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2019-08-25 10:42:05旅游攻略
现在是2019年8月20日下午的5点钟,从家里到南京学习,趁着同房间的人还没有入住,写作环境还佳,抓紧这宝贵的点滴时间,继续写两句。

现在是2019年8月20日下午的5点钟,从家里到南京学习,趁着同房间的人还没有入住,写作环境还佳,抓紧这宝贵的点滴时间,继续写两句。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2019年8月9日19点我和娃开始了这次西北之旅,我们先从江都乘D5538到南京,再从南京乘Z164赶往西宁。

相对其他列车而言动车的舒适度是比较高的,全列禁烟,车厢内的空气状况较好。座位有富余,车厢里没有站着的旅客,旅客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各自的事情,除了列车服务人员,几乎没有人员在车厢里走动,车厢里总体上比较安静的,而且列车的广播会时不时的提醒使用电子产品的乘客使用耳机,以免影响他人。旅客还可以在座位上扫描二维码点餐,南通开往南京的动车真的很现代、很OK。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晚上11点多,我们坐上了通往西宁的绿皮火车,车厢里有空调温度适宜,但车厢里人站着的旅客较多,乘车环境稍差。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不困,站着或者坐在自带的马扎子上聊聊天、耍耍手机。后来大家困的受不了,各种状况就都出现了,有的人直接坐到了地上倚靠着座位就睡着了,有的在地上铺一点报纸或者塑料皮就直接躺在上面睡着了,看了让人心疼,出门不易!

坐在我们对面的是一对少数民族的夫妻,带着一个两三岁的男孩,看起来他们应该是回族的,妻子带着黑头巾。这对夫妻大约是在外地生活了一段时间,现在要搬回老家去,带了几个很大的箱子,还有一个小孩子的小车子,行李无处放了,就放在座位中间的廊道里,就往座位底下塞,那个软皮的拎包太高,竖着塞不进去,我就帮他侧倒了塞了进去,我跟那丈夫说:“火车上就这个条件,回家再洗洗吧。”他友好而感激的连连点头。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那个两三岁的孩子大约觉得这拥挤的空间让他恐慌,时不时的就哭上那么一阵,就连已经睡着了也不会停歇,从睡梦中喊着“阿妈,阿妈!”然后不停的大哭。年轻的列车员经过的时候恰好遇到这孩子又哭,便对那夫妻说,到了洛阳以后到7号车厢看一下能否补到卧铺票,我们对带着孩子的乘客都是照顾的。那妻子没有说什么,那丈夫向很是感激的连声对列车员说:“谢谢,谢谢!”后来早晨5点在郑州下了很多的旅客,那夫妻果然就在7号车厢补到了卧铺票,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丈夫自己留在硬座车厢,照顾着他的那些行李。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我们也试图去7号车厢补卧铺票,但是队伍排的太长,列车员对着队伍不停的喊:后面还有没有带孩子的旅客要补卧铺了?只要带着孩子都是可以优先补的,没有一个排队的人有异议,我也是带着孩子的,但是我的孩子有些大了,不好再去要那个卧铺的名额,我就没有站出来,只是在那里安静的排队。可能空出来的卧铺实在是不多,没过一会,列车员就朝着长长的队伍喊:“卧铺票没有了,大家都回去吧。”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很想为列车工作人员点赞,我想补到票的少数民族的夫妻一定是很感动的,这是一列开往西宁的火车,在这趟火车上肯定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同胞得到过这样的照顾,也被深深的感动过,如此这般的行事,怎么会有处不好的民族关系呢?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郑州站下的人多,我和娃又有两个座位,所以娃还是可以躺着睡一会的。这让我稍稍的安了些心,这种乘车情况下大人可以坚持,勉为其难的让一个孩子也跟着坚持也是有些太苛刻的。

坐在我们隔壁座位上的是一个来自无锡的旅客,他在西藏做了多年的工,他说他喜欢西藏的天气,凉爽宜人,他在西藏住的不想回家了。这让我很是惊讶,无锡是江南水乡啊,是多少人的梦中宜居地呀,怎么就被西藏比了下去呢?说心里话,在我的认识里,西藏一直是一个有着高原反应的艰苦之地呀,我又想或者西藏和呼伦贝尔一样,一年里有他最美的一段季节,那一段季节在很多人眼里是胜过江南水乡的,有那种让人醉在其中不愿醒来的魔力,应该就是那样的吧?我没有去过,我说不清楚,等我去了,我一定把他弄个清楚。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我问无锡的乡亲:去了西藏有没有高原反应?他说他从来没有过。我又问他:身边的人有没有高原反应非常厉害不得不返回内地的?他也说没有。这引起了我的兴趣,莫非我在网络里读到的那些关于高原反应的帖子是耸人听闻的?是极个别的个例?难道这从上海开到拉萨的火车在西宁换成有氧气供给的火车仅仅是为了预防有可能产生的极个别的意外?

我又见旁边有打算去拉萨的老年团,我去西藏的心又被吊了起来,那些已经退休了的,看起来至少6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都敢去西藏,都可以去西藏,我怎么就不可以呢?我疑惑的想,或许高原反应只是个传说吧,是个概率极低的事件?我对进藏又充满了期待,我甚至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想直接就从西宁进藏,但我还是忍住了,我也不得不忍住,因为我当地参团的费用都交过了啊。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关于高原反应,我还是有自己的体会的,虽然西宁海拔还不是很高,但我还是高原反应了,当然并不严重,既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厉害,也不像旅客说的那么轻巧,在高原上我的耳朵出了些状况,如洗澡进了水的感觉一样,不过后来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在后来的帖子里我会详细的道来。

回程时,在从西宁回江苏的火车上我听老年团的阿姨描述了他们队友的高原反应,有两个队友一到拉萨就躺下了,拉到医院去挂水,据说挂那个水也只能管几天,队友到拉萨虽然没有直接又回内地,但是在拉萨的日子基本就是在宾馆附近住着,大多数景点都没有去,用阿姨的话说,那就是差点把命扔在西藏。看来高原反应还是因人而异的,还是要慎重的。

刘静,1980年生于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200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现居江苏扬州。2016年出版乡土随笔集《小时候》,2017年出版青春爱情小说《毕业在东,爱情在西》,2019年出版植物科普《留住四季》。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刘静的西北游记(三):火车上的人文关怀和高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