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遇见香炉峰日落,2019抓住秋天的尾巴

2020-08-01 09:43:38旅游攻略
在北京的最后一年,我总算抓住秋天的尾巴,去了一次香山。想来那些年年路过,觉得熟悉而舒心的美景,那些片片相连的火红金黄,安静地站立在皇城根的琉璃瓦朱红墙边,火车驶过的北方小院外的样子,或许此后只留回忆中了。来北京前,我未曾知过秋。此后,恐怕也再难遇这熟悉的金秋日子了。

在北京的最后一年,我总算抓住秋天的尾巴,去了一次香山。想来那些年年路过,觉得熟悉而舒心的美景,那些片片相连的火红金黄,安静地站立在皇城根的琉璃瓦朱红墙边,火车驶过的北方小院外的样子,或许此后只留回忆中了。

来北京前,我未曾知过秋。此后,恐怕也再难遇这熟悉的金秋日子了。


在北京四年,北方的同学们都说北京没有秋天。可我是个可南边的南方人,只知冬夏,不识春秋。所以第一年来的时候看见学校路两旁的银杏,11月随着一阵冷空气一夜金黄,摇曳在北京秋的寒风里,扇形的叶片旋转着晃晃悠悠地转着飘下,落在地上干净地躺着,宛若初中阅读题里般,最纯粹的明黄。第一次那么早就裹上棉袄的我惊叹,原来这才是秋天。

此后就习惯上了秋日必定出游。每年得至少去一次奥森,看着那金黄的银杏林,渐红的公园小山,奥运塔上方比任何时候看起来都要高还深蓝得干净的天,在地平线的那头连着鼓楼,连着中轴线的尽头,画出世间最完美的渐变,变为总觉着藏着什么的白落在视线能及最远建筑物的肩头。如此景色,看着便心神舒畅,杂念全忘。走在路上净想着世间的美好。

摄于2019 奥森

只要是秋天怎么样都很文艺

和弟弟玩树叶

所以哪怕再不像秋也是我心头最真的秋了。只是我是个没什么拍照习惯的人,从前秋游都用眼睛和心记下美景,没做什么记录。最后一年,想着不能留下秋天的遗憾,得看看还未见的满山红叶。终究还是个外地的俗人,虽说自知多得是红叶观赏点,还是愿意跑个远路,挤一挤,爬爬香山,才是来到北京不枉此行。


在前四年的朋友圈攻略下,地铁换乘几次去到香山。西郊线的地铁更像小火车,缓慢地开往京郊。窗外是荒着但错乱长着些矮树的原野,原野后面是在城区内少见的不加修饰的灰墙,后边是随行越来越矮的楼,几站后干脆没了踪影。就这样慢慢往西,安静得很,一会儿便觉得逃离了城市的聒噪。像是小学生逃学或者私奔,就这样慢慢到世界尽头,安稳得无人知晓。

光是这样这趟旅途都足够了。我这么想着。我是抽着空在周一中午来的,到香山站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大多都是旅游团返程,只有些许散客与我们同行。秋末,郊外的天比城中还要高。来程的路一个弯道在斜坡的尽头消失不见。跟着人群前行,一块路牌白底红字干净地写着“一棵松路”,有点台剧的感觉,真的到了郊区,好像不是在北京。

到山脚还要走上一段,路两旁都是门店,除了旅游景点都卖的花环、编织饰品、椰子水、热狗玉米,还有糖炒栗子、糖葫芦,驴打滚之类的,说明着这里是北京。

这里刚下地铁,还没走到买卖街

来香山还有个私心,想看看毛主席住过的双清别墅,直奔那儿去才发现路上写个牌子“周一闭馆”。双清别墅,留着的情怀只能未来渺茫机会再见了。

随便选一条路上山去。其实在山下看整座山并不是全红的。整个公园大得很,到达顶峰的路也纵横交叉。我们选择的这条路多斜坡,两旁几乎是常青绿树,偶尔一两棵矮矮的红叶树,树叶圆圆如金钱般,给一点旅途上的小惊喜。

随手拍的还没那么陡的阶梯

那满山红叶都在哪呢?路过一个弯惊现,穿过掩映的绿叶,对面山头上层林浸染的红,从橘黄到深红,如画一般绘在山谷的那头,像是到不了的仙境,就这样在渐凉的秋末静立着,等待时间将它改变,随着最自然的节拍。

