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乌江天险的中段,山、水、建筑融为一体,重庆市酉阳龚滩古镇

2020-06-30 09:37:16旅游攻略
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山洪暴发,垮塌的岩石填塞乌江而成滩,过往船只不能通行,逐渐形成古镇,因当年这里的居民龚姓众多,故名龚滩。

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山洪暴发,垮塌的岩石填塞乌江而成滩,过往船只不能通行,逐渐形成古镇,因当年这里的居民龚姓众多,故名龚滩。龚滩是一个千年古镇,兴于唐、明两代,这里终日舟楫列岸,商贾云集,成了渝川湘黔的物资集散地,故又有"钱龚滩"之誉。2019年1月,龚滩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龚滩,是乌江流域上的著名险滩之一。龚滩西岸,悬岩高耸,直插云天,悬岩之上,鸟语猿啼,古木森森,有名的蛮王洞就在其间。东岸坡势较缓,龚滩古镇,即坐落其上。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公路蜿蜒,直上云天,镇上有明清古建多处,其中川主庙、三教寺等,较为有名。

乌江天险的中段,山、水、建筑融为一体,重庆市酉阳龚滩古镇

复有众多古碑,原貌犹存。其中有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碑,有倒刻无量佛碑,还有明代万历年间的"第一关"双钩题刻碑,至今仍完好无损。有旅游价值的还有宋代四方井、摩天石柱、一沟十三桥和五十年代兴建的一度称冠世界的龚滩大石拱桥等,为龚滩这个地方增色不少。

龚滩名由来;有人说,是因为这个滩的东岸居民,姓龚的人特别多,而且是望族,故名龚滩。也有人说,无论过去和现在,这里姓龚的人家都不多,显然龚滩不是以姓氏命名,而是对"龚"字另有解释。说是"龚者大也"。龚滩就是大滩。这种说法,考诸典籍,似乎不能成立。

乌江天险的中段,山、水、建筑融为一体,重庆市酉阳龚滩古镇

还有人说,龚滩的得名,是在很古以前,有一姓共的氏族首领,因避难,逃到夜郎与黔地接壤的乌江大山之中定居,为了避免暴露贵族身份,就隐姓埋名,改"共"为"龚",取意为"共氏的后人,都是龙的后代。"龚姓居住于乌江滩旁,故称龚滩。此说是否正确,也难判定。

乌江天险的中段,山、水、建筑融为一体,重庆市酉阳龚滩古镇

民间还有一说,就是乌江与阿蓬江,是由大小两条龙共同开凿而成的,乌江为乌龙前进的路线,乌龙体大力猛,它由黔东北向川(现重庆)东南前进,经过很远的路程,才到川黔交界的地方;阿蓬江为阿龙前进的道路,阿龙体小力弱,在川东南行走不远,就在川黔交界的地方与乌龙汇合了。

这两条龙会合之后,就共同努力,奋力越过了川黔交界处的峡谷,形成了一处很陡的水流湍急的险滩。人们就称之为"龚湍",又称为"龚滩"。说明这个险滩,是由两条龙共同开成的。这一传说给龚滩名称的由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龚滩这个地方,在古代是通向五溪和夜郎的咽喉,是军事要地,如今是渝、黔两省水路运输的动脉和纽带。龚滩上面的龚滩古镇,历来是万商云集的要埠。古代是川盐重要的水上转运站,如今水陆交通更为发达,车船如织,百业俱旺,古镇换新颜,成了党代渝黔边陲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景区看点;锦楼,意为织锦的房屋。在很久以前这里面住着一个土家族的惹巴涅(女孩)叫昔比,她心灵手巧,善织"西兰卡普"(土家语,即:织锦、土花被面),她织的花香飘千里能招蜂引蝶,她听说世上最美的花是白果花,但决心将白果花给织出来。可是白果花是寅里开花卯时谢。她去白果树下等了两晚可都因白天太累了等了太久,正当白果花开时睡着了,这样的情形延续了两天。这时,嫂嫂便在爹爹面前搬弄事非,说:"小姑私会情郎"。到了第三天晚上,当昔比手捧白果花回来,被躲在门后的爹爹一棒打死,死时,红光一闪,化作鸟儿,飞去门前的树上不住的叫:我看白果开花,嫂嫂是非小话,爹爹错把我杀,尼过夺岔了,尼过夺岔了(你被她骗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看见过白果花开了,至今也没有人织出白果花的织锦了。

夏家院子;在当地流传着这样四句话:"陈家湾烟雾沉沉,郑家门前鲤鱼跳龙门,黄桷树上出妖怪,夏家院子出美人"。这四句话其实是古镇的四大景点。那么我们前面已经游览了"陈家湾烟雾沉沉,郑家门前鲤鱼跳龙门",接下来的"黄桷树上出妖怪",指的就是古镇的一棵黄桷古树,人们常听到树上指哨嘘嘘而不敢近前,不过在一次雷击中,树木燃烧了。"夏家院子出美人"指的就是左上方的一个院子,因为以前夏家也是一个经营盐业的盐商,所以女眷都衣着鲜丽、落落大方,进而得到了美人的称号。

