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2019-08-25 22:18:04旅游攻略
撰文/赵立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大唐起,对于敦煌与这条神奇的丝绸之路便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深情感慨。

撰文/赵立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大唐起,对于敦煌与这条神奇的丝绸之路便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深情感慨。时至于今,这条古老的道路再度焕发新的色彩,在敦煌这座厚重的宗教文化圣地,不断讲述着新的旅程,这些重要的进程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海上航道繁荣之前,中国和西方联系的主要通道是西北的丝绸之路。若走丝绸之路,大多要穿过河西走廊。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再往西,就是茫茫大沙漠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敦煌成为漫漫丝路上繁荣的重镇。在那时东来西往的人们里,不少是佛教信徒。茫茫戈壁, 自然条件恶劣至极,穿行它,生死难测。信徒进入前,要祈祷佛的保佑,平安走出后,又该感谢佛的赐福。礼拜须进寺院,敦煌的佛教艺术的昌盛便与此关联。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敦煌石像

距甘肃敦煌城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分布着著名的石窟群~莫高窟,石窟即开凿在山崖上的寺院。莫高窟的开凿年代上迄十六国,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而终于元,绵延干载,现有洞窟735个,保存着敷彩泥塑2400余身。但莫高窟被推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主要是因为壁画,如今这里的壁画总计还有超过45000平方米。如果将它们移到一面两米高的墙上,那么,这堵墙就会长达22.5千米。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敦煌壁画

汉代,佛教传人中国,到魏晋南北朝,已然风靡天下,中国石窟艺术的肇兴也从这时开始。当时,内地的石窟艺术多以雕像为主,但莫高窟的情形不同。它所在的鸣沙山地理条件特殊,其崖体由砂和小粒胶结而成,质地松散,无法造作如大同云冈、洛阳龙门那样的石雕,故而采取了彩塑与壁画相结合的方式,以这种更加富丽的面貌,去宣传佛法,弘扬教义。彩塑亦如雕像,是洞窟的主人。绘制精彩、内容丰富的壁画是莫高窟艺术的一大特点。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敦煌壁画

隋代以前,莫高窟壁画的重要题材是连环画式的各种本生故事。佛教相信轮回转生,讲究现世的修行,也注重前生的积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由人而神的典型,他之所以能悟道成佛,也是前生累世修行的结果。表现释迦牟尼降生前累世修行的事迹,就是本生故事。在印度,佛本生故事有五百多种; 在隋以前的莫高窟壁画中,能辨识的也有十六种,其中,较流行的是《割肉贸鸽》《舍身饲虎》《须达拿乐施好善》等。

《割肉贸鸽》说的是,尸毗王为一只鸽子向鹰求情,鹰说: “要是不吃肉,我也得饿死。你怎么不可怜我呢?”尸毗王就用自己同等重量的肉换取鸽子的生命。但直到割尽股肉、臂肉,仍不及鸽子重,于是,他就拼力登上秤盘,要用自己的生命救下鸽子。突然,大地震动、鹰、鸽统统消失,原来, 这是神在考验尸毗王。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丝绸之路

《舍身饲虎》讲的是,萨埵那太子同他的两位兄长游猎,看见山岩下有只行将饿毙的母虎将吞食自己新生的七只幼崽,太子便发愿救下虎崽。待催走兄长后,他就去投身虎口,可母虎竟饿得无力吃他,于是,他自刺出血,再从山上跳下。母虎舐血后,有了气力,把他吃得只剩一副骸骨。国王和王后得知后,就在那里建起一座宝塔。《须达拿乐施好善》说的是,须达拿太子性仁慈、好施舍,有求必应,甚至将国宝白象都送给了敌人。国王将他逐入深山,孰料在路上,他就把财物施舍干净。入山,又有人求乞,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孩子绑住施舍给行乞者。

这类宣扬悲惨、歌颂牺牲的外国故事,尽管也能折射中国现实生活的苦难,但毕竟违反理性、背离人道,它们赞美的宗教迷狂与中国人传统的理性精神、价值观念相去实在悬远。外来的宗教要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就必须改变。入隋,莫高窟壁画中表现佛经故事的变相数量渐多; 到唐,变相已成为主要内容。为宣传深奥的教义,佛家要将其经典通俗化,以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方式招来信徒,于是经变应运而生。以文学形式敷演佛经的是变文,以绘画、雕塑方式描绘佛经的就是变相。讲、唱变文与展示变相结合,自然引人入胜。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敦煌壁画

要想引人入胜,内容首先要美好,惨烈、悲苦的得剔汰,得压抑。莫高窟壁画中,最典型的是宣扬极乐世界的净土变,其中,西方净土变125壁,东方药师变64壁,弥勒净土变64壁。西方净土的教主是阿弥陀佛,在这个极乐世界里,地上铺满黄金,空中鲜花飘动,菩萨无数,诸乐自鸣。众生居住在碧水花木环绕的宫殿里,人人智慧非凡,幸福美满,再无人间“秽土”的苦恼艰辛,残疾皆可康复,百味饮食随意而至,寿命可从心所欲。东方药师佛居处教化的是琉璃世界,这里也是一片乐土。琉璃铺做地面,药师佛的身躯也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建筑以七宝做成,众生无性别差异,无五欲的过患。弥勒是兜率天净土的本尊菩萨,也是释迦天度后下生人世的未来佛,他一旦下生,则“天下太平,毒气消除,雨润和适,五谷滋茂,树木长大,人长八丈,皆寿八万四千岁”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敦煌壁画

净土变的构图仿佛,本尊居中,端坐于莲花宝座,两侧是胁侍菩萨,四周为金刚、罗汉等,上有飞天,前列伎乐,殿堂恢宏,楼阁巍峨。布局繁满,规模巨大,画风热烈,色彩富丽。它们再没有阴森恐怖气息的笼罩,处处洋溢着欢乐,散发着喜悦。“菩萨即宫娃”,净土似皇家,简直是现实人生的颂歌。 净土变的流行与净土宗的风靡有直接关联。净土思想虽源出印度,但净土宗却是中国的佛教宗派,它实际的创始人是初唐高僧善导。在善导的主持下,曾写《阿弥陀经》十万余部,彩画净土变相三百多壁。净土宗的教义十分简洁,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两者相应,就能往生极乐净土。

漫说敦煌的大历史,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圣地,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真是便当极了,只要肯念弥陀一佛名号,就人人可以进入天堂,省去了万千苦修,免除了无数艰难。净土宗的风靡即与此有关,而“秽土”众生对极乐世界的认知,也实在少不了热烈、富丽、欢悦、喜庆的变相的宣传之功。 在古代,佛陀的信众往往不能识字读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画塑宣扬教义,让大家在赏心悦目中亲近佛陀,这方式真可谓体贴入微。跳跃出佛教思维外,这里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对过去的总结和今天的发展,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启新的旅程,由此让这条古老的道路焕发生机,开拓中华民族新的文化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