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天柱山禅行

2020-12-06 19:12:41旅游攻略
赶赴过太湖的烟雨,醉心于丽江的万种风情,也曾在江南的沈园捡到陆游失落的钗头凤……路过重重山,涉过泠泠水看过芳菲并落红。一路迤逦行走在世间最美的风景里,那皖州大地的后花园——天柱山,就是此时要寻觅的芳踪。

赶赴过太湖的烟雨,醉心于丽江的万种风情,也曾在江南的沈园捡到陆游失落的钗头凤……路过重重山,涉过泠泠水看过芳菲并落红。一路迤逦行走在世间最美的风景里,那皖州大地的后花园——天柱山,就是此时要寻觅的芳踪。


穿行在林间小道上,身侧苍松迎宾,前面绿竹荫荫,甚至路边的丛丛碧草也因浸染了山中灵气做着禅意的沉思!阵阵松涛带来远山古木的沉香拂醒迷茫的心眼,猛一惊,才相信原来早已离开钢筋混凝的城市和弥漫着电子硝烟的世界,进入天柱山的云水千年,在最美的春光里去践一场与佛禅前世的约定,共拥今生最暖的相遇!在这万法自然的天柱山渴望的是另一种形式的脱胎换骨,让蒙尘的心在梵唱声中亦可洁净如佛下青莲。无论你是带着袅娜旖旎的心情,还是带着肆意磅礴的思绪而来,只要走进这处叫天柱的圣地,风云万端也会变得宁静从容。

天柱山禅行

三祖寺是天柱山的南大门。这座始于南朝兴盛于唐宋的古寺由梁武帝赐名,宝志禅师开建的古刹有着“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的美誉!三祖寺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顺着历史曲折幽深的巷陌浩然而寻,众多碑贴石刻,崖壁题诗像一轴徐徐展开的书法长卷在眼前铺陈开来,这样执着地走进古圣先贤端庄肃穆的襟怀,看到的是人生宽大的疆界。

寺内保存下来众多的古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是觉寂塔。古塔共分七层,高约二十多米,东南西北四拱门相对,每层皆有阶梯可逐层登塔一览胜景。更奇特的是有八条铁链由塔顶系向八方,上系串串铜风铃,清风吹过,塔铃声飘向深山幽谷的瞬间,万丈红尘已隔在身后让你觉得佛槛并不是想像那般高,也许只是一次回眸看到丛丛正在盛开的花;也许只是偶然一抬足让过了地上穿行的蚂蚁;也许只是看到了正在助人的双手……你便已置身佛境!


天柱山禅行

没有乘坐便利的现代交通工具,独自缓行在天柱山的脉络中。转过几道山崖,山坳低洼处有一座六角木亭,顺着木亭背后的小路翻过山梁就见不到农舍瓦顶,突然之间涌出无数的秀木奇石,让人目不暇接!枕木块石之间,山溪灵动而跳跃没有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却似窃窃的私语引来鸟鸣柔婉悦耳,思忖着寻声而觅影,抬头却只见满目青翠,空山寂寂!从一处荆刺丛穿出顺着幽静的山路走了许久也没看到简易版景区游览示意图,想来已偏离了天柱山热闹的主轨道,行走在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不愿意做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闯入者生生扰了山水清音,但是此间草木蓊蓊郁郁,承载了山水的天然气韵更具灵性让人觉得不期而遇也是另一种宁静回归,每一次抚面拂衣的接触仿是无声的牵引,引我从世间纷纭中走出来,于明净风光中洗涤身上尘埃。

在荒僻幽静的山道上,一对山民夫妇都背着宽口窄底的粗篾背篓与我擦肩而过。后来又在一处青石桥上偶遇一位年轻的僧人,曾停步问过那僧人:前面可有近道直达天柱峰?那僧人双手合什笑了笑回答,这里没有近道去天柱峰,顺路而上倒是有处小小山谷,谷里正开着一种叫山女怨的野花很特别,可以去看看。听说这里还别有洞天很是开心,再追问其谷名僧人摆摆手也说不知。

登山途中在陡峭的石阶上,一只不锈钢水桶放在略为平整的地上。水桶的正面用红漆写了“奉茶”两个字,两只不锈钢茶盅分别挂在左右桶耳上,背面写着“105”几个不知代表什么的数字。回望山路崎岖,不知是谁又从何处提来这么重的一桶水,只为偶起寻幽之兴或迷路的旅人奉上一份慰藉,一份关怀,一份清凉!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竞有浓浓的温情和暖意,这样细致的用心让人深深感动!

