的银河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撼。夏季银河是浓烈的,多彩的,即便是肉眼,你也可以依稀分辨出不同的色彩,借助智能App,你也可以辨别出古人与科学家界定出来的星象与星座。每一次你抬头,都能记住一个星座,那么不久,你就能讲整片星空收入囊中了。

在拍摄星空过程中,人像也成为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拍摄内容,往往会借助一些辅助光源达到一种奇妙的氛围。一直强光手电就能让整个画面变得科幻起来。

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

玛曲县隶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黄河第一弯曲部。

玛曲黄河公路大桥位于甘肃玛曲县城南4km处。黄河自西向东一波三折地流入甘南草原,受阿尼玛卿山的余脉——西倾山阻挡,绕了一个180°的大弯,折返向西,在这里画出了一个近1万㎞?的草原,这就是著名的黄河首曲。“玛曲”因此而得名。

这一河段河谷宽阔,河床稳定,水流缓慢,为丘陵草原区,以前要在这里来往渡过黄河,唯一的法就是揪着马尾巴游过去。因此,两岸之间的人和物资交流很少,甚至在语言和服饰上也存在很差异。1976年4月玛曲黄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3年竣工通车。大桥北连玛曲县城,南通阿万仓乡。玛多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不仅沟通了当地黄河两岸,也为玛曲草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

阿米欧拉遗址位于玛曲县城以南6.75公里处阿米欧拉山的半山腰,遗址北面2公里是治理沙漠的研究基地和黄河,当地牧民群众视此遗址为神山。相传从英雄的格萨尔荣登岭国王位后,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岭国崛起后有取之不尽的金银财宝,阿米欧拉山就是一座最能证明格萨尔及岭国财富的神山,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100米,宽50米。遗址内采集到的文物有泥质红陶、夹砂红褐灰陶片、石斧、石刀、黑釉碗、豆绿釉碗、碟、盘残片、货币等等,根据出土的文物该遗址是宋辽金时期的遗址。

夜色中的玛曲小城是静谧的,也是多情的。跨过玛曲黄河桥,来到阿米欧拉神山脚下,对着漫天星光和不时划过的夜空许愿,想必一定是会实现的。痴迷星空怎能放过如此好的机会,开阔、通透的玛曲小城的夜空不输给任何一个地方,海拔的升高让人感觉好似离星空又近了一步。

在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往往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当地居民以藏族牧民同胞为主,在拍摄星空的过程中就遇到了几件惊险而又好玩的事情。阿米欧拉神山在一片牧场之间,夜晚的牧场就成了牛羊的床榻,在取景的过程中不经意间与牧场距离过近引来了本地牧羊犬-藏獒。犬吠的声音霎时间此起彼伏,只得扛着机器“落荒而逃”。在第二次选景的时候与我们沟通的是牧场主人,我们用着互相听不懂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友好沟通和协商,结论就是我们离开。最后在另一位牧场主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半山腰上的煨桑台旁,终于是可以安静的拍摄星空了。

拍摄星空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拍摄方法。黄昏至入夜十分,可选择拍摄银河的移动延时,并在此时取肉眼可见的地景,以免天色全黑后前景部分漆黑一片毫无细节。进入前半夜可利用竖排接片方式拍摄银河拱桥(银河全景图),午夜过后,银河直落大地,可横排接片拍摄银河。午夜过后可选择对着北极星拍摄星轨。在拍摄星空过程中,拍摄银河、星轨等大场景作品时建议选择超过24mm的广角镜头,一般16mm、14mm为佳,这样可以收纳更为广阔的银河与地景。拍摄银心建议选择50mm以上长焦镜头搭配赤道仪,这样的银心会更为精细壮观。详细参数因环境不同、相机不同所不同,大致区间为iso:800-6400,快门:8s-25s,光圈:最大-6.3。选择镜头手动对焦模式,利用目镜或电子取景器进行对焦,在参数区间内进行试拍直到得出满意的作品为止。

世界最大的转经筒-娘玛寺大藏经转经筒

阿万仓娘玛寺,藏语为图丹祥德林,又称阿万仓召岱娘玛寺,位于玛曲县城约55公里,在阿万仓贡赛尔喀木道湿地为核心的玛曲湿地群附近,由康区多知钦寺喇嘛奥达创建于1834年,是宁玛派寺庙。寺院现有经堂两座,藏经阁和大白伞盖佛母殿。藏经阁主要供奉莲花生大师,并有13米高的菩提塔和金刚橛等许多藏传法器。

娘玛寺大藏经转经筒建筑总高度42.38米。其中:转经筒总高度37.73米,下筒直径12.6米,上筒直径17.6米,旋转经轮总重量达320吨。其中装藏大藏经1080部共11万册,重量达86吨,筒体浮雕由尼泊尔工匠使用黄金60公斤纯手工锻铸鎏金而成。

大地的纹理-阿万仓湿地

黄河流经玛曲,在阿万仓湿地水泻不畅,形成了多如牛毛的小溪流。溪流弯曲纵横,沼泽星罗棋布,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美轮美奂。远处不时有天赖般的牧歌飘过,悠远空灵,偶尔还可听到一曲格萨尔弹唱,更显阿万仓草原的静谧和神奇。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原始、最完好、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最好的泥炭地,这里是自然遗产和人类有独特性质的文化遗产相结合保存最完好的典范。

阿万仓的美离不开贡赛尔喀木道,贡曲、赛尔曲、东面的道吉曲汇合处为中心的盆形草原区,三条发源于雪山的河流平静地汇聚到一起,给这片土地添加了更多优美的线条。这里也是黄河上游若尔盖乔科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周山岭环绕,河岸较低、河水较慢,众多的湖泊和沼泽令这里牧草丰美,景致极佳。

阿万仓的草原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一切的宏观胜景、微观空灵更加增添了大草原的神秘色彩和柔和色调。鳞文雷篆的纹理,不仅是千百年来河流与草原相拥的佐证,也是牛羊马匹生生不息所留下的足迹。它让满眼的绿色竟不使人疲劳,一湾湾一条条汇聚在一起,共同谱写着华美的篇章,绘制着大地最美的脉络。

在拉卜楞寺当一天本地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寺内还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

拉卜楞寺殿宇繁多,珍物无穷,哪怕只是地上的一块石砖,也都有着属于它的历史。跟随讲解僧人的脚步,参观朝觐每一处佛堂,去了解这段传奇的历史与特殊的文化,换上一身藏袍,学着当地人的模样在寺院中穿行,感受这里的气息,体会这里的纯净。

九色的甘南香巴拉,绝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色,那蕴含其中在千百年岁月长河里沉淀下的文化更为珍贵。九色甘南香巴拉,等着你来发现她的另一个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