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相传,这座山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2019-08-28 02:27:03旅游攻略
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相传在洪荒时代,这里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也发生于此。

骊山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相传在洪荒时代,这里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也发生于此。

从周朝开始,这里就一直是游览胜地。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的兵谏亭首先映入眼帘。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

相传,这座山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白玉老君像,由于"安史之乱"时,像的正身被烧裂,双手也被盗,现玉像保存在陕西博物馆内。

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娲而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冲击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

据传,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用造华清宫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接着来到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桥"。据说,此桥为唐代所建,是一座长5米,宽2.4米,高5米的单孔石拱桥。相传,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赶考行至此桥,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此桥由此名"遇仙桥"。

骊山树茂林密,松柏四季常青,峰峦起伏自如,好似一匹苍色的骏马,故有绣岭、骊山的美名。传说很早很早的时候,这里是一派平川。

相传,这座山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骊山风景区

有一年,突然山崩地陷,天的西北角塌了下来。一时间日月无光,昼夜难分;狼虫虎豹走出山林,冰雹江水肆虐田野,人间遭受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天帝派神女女娲氏到下界救难。她骑了一匹青色骏马来到人间。她开始驱赶狼虫虎豹,但洪水从塌下的天边流下,很快又淹没了大地。她想:这样不行,得把天地补起来。于是,她采天下五色石头,撑起八卦炉,煅烧石子。五色石烧化了,她把石浆擀成薄饼,又借用神力,撂得补到天上。她这样擀啊,补啊,擀啊,补啊,天补严了,又开始补地。八卦炉灿烂的五彩金光照亮了天地,日月星辰也恢复了光彩;滔滔洪水流入了大海,狼虫虎豹回到了山林,人间又是风和日丽。天地补好了,只是这神火不得熄灭。女娲用口去吹,却是越吹越旺,着急用手去捂,一旁的骊马怕伤着主人,一纵身扑到火上。火是熄灭了,但屁股一抬,火焰又重新冒出来。骊马"嘘嘘"叫了两声,身子抖了抖,合上了双眼。从此,这骊马变成了一座山,人们叫它骊山。

女娲氏见心爱的马儿献了身,流连不忍离去,常常为它梳理鬃毛,疏导血脉。这鬃毛,便是后来满山的松柏,这血脉,便是山间纵横的清泉。她后来还住在了骊山上,今山南有女娲村,北有女娲沟。人们为了纪念女娲补天,每年正月二十这天,要烙上饼子,往天上撂一块,往地下撂一块,说是补天补地哩。

这场灾难过后,天下绝了人迹。女娲感到孤单,便和泥捏泥人,但捏下的泥人不会动弹,也不会说话。一天,她来到骊山下,在一股温泉下顺手抓了一把泥,又仔细地捏起泥人来。捏好放在太阳下晒干,这些小人便动起来,还会同她说话,给她干活。噢!用热水和泥捏下的人能活!这下女娲高兴了,便用骊山温泉水和泥,开始了造人工程。

有一天,女娲正在劳作,天忽然下起雨来。眼见捏好的泥人要被淋坏,她赶忙折了一把毛竹,绑成扫帚,把泥人扫到一堆,脱下裙子盖上。等天晴一晒,这些泥人活过来了,但都落下残疾:驼背的,跛腿的,是被扫帚推伤的;眼瞎的,是扫帚蔑戳伤的。但也没救了,人们为了纪念她造人的功劳,便在骊山顶上修了座庙,尊她为骊山老母,让她永世承受人间香火。

相传,这座山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傍晚的骊山

骊山下的神火压灭后,但余热尚存,从山下冒出的一股清泉,也是热的。起始,山下村民用石头垒了一汤池,每天劳动结束,来洗个澡,不但解乏美容,而且还可健身防病。洗澡时,天上的星星月亮漾在水里,便美其名曰"星辰汤"。

骊山温泉被外界知道,是过了许多年后,秦始皇时候的事。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骄横不可一世,阿房宫虽有美女无数,却还常到民间胡行。有一年,他到骊山围猎,看见一个漂亮的民间女子,便要动手动脚。谁想这女子毫不畏惧,面对强暴"呸呸"啐了两口,便不见了身影。秦始皇又气又恼,回到宫里,脸上便生了疮。任你御医如云,这个小小疔疮就是难以治好。秦始皇突然想到:那天莫不是遇到了神女,说让他到骊山温泉一洗便好。第二天,秦始皇来到神女指示的泉头,果然三洗面病除。从此,始皇才在骊山起宇建池,称温泉为"神女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