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姑田游大龙的来历 姓氏 简的历史

2022-10-14 22:32:32旅游攻略
姑田游大龙的来历,山西太原龙泉寺崔姑姑的由来龙泉寺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公里的风峪沟内沙河北岸,南距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5公里,北接蒙山大佛3公里,东距晋阳古城城池遗址3公里,是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清道光年间《太原县志》记载,该寺建成于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年),在金、元两朝毁

山西太原龙泉寺崔姑姑的由来

龙泉寺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公里的风峪沟内沙河北岸,南距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5公里,北接蒙山大佛3公里,东距晋阳古城城池遗址3公里,是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清道光年间《太原县志》记载,该寺建成于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年),在金、元两朝毁于火灾。明朝初期在原址重建。

姑田游大龙的来历

罗姑泉的传说

罗姑泉 又名罗姑井、瞽女池、曹家井。在县东巷中段路东。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据元代《齐乘》载,这里是唐朝大将罗士信的故宅。相传罗士信之姊,独居于此,抗暴死,故称为罗姑泉。又因泉呈井形,亦名罗姑井。
“瞽女池”的来历,民初《续修历城县志·山水考六》引清王初桐《济南竹枝词》的释文曰:“罗姑井,相传罗士信故宅,刘廷式(北宋齐州人,后中进士)聘女而瞽,竟娶之。庭下得泉成池,瞽女凡三饮其泉而得三男,号瞽女池。”又相传,过去井上有亭,后来荒废,宅院归曹氏居住,因此这泉也叫曹家井。
该泉1965年被覆盖,但井口尚可辨认。1995年建楼,被覆于楼体北墙外侧。

姑田游大龙的来历

姓氏 简的历史

简 1、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谥号为姓。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狐鞫居,他的祖先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武王为文王之子)的支裔,因曾经居住在犬戎部落,所以姓狐。狐鞫居的族人狐射姑与太傅阳处父不和,鞫居为他刺杀阳处父,结果被赵盾处死。狐鞫居的封邑在续,死后谥为续简子,世称续简伯,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其谥号为姓,称简姓。 2、出自耿姓,为三国时蜀国简雍之后。简雍本姓耿,幽州人读"耿"与"简"同音,遂变为简姓。 3、出自检姓。汉代时有句章尉检其明,因避讳而改姓简。

姑田游大龙的来历

仙姑顶的仙姑传说

据当地老人讲,仙姑原本住在峰南临村的小丘上,为避村中顽童在此玩耍喧闹,遂搬上了巍峰山顶。当时,此山之下,住有一户名叫孟伯海的大户人家。一天晚上,家人夜起,见厩棚内的菊花青骡大汗淋漓,而且鞍驮齐备,心中感到奇怪,就叫起孟伯海前去查看,果然见到菊花青骡气喘吁吁,如同负重拉车回来一般。惊愕间,他忽然想起曾梦见一位身着素装,头挽发髻,宝相慈善的仙姑飘然进屋,施礼问安,说要借用菊花青骡搬家。孟伯海为人乐善好施,况且见仙姑身单力薄,就慷慨答应,并且为菊花青骡准备好鞍驮……随着菊花青骡的一声长鸣,仙姑倏然不见,难道此梦是真?他百思不解。猛见驮篓之中还有四锭元宝,方觉仙姑搬家确实是真。第二天早晨,又见巍峰山岭新现一条蜿蜒山道(传为仙姑拨火棍所拓)直达峰顶。于是,孟伯海就将仙姑搬家的事告诉众乡邻,此事很快传遍了南庄北疃。在他的倡导下,众乡邻捐资在峰顶建了一座庙宇,称仙姑庙。又依梦中仙姑相貌塑了金身,虔诚供奉,祈求仙姑保佑风调雨顺,八方平安。自此,进山消灾还愿、祈福求子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历代不衰。 仙姑迁居圣山仙顶已近千年,然而仙姑的仙籍仙踪,并无记载。仅仙姑的姓氏,就有郭、田、岳、孟不等,众说纷纭。由此也可看出,仙姑是来自民间,正义、博爱、真善美的化身,民间把她视为保护神,反映出人们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
据《太平清话》所说,仙姑姓黎,名琼仙,粤南人氏,自幼漂泊,后随义兄王远去崂山学道,学成后迁至牟州东南的姑余山,曾被册封为真人(又称仙姑)。这里所说的牟州东南与现今牟平东南仙姑顶极为吻合。
民间根据传说,把农历3月15尊为仙姑的生日,每年从这一天始,仙姑顶下的望岛村都要举行7日盛大山会,以示纪念,流传至今。

