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胡建武:栾川有抹“红军红”

2019-11-23 05:42:05旅游攻略
红色,是壮丽的颜色,是革命的颜色。祖国的大地上像火炬一样到处燃烧着这种颜色。栾川,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有抹红军的红飘带,在万山葱翠、峰林遍幽的绿色之中,显得尤为注目。当年红二十五军过栾川时,栾川还是卢氏县的一个镇。1934年12月3日,红二十五军离开嵩县明白川,进入栾川镇。

红色,是壮丽的颜色,是革命的颜色。

祖国的大地上像火炬一样到处燃烧着这种颜色。

栾川,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有抹红军的红飘带,在万山葱翠、峰林遍幽的绿色之中,显得尤为注目。

当年红二十五军过栾川时,栾川还是卢氏县的一个镇。

1934年12月3日,红二十五军离开嵩县明白川,进入栾川镇。当天经庙子东沟、咸池、樊营,夜宿七里坪和栾川街;4日,经九里胡同、石庙、陶湾,夜宿叫河村;5日,经西马阴、姬家岭前往卢氏大石河。在途径栾川的3天时间里,红二十五军先后在十八盘、咸池、榆树庄和九里胡同同当地的反动武装“十大连”打了四次恶仗,最终,勇猛善战的红军战士取得完胜。红二十五军在栾川境内走过的路程仅有190多公里,但那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革命教材。

胡建武:栾川有抹“红军红”

战斗中播撒革命种子

1934年11月11日,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行动中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由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徐海东任副军长、戴季英任参谋长、郑位三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223、224、225团。

1934年12月3日,红二十五军取道嵩县明白川,进入栾川境内。红二十五军进入栾川后,国民党部队也紧急调兵遣将,企图一举“歼灭”这个“心腹大患”。当时国民党河南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发给洛阳方面的作战电报:“洛阳王专员:匪正继续西窜,布经伊嵩以南,(有)西窜卢氏入陕之企图,我各军正分头紧追,本署已令郝军长由许昌运向伊嵩前进。希即转饬所属,严加防堵,迟滞匪之行动,以待我追缴(剿)部队之到来,切实协助歼灭该匪为要。”

在刘峙的高压下,称霸栾川多年的李起凤第一个跳出来,向红军动手。别廷芳也派出一个团(团长张仲奇),协助“栾川十大连”(宛西自治大队)队长李起凤作战。一场“强龙”和“地头蛇”的对决,在栾川境内拉开。1934年12月2日,李起凤率“十大连”2000多人,从庙子出发,到庙子沟各要口布防。内乡张仲奇率一个团到合峪乡的灵官店设伏。12月3日上午,红二十五军行至庙子镇十八盘村时,在此埋伏的“十大连”突然发动袭击。红军战士沉着应战,一阵反冲锋就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十大连”的封锁线,从黄石崖沿庙子东沟,向栾川继续行进。

在庙子街,群众看着这支在寒冷的冬天穿着草鞋、衣衫褴褛、说话和气的队伍,都投以惊奇的目光。一些胆大的人上前向红军打听:“你们见过共产党没有?共产党离这里还有多远?”问得这些年轻的战士哈哈大笑起来,战士们亲切而又温和地回答:“我们就是共产党,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群众看到这些当兵的不抓民夫、不抢妇女、不劫财物,连老百姓的东西也不拿,都高兴地说:“真是共产党的队伍来了!”大家纷纷围着红军战士问长问短。

胡建武:栾川有抹“红军红”

红二十五军将军部移师到栾川街寨子外面扎营,一部分红军战士宿营今栾川乡七里坪村。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在栾川街举行了文艺演出,首次演唱红军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红军在与敌艰苦作战之余,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使广大群众知道了红军是什么样的队伍,在栾川播撒下了红色的种子。

险境中的红军队伍

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2月4日抵达叫河村宿营,准备经朱阳关、五里川一带越过豫陕边界,进入陕西。但红军情报发现,国民党从开封调集了一个师的兵力,直接乘火车赶运灵宝,已经在12月1日先于红二十五军抵达了朱阳关一带设伏。而红二十五军的身后,敌“追剿纵队”10个团的兵力,已跟踪追赶到栾川一带。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红二十五军这支不到三千人的队伍,陷入了十倍于我的重重包围之中。

唯一脱险的办法,就是找到一条安全的入陕之路,立即把部队撤出险境。但红军人生地不熟,当地百姓长期受国民党反动派和大股土匪的滋扰,对“部队”充满戒心,派出的多路侦察员都失望而归。

