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独龙江,世界上最狂野、最原始的荒野秘境

2020-05-23 09:36:29旅游攻略
独龙江这里是世界上最狂野的地方,一个被遗忘的世外桃源,它被称为西南最后的秘境。这里是云南省最偏僻遥远的角落,100多公里的原始荒野,不仅有着茂密的丛林,也是老虎、黑熊、眼镜蛇的猎场...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经过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流入缅甸。

独龙江

这里是世界上最狂野的地方,

一个被遗忘的世外桃源,

它被称为西南最后的秘境。

这里是云南省最偏僻遥远的角落,

100多公里的原始荒野,

不仅有着茂密的丛林,也是老虎、黑熊、眼镜蛇的猎场...

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经过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流入缅甸。

在缅甸独龙江称之为“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大的河流。

怒江、独龙江两江纵贯“三山夹两江”呈现高山峡谷地貌,

每年大雪封山长达半年以上,与世隔绝。


独龙江地貌

南北狭长的独龙江河谷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地貌与气候特点与其他三江迥然不同。12月在风雪垭口进入独龙江,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谷中,无数的溪流和瀑布,一夜结冰。岩石上挂着长长的冰锥,在阳光的照射下,融化的水从暗底潜流出来向山脚汇集,最后流到独龙江中。

远远的,就能从高山上透过森林看到了谷底的独龙江,碧蓝色,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光泽。在绝少有外界打扰、绝无污染的4000米高黎贡山、5000米担打力卡山之间,从雪山里流淌下来的水如此纯洁深幽,犹如一条碧蓝色的绸带,缭绕在云雾的群山之中。

进入独龙江,从海拔3,000米一直走下坡路,没有人烟、没有喧嚣,山谷空气里有植物香草的味道,气温也越来越高。树叶越来越密、越来越绿,可以看到粉红色花朵。

山重水复,积雪冰封的地理、气候环境使第四江——独龙江处在一种相对与世隔绝的状态中。


太古之民 独龙族

在这隐秘的峡谷里,

生活着一支神秘的部落:太古之民——独龙族。

每年高山上的积雪融化时,山脚下的独龙族人将翻山越岭,去到偏远的高处,采集草药售卖。

有座索桥,是独龙族人的必经之路。

这索桥,用一脚掌宽的木板,头尾衔接而成,然后用几根钢索吊在急流之上,走动起来,桥身就像一条蜿蜒腰摆的长蛇...

桥底下不仅有急流,还有乱石,一旦掉下去,性命堪忧。

走完这座桥,外人都感叹“活着真好!”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迎接这样的“冒险”:上山时,必须“步步为营”,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从几米高,甚至几十米高的山坡滑下;

还要随时小心田坎的眼镜王蛇;

随时应对黑熊突袭村子...

对于外来人来说, 这些内容,只是津津乐道的猎奇和惊险。

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些不过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罢了。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它人口不足万人,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半个世纪前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主义,从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直接跨入现代文明。纹面女、剽牛祭天,溜索、藤桥每个词背后都充满了古老的气息。

1999年以前到独龙江唯一的方式是马帮或者徒步。独龙族人一出家门就是山坡,需要过江翻山。传统长刀成为打柴、开荒的必备工具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溜索和藤桥。

1999年,历时4年全程96.2公里的独龙江公路修通,从此结束了最后一个民族不通公路的历史。然而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断,加之半年的大雪封山,独龙江公路一直在修整。

2010年,实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扶贫政策,现如今已是现代社会了。

2014年,独龙江隧道贯通,自此独龙人长达半年的封山历史宣告结束实现全年通车。


独龙族的传说

独龙族人是独龙江最早的主人,他们说自己是“从太阳升起的方向”搬迁过来的。当世界经过洪水灾难之后,只剩下兄妹二人,结为夫妻,生了九男九女,住在九条江上,互配为夫妻。

其中的老三兄妹夫妻居住在独龙江,所生子女发展成为今天的独龙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独龙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曾被称为“俅人”(独龙江曾被称为“俅江”)。据《元统一志》丽江路风俗条载:“丽江路, 蛮有八种,曰磨西,曰白,曰罗洛、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土番,曰卢,参错而居。” 其中“撬”为“俅”的同声异写,即今日独龙族。

