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天宁寺塔:北京城中最古老的地面建筑,历史与艺术在这里交融

2020-07-20 09:25:38旅游攻略
北京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都,但正由于近几百年都是都城,建设一刻不停,现在市区里的古建筑大都是元明清三朝的遗存,再早的就少了。所幸在西二环边还留了一座将近千年的古建筑,虽不是木构,但也弥足珍贵,这就是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塔。塔建于辽末,距今正好九百年。

北京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都,但正由于近几百年都是都城,建设一刻不停,现在市区里的古建筑大都是元明清三朝的遗存,再早的就少了。所幸在西二环边还留了一座将近千年的古建筑,虽不是木构,但也弥足珍贵,这就是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塔。塔建于辽末,距今正好九百年。

远观天宁寺塔

天宁寺历史

关于天宁寺的始建年代,有不同的记载,往最远了推,可以到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光林寺。许多文献中都提到隋代幽州有座弘业寺。北朝末年,杨坚得到了一位印度僧人送的佛舍利,僧人请求他将其供奉起来,说是日后会得好报,杨坚便照做了。待到后来他当了皇帝,就命海内三十州各建一塔,将这些佛舍利分为三十份分别供奉在各塔之中,弘业寺便是其中之一。许多明清的记载都提到弘业寺就是天宁寺的前身。但这一点尚有待考证,主要看看日后会不会勘测到地宫和舍利。

可以确定的是,今天的天宁寺至少在唐代已经出现,当时寺名为天王寺,金代改称大万安禅寺,直到明宣德年间才得了天宁寺的名字。

天宁寺一直有皇家背景,但在元初几乎被战火全毁,后直到明永乐时,才得以全面重建。明正统年间寺内设立了戒坛,香火极为旺盛。天宁寺最后一次大修在乾隆时期,乾隆敕命进行重建并扩大规模。当时寺院共有三路,中路有七进院落,颇为恢弘。清代前中期,天宁寺还是京城著名的花市和鼻烟(壶)大卖场,热闹非常。可惜到了清末民初,寺院走向衰败,今天我们看到的规模已经很小了,现存的木构建筑都是清代或民国的遗存。唯有最后一进院落的砖塔,尚带有古旧的气息。

乾隆二十一年的重修天宁寺碑

寺内有一块乾隆二十一年的重修天宁寺碑,上面写着:「京师广宁门外有招提曰天宁寺,中矗浮图,高十余丈。考图志,隋时建,寺曰弘业,有僧藏舍利塔中。」

关于这砖塔的建造年代,在上世纪 30 年代,当时的建筑史研究大佬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在争议中根据其样貌断为辽末。他俩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中,驳斥了时人根据寺内乾隆石碑记载断为隋塔的观点,从文献和实物两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为辽塔的结论,并提到文献中出现的塔顶石碑有可能藏着终极证据。果不其然,在 1992 年的天宁寺塔修缮中,人们发现了这块石碑,上面刻下了建塔的年代:辽天庆九年(公元 1119 年),就此验证了梁林的推断。关于此中细节,我在《北京天宁寺塔 | 如何给古建筑断代?》中有所提及。

天宁寺现状

广安门外这片没啥高楼,天宁寺塔绝对算是地标建筑,但这几十年也被旁边北京第二热电厂的大烟囱抢了不少风头。二热现在已经停运,成了文创园区,而关于烟囱的存废一直也有不少争论。有人觉得破坏了古建筑的景观环境,有人觉得烟囱现在也代表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应予以保留。无论如何,每次来到天宁寺,看到烟囱和古塔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处,建筑艺术遇到工业巨兽,倒颇有些古今对话的意趣。

二热的烟囱与天宁寺塔

现存山门是 1937 年在原址重建的,三开间硬山顶,正门为石券门,上有一块现代匾额「敕建天宁寺」,内有两尊现代的造像:大肚弥勒佛和韦驮。

天宁寺山门

进山门后可见正前方的接引殿(弥陀殿),这也是寺内现存最大的佛殿。大殿面阔五间,硬山顶,覆绿色琉璃,为清代建筑。殿前两通石碑均为乾隆年间所立,记载了当时的重建与修缮。殿内原有一尊阿弥陀佛铜像,现已无存。如今立于殿内的是一尊高度接近 6 米的阿弥陀佛像,乃 2006 年用金丝楠木雕琢而成。

