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2019-08-26 08:54:07旅游攻略
博物馆本应该依托遗址,全面展示元上都这一世界遗产的价值,不指望展现大元帝国的万千气象,最少也能把元上都的价值和历史地位体现出来。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石刻的铭牌,昭示了元上都遗址世界遗产的身份。

元上都遗址是世界遗产,元上都遗址博物馆是申遗的配套工程。

博物馆本应该依托遗址,全面展示元上都这一世界遗产的价值,不指望展现大元帝国的万千气象,最少也能把元上都的价值和历史地位体现出来。

结果展馆设计却只注重外在形式而缺乏人性化,基本的导览标识欠奉,展品不丰富也就算了,还存在低级错误,游览体验不好,对不起世界遗产的称号,更浪费元上都丰富的资源。

为了5元钱,摆渡车套路深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在遗址南侧,距离南城墙直线距离4.8公里,位于乌兰台东侧,利用原有的露天矿场设计建造。

乌兰台意为红色烽火台,是一处隆起的小山。名字的来源是当初在其红色山岩上建有烽火台,算是元上都一处重要预警装置。

从风水上讲,乌兰台也算是元上都的案山,忽必烈当初选此处先扎大营后建城最后建都,显然也受到了中原文化很深的影响。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停车场,小型车辆五元停车费。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离开停车场,随着人流往山上走,当天游客很多。

本以为上图中红色的建筑就是博物馆,结果却是想多了。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博物馆整体卫星图。底图来源:谷歌地球

游客在停车场停好车,需要走到乘车处乘车,然后逆时针绕行乌兰台四分之三圈,才可到达博物馆。车票价格每人5元,1.2米以下儿童如果不占座位免票。

票价真的不高,但收取的必要性值得怀疑。

从停车场走到乘车处需要步行400米,乘坐摆渡车1350米到达博物馆,博物馆回到乘车处440米。如果不愿意乘坐摆渡车,可以自己步行,但不能顺时针走440米,必须逆时针走1350米。

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开放道路让游客自己行走?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为了尽快疏散人群,大巴开进狭小人多的场地。

当日由于游客众多,环保电瓶车不够用,因此开行了大巴车摆渡。但是乘车的场地狭小,游客进进出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而且即使这样运力依然不足,造成大量游客滞留在乘车处。从开始等待到上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样设计,只为了收取每人5元钱,是否过于煞费苦心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为了方便腿脚不便的游客。

而真实情况是,如果腿脚不方便,根本游览不了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详细原因,请继续看。

/

展馆设计外在形象出彩,内在功能不足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平面图。 来源:李兴钢建筑工作室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是由李兴钢设计,利用矿场挖出的空间,把博物馆嵌入到山体之中,并通过一面巨大的瞭望窗与元上都遗址做了呼应。墙体颜色是仿照乌兰台岩石的颜色,很好的融入了环境。整体外在表现非常出彩。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入口。

但是,游览者的体验却不好。

首先,从上图可以看到,如果腿脚不方便,想进入博物馆都会比较费劲。从路边到展厅入口,直线距离130米左右,需要不断上台阶,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路线。人多拥挤的话,更会雪上加霜。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通道狭小,很容易变得拥挤不堪。

通道不但长,还很狭小,不像是一个公共场馆的主通道。从入口到展厅门口,没有任何指示牌,一开始我们就走错了,直接进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展厅。

展厅内部空间不大,游客多,讲解也多,两三个讲解一起大声说话时,感受真的不佳。想要躲开都费劲,一是容易被听讲解的人群困住,二是也无处可躲。

展厅分为两层,两层之间的楼梯也长、窄、陡。当时就有游客抱怨,这也太不方便了。

展厅内也缺乏指引标牌,看完一部分展览后会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或者不知道往这个方向走会看到什么。

有些问题改起来并不难,也不需要投入多大成本,关键还是要有服务游览者的意识。

/

设计理念未被执行,场馆功能遭阉割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乌兰台顶有一个敖包。

“沿着博物馆的内外参观路径设置了一系列远眺遗址和草原丘陵地景的平台,直至到达山顶敖包,长长的路径和不断停驻的平台是博物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将元上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在此串联。”

