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从海外到敦煌 跨越的不止是千年的文化

2020-11-02 13:00:53旅游攻略
“我从甘肃走出去,在海外生活8年多,这次回到家乡发现变化真的很大。”祖籍是甘肃天水的《新非洲时代》杂志总编辑孙想录说,当时觉得甘肃很小,确实很想走出去,但时隔多年回来,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和充分感受到的日异月新的变化,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我从甘肃走出去,在海外生活8年多,这次回到家乡发现变化真的很大。”祖籍是甘肃天水的《新非洲时代》杂志总编辑孙想录说,当时觉得甘肃很小,确实很想走出去,但时隔多年回来,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和充分感受到的日异月新的变化,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10月19日,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等21个国家的40多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代表打卡敦煌,感受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敦煌的雄奇与美丽,感知丝绸之路文化的厚重与深邃。

从海外到敦煌 跨越的不止是千年的文化

月牙泉小镇·静享的慢时光

下午5时30分,媒体团成员在体验完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之后,走进了此次“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敦煌站的最后一个体验地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镇。

秋高气爽、微风轻拂、斜阳暖照,湛蓝的天空映衬着土黄的二层小楼,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简单纯粹之美。而景区门口电子屏上醒目的欢迎语,让第一次踏足月牙泉小镇的媒体代表团成员感受到了一丝亲切和激动。伴着金色的胡杨林背景,挥舞着旗子,露出最美的笑容,媒体团成员在景区门口的栈道上合影留念。

从海外到敦煌 跨越的不止是千年的文化

“我喜欢这个古朴的小镇,整齐的土黄色楼房,青砖铺就的小路,房檐下摇曳的灯笼,街道旁的一抹抹绿色,还有秋千和跷跷板,这里充满了浓郁的西域文化气息,仿佛让我穿越到了影视剧里。”《欧洲论坛报》总编卢秀钦说。

从海外到敦煌 跨越的不止是千年的文化


傍晚,在月牙泉小镇的美食街上,小吃店一个接着一个,红柳烤肉、驴肉黄面、大碗面、杏皮水等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媒体团成员走着、听着、看着、吃着,随心所欲、轻松自在。夜幕降临时,身穿藏服的藏族同胞邀请海内外游客围绕着火堆,手拉手欢快地跳起了锅庄舞,熊熊的火光映红了媒体团成员们的笑脸。

敦煌·了不起的城市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一个中国人一生中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敦煌,原以为敦煌是个黄沙漫天、荒无人烟的地方,到了敦煌才知道这里是个现代化的城市,还有它自己独特的个性。”《欧洲青年报》社长杨辉说,走在敦煌的街道上,壁画雕砖、古典装饰、铁艺花窗、飞天和驼铃,处处提醒着我这里蕴藏的汉风唐韵和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印记。

而孙想录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另一面惊艳。从他踏上敦煌土地的那一刻起,他就默默观察着这里的生态环境。令他惊喜的是,被沙漠包围的这座小城,城市绿量充足,街道干净无染,哪怕是身处鸣沙山月牙泉,也有大片抬眼可见的绿色植被。他说:“敦煌人民热情好客,城市干净精致,这里已经是个国际化城市了。”

来到敦煌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中东欧资讯总编李皓东说出了“震撼”二字。一望无际的天空、高透明度的阳光、绵延起伏的沙山、沙漠之中的一汪清泉,还有一辈子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人民,这些都很了不起。

文化· 感知千年 又见敦煌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驼铃阵阵。两千年后,丝绸之路已是焕然一新,苍茫古道被欧亚大陆桥替代,串联起了东方与西方。敦煌,茫茫戈壁滩中的一片绿洲,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在这两千多年间,承载了太多的关注与守望。

谈及心目中的敦煌,杨辉表示,每个人心中的敦煌各有侧重,并不完全相同,正是这些投映在许许多多个人心灵形成的不同角度共同构成了璀璨的敦煌文化。敦煌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令人着迷,他一定会把这种美好感观带到海外,让更多的华人和外国人看见敦煌的壮丽之美。

20年前来过敦煌的美国海外电视网总编辑莫利人对这片土地心有眷恋。她诚恳地提出,目前海外对敦煌的了解还很不够,大多数人对敦煌的印象仍停留在荒漠的概念上。敦煌文化和艺术是张很好的名片,敦煌对外的文化输出还需要不断加强。

甘肃万华实业集团总经理、敦煌千年古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新伟诚挚欢迎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代表团来到敦煌。他介绍道: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已成功连续举办四届,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战略平台。欢迎海外媒体朋友向世界积极推广敦煌和敦煌文博会,不仅仅让这个文化盛会只局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希望能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把中国故事和敦煌故事讲到全世界,也把世界的故事带到敦煌,通过敦煌文博会重新搭建起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使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在敦煌盛开出美丽的花朵。

“敦煌在中国,但它属于世界。”牛新伟称,“此前时代周刊、孤独星球、国家地理等媒体曾发表过关于甘肃和敦煌的推荐文章,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敦煌的美应该被世界更多地了解。讲好敦煌故事,让敦煌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活起来,这些不仅仅需要文化学者努力,也需要我们所有华夏子孙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