乌江天险的中段,山、水、建筑融为一体,重庆市酉阳龚滩古镇

织女楼;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巴人沿唐岩河进入龚滩,虽遭土人排挤,仍坚持与土人共同劳动。土人逐渐消除了敌意,视他为家人。一个17岁的惹巴涅姑娘暗中看上了他,有事无事找他搭讪,男青年也暗自欢喜。不料一日回乡之后,从此杳无音讯。惹巴涅日盼夜盼,苦思积虑终于香消玉陨。那惹巴涅就居住此楼,所以人们称起其为织女楼。据说那男青年为解决族人的缺粮问题去向临界求助,不幸遇难于归途。

鸳鸯楼;房屋后有两个相并的四合天井,居住一户冉姓,一户杨姓,冉家有位绕巴涅(男孩),而杨家有位惹巴涅(女孩),两个人青梅竹马,暗生爱慕之心,但是这样不行啊,因为当时种族观念和门当户对的观念在毕兹卡心中是根深蒂固啊,就造成了一个终生未娶一个终生未嫁,后来为了纪念这俩人的悲惨的恋情,就将此楼命名为鸳鸯楼。

董家祠堂;为董氏宗族合资修建的一所祠堂。从老街上几层石梯,迈进很高的石门槛,里面为四合天井,正对面为正殿,均为古老木质框架。董家祠堂以前是董氏家族最高权威的凝聚地。比如说:犯族规人的受罚地;商议大事的议事堂;历代族长的灵位供奉地。

巨人梯;它是由六万余块岩石垒彻而成的。相传,是土姑降伏邪灵时所遗留下的通天石梯。许多虔诚的土族百姓在这儿烧香许愿,上天念其德,会在他百年之后引导他归往极乐之地。当然,也有心怀鬼胎的恶人,他们爱慕虚荣、贪图享乐,在三更时分,也就是在天地气层最薄弱的时候,顺着石梯溜上天去,搅乱天庭,天王大怒,下令断了通天路让今后的族人永不能踏上石梯。从而,让通天石梯成了望而生叹的遗憾。

陈家湾的川主庙供奉的是李冰。向导说,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被封为川主。当时都江堰中有孽龙,兴风作浪祸害人民,被他降伏保得四方安宁,因此四川境内各水域均设庙塑像,祭祀供奉。"龚滩川主庙当年香火旺盛,庙外一街皆卖香烛,茶馆、旅店、红烧馆云集,上码头脚夫、小贩皆活动于此,来往之客如潮涌动,不下千人,当街整日烟雾弥漫。遗憾的是文革期间被拆毁了。"记者看到的是几块石碑和10多块梁上木雕饰品,所幸的是被毁的庙将在重建中得到恢复。

阿弥陀佛桥是下街向上走的第一桥,虽然桥跨大沟,弧形单拱,桥体也雄伟,但由于与石板街浑然一体,如果不从侧面看是不会发现的。桥边的围墙里有一尊石雕阿弥陀佛像,佛像神态生动逼真。"从前,人们常来祭拜佛像,桥也因此而得名。"

每一个民族都有信奉,比如说台湾那边信奉妈祖,而土家族人信奉的是土姑跟白虎。为什么在这儿我要提到信奉呢?这跟这座桥有关 :在当地有一句俗语,说的是"七月半鬼上岸",意思就是说每到阴历七月十五的时候,河中的一些邪灵会上岸来找替身,弄得人心惶惶。于是人们纷纷祈求上苍,佛祖派出了掌管土家族的天女----土姑,土姑踏着七彩祥云,从巨人梯而下,与邪灵展开了恶战,七天七夜后邪灵被打败了,但是土姑也元气大伤,土姑担心邪灵再出来残害百姓,于是化作了一只石凤凰,日夜守护着她的子民。人们感恩,将那座石凤凰取名为凤凰山,在山脚定居,并在小镇的入口处修了一座桥,上面立着阿弥陀佛佛像,就是现在阿弥陀佛桥。

桥重桥是桥中名桥,有"不知桥重桥,不是龚滩人"之说。记者看到,桥重桥是由两座桥重叠成的一座小拱桥,从下面的桥走到上面的桥只有几步石梯,两桥错落有致,弧形优美,气韵流动而不呆滞,桥体并置而不单调,实乃佳偶天成,颇具浪漫情调。"这种桥上叠桥的桥,是龚滩独有。"

桥上叠桥,鲜为人见,两桥错落有致,弧形优美,气韵流动而不呆滞,佳偶天成,颇具浪漫情调。

永定成规;嵌于古墙中,碑文较为清晰,是为规范当时脚夫、力夫、夫头的力钱分配所立。此碑高155厘米,宽83厘米,面临乌江嵌在石壁上,剥蚀较为严重,但仍能辨认约50余字,意思完整。碑文内容说明了龚滩镇是川盐入黔的重要中转站,所转运之盐称"客盐"。碑文还记载了上下船搬运力价指定由何恒、郑昌信等人负责监督执行,每包盐上载船舱的运费为5文钱,从船上卸运并抬至盐仓则每包加6文,还规定所有脚夫须由盐号验保并登记造册,以防止成规紊乱。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副队长林必忠说,永定成规碑是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龚滩山崩后,古镇货物转运兴盛的实物证据,对研究乌江流域贸易和航运史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