温州“四顾桥”名字的由来

  相传清朝年间,温州城底有一座庵堂,庵堂里有个师姑娘,生得十分漂亮,城里勿少后生,都寻由头到庵堂来看她。
    这师姑娘呢,守身如玉,整日闭门勿出,伴着青灯,一心一意修行。
    一日天光早,师姑娘从河边洗米走归,走到庵堂门口时节,听到“喔哇喔哇”的娒儿啼哭声。她觉得蛮奇怪,寻声走近一看,哎呀!只见破棉絮包裹着一个小东西,在台阶边上蠕蠕动呢。
    师姑娘抱起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个娒儿,头颈里还挂着一个生辰八字牌,全身冻得冰冷冷。她赶紧把娒儿抱在怀里,朝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说:“唉,这家父母怎么恁狠心,把自的亲骨肉抛弃,真是罪过,罪过啊!”
    师姑娘心肠好,就收养了这娒儿。一把尿一把屎,把他养大,还给他取个名字叫康牛。
    师姑娘为教养康牛,化了勿少心血。靠做佛事,赚几个钱供他念书。康牛呢,也孝顺懂道理,读书格外用功。母子两个生活困苦,日子过得还是蛮快活。
    日子风吹糠,转眼已是十八个春秋。康牛聪明好学,举笔成文,这年乡试,中了个举人。师姑娘晓得后,快活啊!第二年春,她为儿子准备行装,上京参加会试。走的那日,她又特地为儿子约上两位同路的地方人,直吩咐,横吩咐,要他们照顾好康牛。
    到了京都,康牛参加会试殿试,中了二甲第三名进士。消息传来,师姑娘又快活,又忧愁。快活的是儿子有出息,了却了自己一片心愿;忧愁的呢,自己是师姑娘,怕倒了儿子的名声。想来想去,还是儿子要紧,她就背起包袱,离开庵堂,到远地修行去了。
    康牛金榜题名后,官封刑部侍郎。他立即告假三个月,备轿马亲自到温州迎接养母。那晓得回到庵堂,勿见养母,又派人四处打探,还是无音讯,他感到自己未能报答母亲救命之恩,养育之情,心里好比箭穿一样难受。为纪念养母,他出资在庵堂附近兴建了一座石桥,名叫师姑桥。桥的两端共设置十八个台阶,以答谢养母十八年养育的恩情。
站在师姑桥上,可以眺望四方,又因“师姑”与“四顾”谐音,遂改名“四顾桥”。现今四顾桥已经成了马路,无迹可找了;而传说仍一直在民间流传。

.向、日、葵、的、由、来?

向日葵约在明朝引入中国,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该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谱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阳花,茎长丈余,秆坚粗如竹,叶类麻,多直生,虽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渐紫黑而坚,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向日”之名,见于文震亨《长物志》(约1635年左右)。1820年谢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处处有之,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说明向日葵在中国广为种植。

向日葵又叫朝阳花,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英语称之为sunflower却不是因为它的这一特性,而是因为它的黄花开似太阳的缘故,虽然sunflower也多少带着“向日”的含义。sunflower一词是16世纪~17世纪从拉丁语flos solis借译过来的。向日葵的法语和意大利语名称tournesol,girasol同汉语名称一样,也是基于“向日”这一特性来命名的。美国堪萨斯州因盛产向日葵有Sunflower State的别称。