早在元、明、清朝,皇家就在香山建立离宫别院。富家弟子夏日游猎,秋日赏枫。多有寺院坐落于此,最高峰香炉峰,因其艰险难登,被百姓们称作“鬼见愁”。山中主要植物是黄栌、枫树和银杏,随着秋渐深,也变换出不同的颜色。秋末,剩的红。

拍完回来也不记得是什么了

家乡地处山地,爬山是常事,心想着香山还难不倒我。然而登山就是这样,瞧着山顶不远了,却估摸不出前路漫漫。并不陡的路走了一段,以为就快到了,却小路拐至一道未经人工打磨的石块搭成的极陡台阶,抬头望不见顶。原这才是那个“鬼见愁”!人遇困难时是很容易产生同理情的,下山的游客加油道:“快了,只剩的一半了!” 哦,原来还有一半啊。

有关台阶只有这一张能看的

登山最有意思的就在这里,艰难爬一段,快想着要放弃时会出现一个小平台,让你看到从这往下的盛景。不知是大自然的鼓励还是修路的古人给自己的赠物。回头,已是变得渺小的海淀区,遥远的奥运塔也只成了小图钉。成片红的香山在这里现了身,竟是从俯视的角度。层叠的树林下,透过交叉枝桠的错漏恰巧找见了方才录走过的地方,心中大喜,原来我们已经向上了这么多。登山的畅快与喜悦,就在这一回头,眼底的景又渺小了一点的震撼与惊喜中。

又爬到一段,与缆车线路相遇。头顶就是座椅缆车,有老人也有抱着孩子的人。背景是纯蓝的天,光线的方向将对比中的人只变成了黑色的影。下边是雾中的北京。这样奇妙的构图看着不自觉就停住,像是在看另一个世界。我们下面的人抬头看着坐缆车的人,坐缆车的人不看我们,抬头看着我们看不见的终点。突然变得很安静,只剩下缆车路过结点,间隔一段“嘎达”的声音。

总觉得他有点孤独

坐缆车还是步行呢?我选择后者。

喜上山不喜下山。上山前方永远是险,但也永远都是新。克服万难之后看到的景,都是未曾见过的图画,心头畅快。下山却只觉着旧景渐失了,豪情要随着步伐抛到脑后。登山追求的是什么,于我就是那新风景新高度的畅快。登山如人生,年轻人还想再攀更高的峰,见更新更美的景,山后头等待的,也是那份行才有之的畅快。

香炉峰登顶啦

快没力气的时候终于登顶了。写着香炉峰的石头被游人簇拥着,“海拔五百七十五米”。北京尽收眼底,那些国贸的高楼啊玻璃墙的大厦啊,也变得渺小了,只成眼中“还能分辨出的建筑物”。世代将王领袖想看到的场景,就是这样罢。

已快落完叶的树上被系满情侣祈福的姻缘牌,在傍晚的风中摇晃,木板撞击,夹杂在人声鼎沸之中,诚心求签人最纯净的心愿的声音。月老和被赋予故事的事物也足够辛苦,要照料着人世间太多的祈求,但真心许下的愿,摇曳在风中也足够神圣。

香炉峰石碑后,在那头的山顶,太阳要落山了。赶上一场香炉峰的日落,云翳成丝,比山预先遮掩住余晖,缝隙间还射出刺眼的光。白昼将落,西边是橘黄,东边是蓝,蓝下的北京城,橘红中更红的香山。


日落入山,人随日落要归家。香山指路牌不多,下山路跟着不会走的游客一起迷了路,一路无灯,好在这晚的月足够大足够亮,也足够圆。秋末的天空万里无云,也无遮挡。黑漆漆的山路,在现代竟还有人仅凭着那月的月光识路归家。柔和的月光让人心宁,抬头是月便会心安。拐过无人的寺庙,跨过石阶木门,不知何处有笛声古琴声,回荡在人渐少的山间,看着那枝头间圆圆的白月亮,不禁念起“明月松间照”,好似回到了古代。

下山要比预计快得多,忽而见着出口。坐上返程的地铁,白灯,人群,打开手机,回到现代,也比预计快得多,不会想着给自己太少缓冲的时间。

地铁在夜里向东,看窗也只能见玻璃反射的自己。我知道,我在北京的秋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