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闽侯春风村地名由来

2020-05-28 16:06:23旅游攻略
闽侯县竹岐乡春风村位居闽江南岸,与县城甘蔗隔江相望,距福州市中心不及半小时车程,316国道、福银高速、绕城高速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9个村民组,536户,人口1936人。

闽侯县竹岐乡春风村位居闽江南岸,与县城甘蔗隔江相望,距福州市中心不及半小时车程,316国道、福银高速、绕城高速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9个村民组,536户,人口1936人。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庄边山贝丘遗址,有名闻遐迩的千年名刹囷山广福院(今称昆山寺),村后还有一个登山避暑的好去处白龙溪。

春风村地名很有特点,它不像其他村落,一般多跟自然地理或与人文地理有关,而是起了个比较特别且饶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其缘由颇为耐人寻味。

闽侯春风村地名由来


《三山志》

在未解开春风地名来由谜底之前,先说一说该村村后的塔院山。塔院山即现今福州绕城高速白龙枢纽互通所在的位置,今人习称塔前山。据史料记载,塔院山名称源于通文二年(937)伪闽王王昶下令在此筑塔起盖白龙院而得名。王昶本名王继鹏,系闽王王审知的孙子。闽永和元年(935),野心勃勃的王继鹏弑父篡位做了皇帝。两年后他编造理由以“真龙下凡”为借口,同时在福州螺峰山和春风后山起盖白龙院,号称大、小白龙院,《三山志》称春风小白龙院为囷山广福院。王继鹏妄想借助神灵来捍卫自己的权位,可后来终因其恶行不得人心,在位仅仅四年就被堂兄王继业伙同连重遇追杀俘获并缢死于福州郊外。时光如梭,这段历史往事早已灰飞烟灭,然而充满人文色彩的塔院山地名却一直流传至今。

相传早期春风村曾经有高、何两姓民众在塔院山周边繁衍生息。后来人们遂以姓氏作为该村落的名称,称之高何,此乃春风村原始地名。为了找到这些传说的真凭实据,笔者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获悉当地一县林业局干部手里有一本何氏旧谱牒。某日清早,赶在他上班之前,笔者在这位何姓干部家里看到了这本手抄旧谱。经查阅,这些民间传说与旧谱记载同出一辙。清朝进士林朝阳编修的何姓旧谱云:“此地以高何名谓,其两姓比居无他族,先是高姓较盛于何,入本朝高渐式微而何寖昌。”据此推定,高何地名源自原住民姓氏应无异议。


闽侯春风村地名由来

春风村委会

高何作为当地地名已经沿用了数百年,可后来为什么更名为春风呢?据笔者了解主要起因有二。一是高何和榕岸(旧称长岸)过去均属穷乡僻壤,百姓生活艰辛。有民谣为证:“高何、长岸,ang粥(米汤)度命;衣裳没穿,青麻衫穿定;布鞋没穿,草鞋lia(拖)定……”民谣中所指的青麻衫,是高何、长岸两个村落民众下田间劳作经常穿的一种用土布做的衣服,俗称济衫。穿廉价粗糙的济衫成了当时两个村落民众的一大特色。旧时候的高何、长岸,简直成了贫困的代名词,所以这两个村落的百姓老是被外人瞧不起。以致于媒人到外乡提亲,一听说男方来自高何、长岸,人家就摇头,多被婉拒。长期以来,此阴影一直蒙在人们心里,其二主要是受“文革”时期更改地名风潮影响。“文革”初期大破所谓四旧,全国城市掀起改地名、路名的风潮,随之这股风也刮到了农村。例如甘蔗县城甘洲路改为大寨路,昙石村更名恒心村,如此等等。当时高何村也不例外,加入了更改地名的行列。至于怎么改,听说当时也是费了一番口舌。最后由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林姓文人提议,取“文革”时期红极一时的毛主席七律《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句之意,形容新中国万物复苏,人民当家作主,“春风”新地名由此而产生,它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春风这个名称听上去虽然诗意十足,却深深地烙下了“文革”时代的印记。

春风村至今还有一个仍在使用的地名叫高洲。之所以叫高洲,并不是缘于这里地势高,而是跟民国时期实行的保甲制度有关。当时竹岐乡下辖10个保,高何、白龙洲、荷洋三个村合并为一个保。而三村之中荷洋较小,故取高何、白龙洲其中一字合称高洲。1964年闽侯县撤区并社时,高何、白龙洲、苏洋三个村合称高洲大队,大队部常设高何(春风)村。久而久之,高洲慢慢成了高何的代名词。高洲虽是一个片区名称,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习惯把春风(高何)唤作高洲。


现今的春风村一隅

高何、高洲、春风,一个村落名称的几度演变,承载并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时代印记,许多其他村落亦是如此。其中的故事,着实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来源:政协福州市委员会官网·陈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