已有多年没看见“奉茶”了,小时候常跟外婆回乡下会路过几个村庄,而记得最清楚的是在每个村口的大树或竹根下时常放着一只装着凉开水的大木桶。桶上会写上水或茶的字样,外婆总会停下休息片刻再喝上一大杯后继续赶路,而我却从没喝过桶里的水觉得不够卫生,心心念念的是城里的西瓜冰棒。后来,外婆逝世安葬在乡下,前些年因为土地规划需要迁坟的事回过家乡几次,沿途却再也没有发现“奉茶”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卖部里清亮明透的矿泉水和色彩缤纷的各类果汁,看来“奉茶”时代已渐渐远去……可我认为,应该把“奉茶”者的心思供奉起来,让世人瞻仰!因为这是一心一佛境的“无言大爱”

天柱山禅行


在刚踏入社会时,每个人都满腔热忱想为世界甚至为人类“奉茶”。只是后来的初心在时间和环境的酝酿下不知不觉起了化学变化。从最开始对世事万象的正义敏感到后来的冷眼旁观,从满怀诗情画意的心灵到平凡庸俗的无奈。那些坐在电脑旁边盯着股票指数一眨不眨的双眼,也曾是看山看水的眼;那些在牌桌前捧牌甩牌的双手,也曾是弹琴写诗的手;那些为钱财而不知疲劳的双脚也曾是在原野中闲过步的脚。我们的身体和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并无两样,可是为什么我们会弄丢最初的,那个充满光华的自己,变得世俗而冷漠,自私而现实!

应该懂得奉献是另一种幸福,馈赠别人同时也在回馈自己。这个世上大多人喜欢孤身走远路,习惯索取不习惯承担;习惯获得不习惯付出;习惯快进不习惯从容;习惯灯红酒绿不习惯清风明月;习惯冷眼旁观不习惯挺身而出……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人与人之间距离看似越来越近,其实两心之间的真实距离却越来越远,也许同层居住数年的邻居至今也叫不出名字,要好的朋友之间如没有重要的事情,也难约集。生存的压力迫使每个人必须如陀螺般不停旋转,几乎到了没有人意愿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因为时间变成了金钱!如果整个社会是以冷漠自私为主题词,那么我们都是主题词下灰色的注脚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颜色!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凡是人,有智慧者应以其智慧,无智慧者应以其力,无力者应以其财,无财者应以其技,无技者应以其言语,无言语者应以其温暖笑容,无温暖笑容者应以其祈祷,来奉献于他人,用这种方式完成对生命的另一种成全,实现安详“心”生。所以当我看到在天柱山深处的这桶“奉茶”时竟低徊良久,在这处不知名的角落里还有人愿意为别人花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消耗自身的体力,就觉得在这追名遂利的世界里,始终有活得从容有情,胸怀清风明月的人,他们以自己的慈悲心去诠释某些奉献的真理,这些就是“身在尘世,心洁如莲”的人。

伸手从桶里舀了一杯水来喝,这桶里的茶水不是天柱山名贵的云雾茶而是用山野里随处可见薄荷草泡制的普通茶,清苦中蕴有丝丝回甜!感觉准备茶水的人简直就是一位禅师,因为这桶水包罗世间万象,却又澄清无碍!


没有去再去寻找山谷中的奇花,因为有一颗慈悲的种子已经在心底灿烂成花!原路而回在几位茶农和景区流动管理员的指引之下,终于登上了峻拔巍峨,奇绝灵秀的天柱峰看浮霭四漫、霞光流灿,看群峦叠翠、如削如攒。如云香客从天南地北,携着虔诚之心赶来觐山礼拜,聆听晨钟暮鼓中的慈悲佛义在万相红尘中,自渡渡人! 置身绝顶胜境站在岁月的崖岸,回望天柱山会有一种苍凉自眼角滑落,渺小如一粟的我们带得走这里的暮霭山岚、碑贴题诗,带不走的是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深重苦难。我们都是天柱山眼中的烟云过客,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离去都没关系,那么就在这个欲雨的黄昏静静离去,不用道别。可是,分明地,我的心留在了这座大山的某处,再也没回来。其实这样也好,让离开的,天高云阔;留下的,花开见佛!(赵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