这是设计师李兴钢阐述的设计理念,而现实是长长的到达山顶的路径被封闭,游览者只能在场馆内游览和场馆前的草地上拍照,而没有机会去串联“元上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

不得不说设计师的设计还是很超前和具备水准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要通过长阶梯才能进入场馆。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重点不在“博物馆”,而是“遗址”;正确的游览方式不仅仅是内观展品,而是外望遗址、山川,体会自然、人迹和历史。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和大草原合个影是很多游客的必做动作。

可以说通往山顶的通道才是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精髓,但是不知为何被阻断了。

另外,还有一条路从山顶沿着山脊一直到达游客服务中心,也就是乘坐摆渡车的地方。

因此,从博物馆正门进入,经过展厅,从通道抵达山顶,伴着敖包远眺元大都,再沿着山脊一路下行,面对草原慢慢体会刚才看到的一切,想着自己背后曾经发生的一切——这才是这座博物馆正确的打开方式。

它确实对于腿脚不方便的人不够友好,但这种不友好是有其逻辑基础的,但当外观之路被堵死之后,这种不友好就完全是种无厘头的状态了。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瞭望窗前聚集了很多人。

游览者能够远眺遗址的地方,只剩下这个巨大的瞭望窗了。

三个投币望远镜,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一枚硬币可以看30秒,很多人在抱怨什么也看不清楚。

我想,这应该也不是设计师的本意吧。

/

布展没主题、没重点,没逻辑,却有错误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元大都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铜钱。

在一堆元代铜钱里面,混杂了一枚宋徽宗的大观通宝,不知道想表达或者说明什么?

也没有任何文字说明,难道只是因为宋徽宗的字好看?

如果说场馆设计还是有一定水准和道理,布展就完全让人不明白了。

首先这是遗址博物馆,重点应该是介绍遗址的过去辉煌、保护过程、现在状况、相关故事等等内容吧。实际情况是涉及的并不多,且空洞无物。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蒙古皇帝和皇后。

比如在空间不足的前提下,用整整一个展厅布置了上图这个场景。还有大量展品是新造的,而非文物。比如用实例展现什么是斗拱;用图书馆抽调来的现代书籍展现元朝有文化,其中很多的作者是汉族人,也实在看不出和元上都或者蒙古人有什么关系。

难道是出土文物不足,只好用这些来充数么?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世界遗产元上都遗址保护区域图。来源: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

从上图可以看到,元上都遗址作为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是很大的,核心区域都远远超出了大都城墙的范围。

保护范围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保护范围内都有哪些值得保护的东西?

这些值得保护的东西在历史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把这些用一个展厅讲明白,比搞两个假人在那里有价值的多。也是作为遗址博物馆的应尽义务。

现在的展览中有相关内容吗?还真有,一幅模糊不清的图而已,还没有上面我贴的这张明白。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一共四个字,还能错一个。

展品标牌非常简单,只有名字,而没有任何解释的文字。即便如此,竟然也出现了错字。

普贤菩萨象征真理,以智导行,以行证智。

菩贤菩萨就不知道象征着什么了。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再猜猜这是啥?

整个展览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目的性,也就没有主题,没有布展的标准。因此,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展品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除了现代书籍这种看不懂的展品之外,还有一些展品水平很差,比如上面图中的这条青龙。它们还是一整套,剩下的还有朱雀、玄武和白虎,都是这个画风的。

这样的水准,如何体现当时世界中心之一,元上都的风采啊?

/

历史很精彩,上都通世界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和遗址位置关系图。 底图来源:谷歌地球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元大都城区卫星图。来源:谷歌地球

元上都是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冲突、融合的见证,虽然只存在了百年,却见证了至今为止地球上最强大帝国由盛及衰的全过程。

元上都的经历,不但是一出鸿篇巨制的历史大戏,也是通达世界、改变世界关键节点,包含的历史信息和精彩故事太多了。

从1256年忽必烈在此驻帐开始,到1259年蒙哥汗殒命钓鱼城,当时还被称作开平府的元上都已经注定会有一个光辉的未来;1358年红巾军攻进上都大肆劫掠,1368年元顺帝丢掉大都后退守上都,昙花一现已经成了这座都城无法更改的宿命。