胡建武:栾川有抹“红军红”

面对绝境,多名重伤员联名给军领导写下了请战血书,要求担架队员都归队参加战斗,他们这些走不动的伤员集体断后,愿为二十五军突围流尽最后一滴血;“七仙女”也向军首长保证,战斗打响后,绝不拖累大部队突围,誓死不当俘虏;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匡书华当时还不到12岁,还是个孩子的他哭着对军首长说:“我没有家,红军就是我的家。突围的时候,我要跟着大哥哥们一起冲锋,就是死也要死在一块儿。”此时此刻,这支部队3000人的生死存亡,就像千斤重担一样,压在了红二十五军领导的身上。

丰碑矗立谕后人

就在红二十五军绞尽脑汁寻找入陕之策时,实施远距离侦察的红军手枪团在青山村巧遇货郎陈廷贤。他告诉红军还有一条很少有人知道的入陕小道。12月5日黎明,陈廷贤带领红二十五军主力,由叫河马阴出发,顺姬家岭、香子坪、通河、大石河等沿线,从一条敌人根本想不到的小道冲出了包围圈。

到卢氏县城附近时,红军发现县城方向灯火通明,人喊马嘶声远远传来。经侦察,城里驻扎着从陕州调来的队伍,正准备在此堵截红军。军领导当机立断,绕城而过,寻路西进。

冒着枪林弹雨,红军绕过了卢氏。当晚,红军在卢氏横涧河口的望云庵一带露宿,稍事休整。12月6日,红二十五军在陈廷贤的带领下,通过那条鲜为人知的入陕小路,顺利进入陕西商洛地区,开辟了鄂豫陕根据地。

1985年,由有关部门编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军史》,用300字的篇幅,记载了陈廷贤谢绝了红军200块大洋的酬劳,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领着3000余名身陷险境的红军,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陡峭山路,奇迹般跳出敌军重围,进入陕西省的史实,被誉为“军中布衣第一人”。

在栾卢交界的皮皮岭(抱犊寨景区北门附近),巍然矗立着一座记载着红军在此经过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上端是李先念的题词“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是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一页”,下端写着“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五日红二十五军长征由此进入卢氏”,纪念碑背面是《红二十五军入卢纪略》。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远去,但提起对红二十五军的记忆,当地群众依然能说出前辈们给他们讲述的红军当年的故事,这抹从来不曾远去的“红军红”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栾川人民。(本文根据《栾川县志》《栾川党建》及王志峰、李涛等同志提供有关资料整理)

胡建武:栾川有抹“红军红”

作者(胡建武)附言:

红25军经过栾川时,发生了卓绝惊险的故事,《红25军史》用整整300字左右的篇幅,记述了当时的经历。关于红25军过栾川的故事,有很多版本,有民间流传的,有新闻记者采访的,有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帮助还原的,也有组织部门专门组织编写的等等,才有后来海量的资料来记述当时的红色记忆。太多太多的人为铭记这段记忆,付出了(或者正在付出)心血,我一直为此激动。

近年来,县委组织部徐晓涛、徐俊辉、魏敏,县委宣传部吴寿伟、原县委组织部的李光明以及叫河马阴村的王志峰、热衷于社会教育事业的李涛、大别山班干部学院老干部李建设、李长万等同志,洛阳晚报、大河报的记者们,不遗余力,组织了大量材料、付出了大量心血。

笔者在以上这些有识之士的感召下,深入实地采风,尤其是在叫河马阴、六中村祭拜红军战士秦福有、走访能讲述红军事迹的老年人。我得知曾收留红军战士的的陶中治老人还健在,我更是激动万分,欣喜不已。

我一直为这些感人肺腑的普通人的革命精神所感动着,同时,深感红色文化是座宝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财富,挖掘红色文化是多么的迫切和不易。

红色旅游正当时,红色基因永传承。红色,底色,特色,绿色,是本色!发表这篇文章,尽可能去伪存精、还原当时历史,目的在于记住我们的本色。本色不忘,初心不丢!感谢《河南思客》等平台刊发拙文。

胡说经典简介:个人微信公众号,胡建武,供职于栾川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河南思客编委,河南思客签约作家,洛阳市作协会员,栾川县作协会员。曾著有《栾川旅游风物诗画》一书(2017年8月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 在小城,遇见另一种你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