接引殿

如今的天宁寺恢复了佛事活动,也有僧人常驻寺内,接引殿前的香火相当旺盛,从一早开门到傍晚,前来拜佛上香的人络绎不绝。

一大早前来上香的人

天宁寺塔的基本形制

佛殿后便是高耸的天宁寺塔了。

东汉时佛教传入汉地,佛塔作为供奉和安置佛教器物的建筑也逐渐进入中国,并迅速本土化,与原有的楼阁建筑结合成为楼阁式塔,成为早期佛寺的中心建筑。

历史上有过许多关于宏伟木塔的记载,但留存至今的只有一座应县木塔,虽仅此一座,也足让人叹为观止。与此相比,历朝历代所建的砖石塔则存有不少,最常见的砖石塔有楼阁式与密檐式两种。楼阁式塔源于可登临的木塔,我们熟知的大雁塔就是其中之一;密檐式塔的塔檐相比起来会有更多层而且较为密集,例如小雁塔和这座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正面(南面)

天宁寺塔是典型的辽塔形制:八角十三层的密檐式砖塔。

唐代的砖石塔大都为方形,这种八角形的塔,实物最早出现在天宝年间(登封的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唐以后逐渐增多,盛行于辽代。这种形制,据说和密宗里按八方布置的坛城有关。塔檐的层数通常为奇数,层数越多,规格越高,十三层即是最高等级,现存的辽塔中,不少都是十三层。

和大多数辽代砖塔一样,天宁寺塔是实心的,内部无法登临,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台基、基座(须弥座)、塔身(即塔的第一层)、塔檐、塔刹。至于塔下有没有地宫,还有待以后的勘测。

天宁寺塔结构

整座砖塔通高 55.38 米,八角形平面直径达 35.6 米,这个比例让整座塔显得格外高大壮硕,这也是辽塔的特征之一。从稍远处看,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体量很大,显得颇为扎实,塔身略有收束,其上塔檐收分弧线和缓优美,整座塔的比例协调,让人倍感舒适。

须弥座

辽代以前,塔的基座通常比较简单,大都不加雕饰。到了辽代,带有繁复雕饰的须弥座开始流行起来。须弥座来源于佛教中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是佛的宝座,我们在寺庙中常可以在佛像下方看到。对于辽塔来说,须弥座则是稳固整个塔身的基础,表面的雕饰又和建筑中的斗栱、平座、勾栏等结合起来,内容愈加丰富。

须弥座与塔身正南面


须弥座西南面

天宁寺塔的须弥座共有三层,表面的砖雕密集多样,部分为明清时期修补而成。

第一层束腰每面有六个壶门,以缠枝莲等浮雕图案相隔,壶门中雕有狮头,仿佛正向外探看。第二层束腰每面有五个壶门,以金刚力士像相隔,壶门中雕坐佛,佛像与力士像的头皆被凿去。在这两层的转角处,雕有姿态各异的金刚力士,其中一些高举双手,托着上方的额枋。第三层则为砖雕斗栱承托的平座勾栏,其上纹饰变化丰富。

须弥座细节

平座之上则是三层仰莲瓣,塔就生长在这朵巨大的莲花之中。这些莲瓣很可能是清代所雕,在明代的记载中,勾栏之上是三层铁灯,一共三百六十盏。每月初八的晚上,寺僧会在铁灯内注油点燃。灯火将整个塔身照得通明,引得城内一众居民前来观灯,非常热闹。

须弥座上的莲花图案

须弥座中出现的大量莲花图案是经典的佛教图像,也代表了《华严经》中无穷无尽的华藏世界。「华藏」中的「华」就是莲花,「藏」则是指莲花含藏种子之处,而华藏世界中的一切,都含藏于大莲花之中。

塔身

塔身也就是十三层的第一层,占据了较大的空间,是整座塔的核心。塔身上的浮雕部分是木骨泥塑,部分是砖雕,其中不少风化较为严重。这组浮雕以佛教中的《华严经》和《圆觉经》为主题,构造了一个显密合一的佛国世界。

在塔身的正南、正西、正北、正东四面,各雕有一带拱券的双扇仿木式假门,在四个侧向面上则雕有直棂窗。在门窗内外,布满了丰富的雕像,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世界。

塔身正南面浮雕

正南面雕饰最为丰富,保存也最为完好。中间假门上的拱券内,雕有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拱券上雕二龙戏珠,非常生动。门前有一小须弥座,原先上头是空的,应该是供十二圆觉菩萨轮流向佛祖跪拜问法的须弥座,如今添置了一尊现代的金佛。

门两侧雕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即我们俗称的「哼哈二将」,在佛寺的山门中常能看到,这里立于佛所在的门旁,也是护法之意。这两位皆身材魁梧、肌肉发达、筋骨分明,站姿也动感十足,仿佛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中门右边那位张开大口,怒目圆睁,表情相当威猛。无论是姿态的设计还是肌肉的表现,都展现出辽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门上方是腾云的飞天与宝盖,飞天身姿优美,衣纹与其下的云朵线条流畅,很飘逸。金刚与飞天,一刚一柔,也代表了辽国的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融合的两种性格。