1952年,贡山县长孔志清到达北京,周总理根据独龙人的特点和意愿定其族名:独龙族。


最后的纹面女

说起独龙族,大家一定听过独龙族的“纹面女”。独龙族少女成长到十二三岁,需要纹面,纹面的缘由,众说不一。

在几百年前,藏族土司和傈僳族奴隶主的势力深入到了独龙族的领地,并且对独龙族人民进行了残忍的剥削和奴役。藏族有个名叫察瓦龙的土司贪财又好色,每年都要向独龙族人民收取众多的贡品,还借机强迫独龙族女子到藏族地区做奴隶。
在这种环境中,独龙族妇女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掳走,就采取了“纹面”这种自毁面容的方法来自救。她们用荆棘刺出图案,用西南桦制成的染料上色,忍者剧痛将脸部染刻成永远洗不掉的“黛墨青纹”,使生人望而生畏,不敢近身。久而久之,独龙族女子“纹面”也被延续下来。
也有人说,独龙族女子“纹面”是为最后的归宿。独龙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去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只有纹了面的人才能找得到正确的路,不纹面的就会迷失方向,找不到路,灵魂去不到祖先居住的地方。纹面的图案大多像飞舞的蝴蝶,人们更倾向于认为纹面与灵魂的终极归宿相关,死后羽化为蝶,像蝴蝶一样快乐自由。往生的蝴蝶梦,成为现世奋斗的心灵支柱。
纹面的图案是独龙族家族区别的象征,根据不同图案,就能知道大家分别从哪一个氏族而来,住在哪个村庄。


具体是那种原因,因为时代太过久远而不为人知。

目前,独龙族女子已不再“纹面”,能见到的纹面女至少都上了年岁了,云南民族村里至今还有一位为守护“纹面”文化的独龙族女子——董存莲。她13岁时,母亲按照独龙族的习俗,带她去“纹面”,在她之后,独龙族女子都不再“纹面”了。

根据纹面师和女子的不同,纹面经常需进行半天到两天时间。纹面时,用锅底灰画图案,用带刺的荆棘条刺入图案,最后反复揉搓,让颜料渗入皮肤。经历脸部浮肿、伤口结痂,大概一周左右,伤口长好,图案则永远留在纹面女子的脸上。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政府“禁止纹面”,纹面女逐年减少,目前已不足30人。或许十年之后,独龙江再无纹面女。纹面女将成为一个传说。


卡雀哇节 剽牛祭天

卡雀哇节属于独龙族“新年“,没有固定日期,由家庭或者家族自行择定日期,一般为3天,约定俗称的日子是在农历腊月前后。

1991年,政府把每年的公历1月10日,定为独龙族的卡雀哇节。独龙江上游的村落最先开始,经中游到下游,各村寨依次进行,前后持续一个月。

2006年,卡雀哇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卡雀哇节最后一天会进行剽牛祭天仪式,仪式由祭师主持,用于祭祀、身披独龙毯的牛被牵入场内拴于一根粗大的木桩上人们以牛为中心,自动围成圆圈敲铓锣,挥刀弄矛,舞蹈跳跃待其它祭品摆好主祭人点燃松明,向“格蒙”祷告(“格蒙”是独龙族神话传说中人类的祖先),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

剽牛士同祭师喝下同心酒,对准祭牛要害部位一枪刺去,剽牛后,围观的人群高声呼唤,群情激昂。大家围着倒地气绝的祭牛,跳锅庄,唱独龙民歌,晚上燃起篝火,分食牛肉,喝酒聊天,通宵达旦。

穿越独龙江

怒江、独龙江沿途山势险峻,每年的春季和秋冬季节,是前往怒江、独龙江的最佳旅行季节。雨季时常有道路损毁、塌方落石的情况发生,加之江水浑浊,路途泥泞,路窄弯急,前往独龙江时,注意避开冬季的极端天气。

公交路线

昆明——六库——贡山——马车/徒步

自驾路线

从昆明——贡山——丙中洛+独龙江乡

温馨提示:独龙江没有加油站,需提前在贡山县加满油。

徒步路线

6到10月是最佳徒步时间,徒步距离从从4天到6天,再到20多天的都有。

常规的徒步线路:

•从独龙江穿越到西藏察瓦龙的扎恩村(迪政当——木当——木奎——扎恩)

•从独龙江到西藏察隅的日东村(迪政当——猴子山——理鱼嵴——曾姆腊卡山垭口——米那腊卡山脚——克劳伦河道——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