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行走在闽浙边-杨梅洲千年古道

2020-07-11 09:12:11旅游攻略
一、闽浙边的李家山村:红军桥~~杨梅洲桥 路过“闽东小九寨” 哥中午,天空飘起了绵绵下雨,远山近村浓浓淡淡,宛若丹青溶于纸帛。 五哥胡乱吃些干粮,作别西浦,乘车北折,入李家山村。 哥李家山村不大,甚荒古。屋宅可数,以简笔速写即可勾勒大致格局。

行走在闽浙边-杨梅洲千年古道

行走在闽浙边-杨梅洲千年古道

一、闽浙边的李家山村:红军桥~~杨梅洲桥 路过“闽东小九寨”

哥中午,天空飘起了绵绵下雨,远山近村浓浓淡淡,宛若丹青溶于纸帛。

五哥胡乱吃些干粮,作别西浦,乘车北折,入李家山村。


李家山村不大,甚荒古。屋宅可数,以简笔速写即可勾勒大致格局。


在一家农院休整汇合,农人煮面置酒,热情招呼,真亲切,让人感到山外的繁华未渐而古朴尚存。




从村中的古道下行,绕过山的峡口,天堑之间,“红军桥”如卧波长虹,飞跨两岸,很有气势。

五哥

与许多木拱廊桥结构一样,“红军桥”也是底部由数十根粗大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全桥不用一根钉铆,完全用木头椽靠椽、桁嵌桁地紧密衔接而成,坚固异常。




走进廊桥,里面有点空荡,光线有点暗淡,没有多余的摆设,也没有雕梁画栋的装饰,朴实。两侧桥板上开着些小窗,这些小窗形状不一,有的圆形,有方形的,有菱形的,有五角形的,从小窗往外望,无论从哪个角度取景,都是入画般的好。



读桥头碑文而思烽火往事,耳边如闻远在岁月深处的遗响。


五哥一夜大雨瓢泼,春雷隆隆,干脆早早起床,洗漱罢,泡上一壶茶,点一根烟,图文继续......

五哥却说看完红军桥,一班人马背上大包,开始往杨梅洲村徒步。

五哥自李家山去杨梅洲,十五公里,一路溪声山色皆美。

五哥

雨非雨,雾非雾,烟云茫茫,弥山漫谷,鲍至成句“远峰带云没,流烟乱雨飘”,可状其仿佛。


春山含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及树木的清香,极柔,四下静谧极了。

五哥

清脆的脚步声打破了山谷里的寂静。


空山新雨,可以放纵行走的心情。


远山微黛,云雾漫绕,峰壑葱林下一湾清溪碧绿清澈,具喀纳斯河形质,藏九寨沟神韵。


哥溪岸边有木笔花在浮岚流雾中亭亭玉立,美且艳,细看,袅娜多姿,自有一种娉婷韵味,

五哥“风来绿深处,好花看一枝”


壑谷之间,杨梅州桥飞架天堑。



哥过桥里许,经水电站,杨梅洲村就在前面。


哥相比于附近一些坑底乡、小东村、坑尾村等土里土气的村名,杨梅洲村名字却起得很美,很韵味,听起来就让人唇齿生津,情思悠然。据说,这村原名“五溪村”,有一年,一位大官路过此地,随手摘颗杨梅,味道鲜美,又见这村庄景色美丽,遂官口一开:这么个好地方,应该叫杨梅洲。



这户女主人好像有点眼熟。

五哥嘴丫嘢


五哥“杨梅洲头水,泠泠碧于天”,杨梅洲廊桥,胜在水。从村庄沿着一条青石板路蜿蜒下行,溪水响处,即可看到杨梅洲廊桥了,它就那样静静地横卧在青山绿水间中,桥底那一汪幽蓝清澈的溪水,澄碧如玉。


五哥廊桥的外形古朴,厚厚的木板,把廊桥包得严严实实的,质朴,洁净,安宁,无市嚣之扰嚷。如果说邻近的泰顺廊桥像江南的女子,那样的秀丽,雅致,小家碧玉的话,那这杨梅洲廊桥就是一个不施脂粉素面朝天的村姑,荆钗布裙,醇朴野性。


哥杨梅洲廊桥名字也很风情,倘佯桥廊不免神思翩迁。

五哥这里山青水碧,幽深静谧,宜会杨贵妃,宜阅《金瓶梅》,宜把酒临风,吟风花雪月.....只是这番想像,多了一些儿女情长,像是不合闽东革命老区的英雄气概吧,嘿嘿。


哥桥头石碑,镌刻着廊桥的久远的历史。

五哥“莫道廊桥苍凉尽,昨宵风月无边落”。


五哥晚餐订在村里小客栈,开饭时间还没到,趁此空闲,大家该干啥干啥,各玩其乐。



五哥我也闲逛到邻家小食杂铺凑趣,见许多当地村民也围坐打牌并怡然自得。

触景生情,若有所思:或许,生来就不会拒绝痛苦,所以,日复一日,早已习惯了某种生存状态。想想也是,无论是怎样的卑微处境和艰苦生活下,都应善待自己,享受自己不一定丰富也不够美好的生命。


五哥开饭了,菜上酒倾,两桌间几巡来回通关,接着就是开始搞大的,大锅吃酒,大声说爱。

五哥这回,七八个人喝了三十斤土酒,七颠八倒!