正西、正北、正东三面的构图也完全一样,只是拱券里的主尊各不相同。正西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正东是东方三圣(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正北是十八臂的准胝观音和两侧的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相比正南面,这几面的浮雕风化得厉害,有的只剩插在塔身上的木骨架,尤为可惜。

正西面浮雕:西方三圣


正东面浮雕:东方三圣


正北面浮雕:准胝观音

塔身的四个侧面则是圆觉道场的图像。每面直棂窗两侧各塑有一尊菩萨,只剩西南面还有完整留存,站立的菩萨体态丰腴、面容圆润,作双手合十状,给人安详宁静的感觉,与隔壁刚劲有动感的金刚力士形成鲜明对比。

菩萨与力士的对比

窗上方的塑像则各不相同。西南面是端坐在青狮上、正赶赴法会的文殊菩萨,前有善财童子,后有牵狮的侍从。身下的狮子回头望月,仿佛在张口吼叫,尾巴鬃毛直直翘起,牵狮人则弯腰侧身,营造出动态的画面。东南面构图类似,主体则是坐在白象上、赴法会的普贤菩萨。

西南面的文殊菩萨


东南面的普贤菩萨

西北面和东北面则各有五尊脚踏祥云的菩萨立像,他们和文殊、普贤一起被称为「十二圆觉菩萨」。「圆觉」意为觉性圆满,在华严宗经典《圆觉经》中,这十二位菩萨轮流向佛陀请教大成圆觉清净境界修行的法门,佛陀依次做了解答。十二位菩萨各有不同的表相,代表着佛法大乘道的十二种法门。其中东北面的五尊菩萨保存较为完好,他们都面向佛陀所在的南方施礼请教,雕刻者在这里还运用了近大远小的构图。

东北面十二圆觉菩萨中的五尊

塔身每面之间的圆形角柱也很有看点,柱上雕有张牙舞爪的盘龙,极具动感,可惜大部分也已残损。

塔檐与塔刹

塔身上方是十三层塔檐。塔檐为砖木混筑,瓦和脊兽、套兽则由黄色、绿色琉璃制成。檐下斗栱均为仿木的砖雕,这种复杂的砖石斗栱也是唐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斗栱皆出两跳,其中第一层补间铺作出 45° 斜栱,为辽金时期的典型特征。从第二层到第十三层,每面有两朵补间铺作。檐角下的转角铺作上,各有一尊蹲坐的力士,顶托着上面的角梁,胖胖的造型颇为可爱。

斜栱与蹲在角梁下的力士

檐与檐之间,每层每面各开三个佛龛,龛内有各种铜像:佛、菩萨、侍女,汉藏形制的都有,很可能是明代所铸。据明清时的记载,每层塔檐的每根椽头都曾挂有铜铃,一共将近 3000 枚,「风作时,铃齐鸣,若编钟编磬之相和焉」。可惜大多都已遗失,如今只剩下檐角的 104 枚大铜铃。

分隔阳光与阴影的塔檐


塔刹

塔顶最高处是砖石砌的塔刹。塔刹的「刹」来源于梵文,在佛教中意为「佛国净土」,塔刹是全塔的收束,代表了佛法的极界,汇聚起整座塔的功德,表达了人们对佛国的向往。天宁寺塔的塔刹最早用金属所造,和许多辽塔一样,包括露盘、相轮、镏金火珠等构件,后遭损毁。明清时用砖石重砌成宝珠形,由刹座、两层仰莲和宝瓶形宝珠构成。然而这个塔刹也毁于 1976 年的地震,现存塔刹是后来按原样重新补砌的。

塔下磕长头的老奶奶

梁思成与林徽因将北方许多辽金时期的砖塔都归为「天宁式」,可见天宁寺塔真是非常经典,在历史和艺术上,都有重要价值。无论远观还是近看,这都是一座可以细细品味的辽塔。

九百年的岁月剥落了塔上的塑像,却消减不了它的美感。寺僧与信众也给了天宁寺塔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让近千年前的古建筑在今天依然鲜活如昔,散发出穿透时光的魅力。毫无疑问,这也是北京城的幸运。


参考资料:

《平郊建筑杂录》 林徽因、梁思成

《北京名刹天宁寺》 汪艺朋、汪建民

《北京天宁寺塔的型制与装饰艺术研究》 李烽


欢迎关注「时差博物院」,让我们一同探寻古代文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