帮忙解决一下冠豸山生命之根的由来

冠豸山————福建旅游明珠 连城山水价值连城! 地处福建西部的连城县,境内山川秀丽,风景名胜众多,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就在距县城1.5公里处,它于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冠豸山风景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由獬豸冠、石门湖、竹安寨、九龙湖、旗石寨等九大游览区组成,区内奇峰比肩,山水相应,以“雄奇”、“秀美”著称;素有“上游第一观”的美誉。冠豸山雄奇险峻,山后是温柔秀丽的石门湖,碧水映丹山,阴阳称双绝,是游人们读不够的生命大典,作为冠豸山水代表作的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两个形象逼真的景点相距只有1公里之遥,一个在水中,一个在湖畔,阴阳相对,遥呼相应,堪称华夏一绝、神州奇观,人称“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被誉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而新开辟的九龙湖景区,水面1200亩,山水相依,山徊水转,是个珊瑚状的湖泊。湖面清风碧玉,倒影幽幽、山、石、水层次分明,异彩纷呈。四季花木、葱葱郁郁,鸟语花香、神秘诱人。2004年元旦,九龙湖景区已全面对外开放,现已成为冠豸山主游线路之一。还有世界A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主体座落在连城,这里林海茫茫、奇花异草比比皆是,华南虎等猛兽珍奇游弋山中,充满原始的震撼力,被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翡翠”、“动植物基因库”。梅花山上的“水流三江源头”、衫木王、红豆衫群等景点奇妙天成,给人一种自然魅力的震撼,还有腹地的赖源溶洞群,如一座美丽神奇的迷宫,秒不可言又深不可测。连城文化,价值连城。连城有丰富的客家文化积淀。连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连城客家方言的复杂,在中国乃至世界罕见。33万人口拥有34种方言,村与村之间语言有的不能沟通,所以普通话非常普及。连城县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远近闻名,有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北团游大粽、四堡拔龙、新泉烧炮等民俗,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每一个民俗活动中都能寻见客家文化的根底,都能映射出中原古文化的风姿。连城有独特别致的文昌阁、云龙桥、永隆桥等客家古建筑;有南山书院、二丘书院、东山草堂等客家古书院;有堪称中国客家人庄园的培田古村落。培田的古民居建筑群由三十幢高堂华屋、二十一座古祠、六个书院、二座跨牌坊等组成……

福建龙岩民风民俗

[客家娶亲]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在一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园盘)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深夜闹洞房,酣乐为止。

   
[迎春]

是在农历立春日,州官县尹亲赴郊外举行迎春牛仪式,由官员亲自扮春官鞭打纸扎春牛或真牛下田犁田,以示重农勤桑。农村则在神前祭祀,家家户户采摘冬青树枝和桃李花,扎在竹竿上,制成“春把”,从天井伸向高空,堂前摆上供品,“立春”时辰一至,焚香烛、放鞭炮,称“迎春接福”,祈求全家安居乐业,稻菽丰收。有的地方,用土捏成春牛或纸扎春牛,分送各户,置于灶君之旁,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客家妇女的凉帽]

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有布,有的还绣着花(多绣梅花),边沿四周,除正面外,还垂挂着五寸来长的褶叠均匀五彩斑斓的布,远远望去象一朵朵飘逸的艳丽鲜花。未婚的姑娘还在垂布的两端编织着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便成为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有遮挡阳光,防雨水、防尘、防沙外,亦是客家妇女的独特的头饰。

[连城“走古事”]

连城县境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娱乐活动。走古事,以戏曲装扮的儿童立于轿台之上,由22名青壮年抬着,于正月十四上午十点许,在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鼓乐队的簇拥下,一路鸣铳,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开始竞赛,直走到领先的“天宫”棚同第二棚“古事”脱节时,鸣铳进入寸中,第一次 “走古”结束。
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古事”列队到村中的溪流里。鼓乐队相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径走,他们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激烈兢争,直至抵达终点方允遏止,人们在欢娱中取乐,在兢争中健身,是春节期间独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龙岩采茶灯舞]

距今有150多年历史。采茶灯舞以“采茶”和“扑蝶”为基调,

配上轻松流畅的民间小调,轻歌曼舞,充满欢快热烈的气氛,

是福建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此曲收入文库。

[姑田游大龙]

元宵佳节游大龙是连城姑田传统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始于清

乾隆十六年(1751年)。姑田纸扎龙直径70厘米,长600余米,由

一百五十节组成,由600余名青壮年参舞,被誉为 “天下第一龙”。

[闽西汉剧]


具有独特风格,广泛流行于闽西客家地区和龙岩、漳平等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分生、旦、丑、净四门行当;乐器方面有头弦、月琴、三弦、琵琶4大件,还有二胡、笛子、唢呐、大小锣,铜锣、碗锣、堂鼓、大小钱板、夹板等。经收集记录有本子的传统剧目达200多个。

[闽西木偶戏]


木偶多至36个,每个木偶由10多条线操吊,木偶身长76.59厘米,头约8.32厘米,眼珠会转、嘴会张合和四肢能活动。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净和文丑等角色。音乐唱腔分“高腔”和“乱弹”两种。“高腔”的基本曲调为“九调十三腔”,以清为主,用客家话演唱;“乱弹”则吸收闽西汉剧的西皮、二黄唱腔,用官话演唱,木偶戏剧目有几百个。50年代,闽西木偶戏代表队曾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地方戏曲会演,荣获“特种艺术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