三、行走古道 阅读千年沧桑

五哥晨餐后辞东家,整装上路,踏进杨梅洲古道。



五哥杨梅州古道,曾经是出闽入浙的必经之路,商贾摩肩,繁华无比。



五哥今天,我们随着先贤的足迹,踩着同样的青花石,和他们看着同样的风景,走同样的路,呼吸着同样干净的空气,闻着同样的花香,但是,却有着不同的心情。

出杨梅洲廊桥,宽阔平整的石板古道沿山势平缓下延,一路枝头花开,林间鸟语,美景应接不暇。

五哥昨夜残酒未消,一路上,队长恍兮惚兮,手舞足蹈,步履翩迁,高声朗诵尼采语录,大有古时葛巾芒履的刘、阮之放旷气象。“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很忘我。


北折过一路亭,四周古樟苍松,竹林摇曳。



五谷底西折山坳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竹林,广袤如海,有几栋民居隐约其间。

五哥近看竹竿,苍劲有力,直指苍天。竹虚心有节。见竹思贤,我自然想到放旷不羁、酣歌纵酒的“竹林七贤”,想到“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他们都借竹抒怀,比拟起兴,寄托了自己一片真情。

五哥风,轻悠悠地摇曳着竹林,走进小径,顿感一股沁人快意。

五哥红尘落尽,疲劳无踪,心中自然是一片清凉世界。


五哥穿过竹林,越一道石桥,桥身跨在浅水的溪谷上,桥面微拱,显示一种从容的姿态。从那苍然的石色中上看,算的是一件留在山中的古物。


五哥清寂的山野维余古道,雨雾绵绵,又该把冯梦龙遗在石径上的足迹洇湿了吧?

五哥这里曾经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景象,而现在却荒草蔓延,幽径生寒,千百年过去,它们象一卷黑白胶卷,将所有曾经的繁华苦乐定格,并显彰着苍凉的况味。

五哥古道悠悠,记录着游子的脚步,飘荡着历史的烟云,走进古道,便能呼吸到前朝的空气。

五哥“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 想像当年怀揣着忧世忧民的士子情怀冯梦龙该是如何缓缓行吟,忧郁地走过这条古道?思及当年,所有悲欢都烟消云散,自会怅然而念天地之悠悠。

五哥山径迂回,一边走着,一边体会着古人从古道上去远方,回故乡,一生来来去去的沧桑与艰辛。



哥古道三百步而上,斜坡处稀稀落落筑有几栋老房子。



五哥由于古道破坏,路口湮没而无从寻辨,山坳与垭口处,多绕了一段坡路,到水绕洋村休整午饭。其间口喝体乏时,村民皆愿供热水、指方向,淳朴民风久违再现,涤荡身心,堪何以累?

五哥 “春天里那个百花开”,一路上,有花开的烂漫,也有鸟鸣花落的幽美。

漫山遍野的野茶花、杜鹃花、满山红等各种山花无拘无束尽情地绽放,艳丽,魅惑,惊喜的目光总会忍不住为它驻足停留。



五哥花开花落总有期,有花堪折不能折。


五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哥路在延伸,出一片杉木林,到了路亭。“行者休于亭”,路亭、驿站,是过往路人停脚歇担,喝茶避雨之处。


五哥上古道高处,即到了分水关,一座石砌隘口。往前,便是浙江。

五哥恍如千年的雕塑,虽已蛀空了灵魂,其中却凝路聚着过目难忘的深远和厚重。这些隐没在偏僻山乡古道里的驿站、廊桥、路亭、关隘,无疑是寄托心灵的所在,是古道文化的重要载体。

五哥如今,山外的纷错扰不到这里。回眸来路,古道逶迤而上,蜿蜿蜒蜒,古意幽深,令人荡气回肠。

五哥在分水关门洞里,忽然想起了“闽”字,人说福建人是门里的一条虫,出了门,便是一条龙,其实只是解字说文而望文生义,附会罢了。


五哥出关,沿古道一路东出浙江,景色益发美丽。巨大香枫新叶绿满,想像秋天来临,该是一番怎样的红艳醉人?

五哥午后的阳光透过竹林洒落在古道上,斑驳迷眩。

五哥依然一路竹林,满眼葱翠,望景,始觉李太白“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真是一联好诗。

五哥古道,承载着几多人间甜酸苦辣?丐坟村,说是曾经有个乞丐在古道边这块石头上死去,故名。望之,想当时情景,该是如何地枯藤老树西风凛冽的苍凉!


五哥下坡尽头,便到了泰顺白溪村。


五哥村口稻田有群童捕捞蝌蚪,一道久违的风景线。望之,耳边仿佛听到儿时熟悉的呢南,不由勾起童年的种种记忆......


五哥回程车过泰顺县城,车窗外有古塔、古寺晃过。

五哥故地重来,不由心生感慨。想上回来泰顺,看廊桥,一恍都好几年过去了,一切惚如昨日,只是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图文:五哥.福清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