元朝11位皇帝,6位在上都登基,其中故事是多好的串接历史、组织展览内容的素材和线索。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位于蒙古国中部的哈剌和林遗址。 来源:谷歌地球

哈剌和林、元上都、元大都三座曾经的蒙古帝国都城,只有元上都封印了时光,遗址完整,还能比较清晰地辨别出往日的样子。以这个角度看,元上都获得世界遗产称号,实至名归。

而这三座都城之间的故事,其实也是很好的展览线索。

比如,在哈剌和林举办的伊斯兰、基督教、佛教,三教大辩论;在上都举办的道教、佛教大辩论,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蒙古推向佛教怀抱的?

西藏喇嘛八思巴在元上都如何大胜全真道士,让他们削发受辱的?并进而影响了东亚的宗教格局,也影响了西藏、蒙古的政治格局。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上都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龙柱。

再比如,为什么元朝推行夏都上都、冬都大都两都制度?

忽必烈是如何在两个世界分别扮演蒙古大汗和中国皇帝的?上都和大都在期间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甚至讲一讲为什么上都采用蓝色琉璃瓦,都好过摆两个人偶吧。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上都遗址出土的蓝色琉璃瓦。

上都不但宫殿的覆瓦颜色与大都不同,城市的形态也有显著差异。外城的北苑保留了相对自然的状态,是巨大的花园区域。在城外则有大量蒙古包组成的聚落,游牧民族的特征十分明显。

如果说哈剌和林算是传统的蒙古聚落,那么上都蒙汉交融的意味更加浓郁,大都则是全然汉化的都市。

在上都,忽必烈是统治蒙古帝国各汗国的大汗;在大都,忽必烈是统治长江南北的元朝皇帝。

我们不知道,忽必烈或者其继任者们是更喜欢上都,还是大都。大都有他们理想的生活方式,上都有他们的传统和情怀。

今天北上广深白领所面对的多元时空的对立和难以调节的矛盾,当年元朝皇帝们一样需要面对。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在博物馆前远眺遗址,近前是博物馆的“私家”停车场。

遗址博物馆就是要用故事、共情调动起观者的兴趣,建立场景感,并让观者把这些带入遗址的游览过程,那些土堆才能成为建筑,那些早已逝去的历史才能投射到废墟之上。

元上都遗址还应该是正蓝旗乃至锡盟、内蒙古、蒙古旅游的原点,从这一点出发,串联历史和现实。甚至从这里重新审视、认识北京,那座曾经的元大都。

这才是遗址博物馆应该完成的工作,而不是挖空心思收取每人5元的乘车费。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套路深、干货少、布展差,枉费世界遗产配套称号

看完展览,还要在门口排队等车,很多人不得不站在烈日之下。

1798年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在梦中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忽必烈汗》,诗中详细描述了他臆想的元上都的样子,从此元上都就有了一个专属的英文名字——Xanadu,意为世外桃源。

个人以为,对于元上都世外桃源有三重意境。

第一重:西方人对于东方帝国的想象,也是诗作的本义。

第二重:对于元朝后期皇帝,元上都是回不去的故土象征。

第三重:对于现在的中国人,元上都是探寻古代辉煌帝国的基点,在这里文化 、风景和铁血完美融合。

元上都遗址有成为世外桃源的基础,也应该把这个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但前提是好好整顿一下博物馆,不要再砸元帝国的招牌了。

/

旅游线路景点推荐榜

(本榜以自驾出行为基准,纯粹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元大都遗址 ★★☆

由遗址和博物馆两部分组成,作为世界遗产四星起评。遗址相对会枯燥一些,需要依靠博物馆交代清楚背景、提出问题、激发游客想象,才能更好发挥遗址的价值。而元大都遗址博物馆完全没有起到这方面作用,且存在功能自我阉割、布展水平差、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因此扣减一星半。

2、草原天路:★

(点评已发,请到旅行实验室主页查看)

榜单后续会逐渐更新增加数量,并按照推荐等级排序。

/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转发、评论、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