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去京都看有浓郁东方哲学思想特征的庭园

2020-05-13 16:36:46旅游攻略
日式庭园是日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标签,也是日本美学的综合体现。

日式庭园是日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标签,也是日本美学的综合体现。虽然日式庭园最初是源自中国的园林,却注重使用抽象的手法,在充分注意人造与自然相结合的同时,体现出了日本独有的审美情趣及标准,力图表达出禅文化中枯寂、空无、清幽等意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并拥有浓郁东方哲学思想特征的庭园形式。

为什么要看日式庭园?

京都琉璃光院

日式庭园的历史悠久,最早源于社寺和皇家的需要,是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后随佛教的普及,庭园逐渐走向民间。有记录日本最早的庭园艺术起源于飞鸟时期(593—710年,我国隋唐时期),此时中国的道教蓬莱仙境思想已在日本盛行,这一时期到平安时期(794—1192年,我国唐宋时期)的庭园大多已不复存在。到了镰仓时期(1185—1333年,我国宋元时期),禅宗在日本大行其道,以禅僧为代表的造庭大师将平安时代属于庭园附属形式的枯山水进一步完善,而在室町时期(1336-1573年,我国元明时期)的200多年里枯山水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存在。而在此后安土桃山时期(1568—1603年,我国明朝时期),茶道的兴起,茶庭遍地开花;江户时期(1603-1868年),由于禅宗的衰退,枯山水也常常与池泉、茶庭并存。

京都东山南禅寺南禅院

京都莲华寺庭园

日式庭园随历史的前进,形式也不断有所变化,但纵观日式庭园,都是由石、水、栽种植物和添景四大要素所构成。其中以石为核心要素的日式庭园,尽显了日式庭园的特色和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上文提到中国道教蓬莱仙境思想和禅宗思想,可从现有遗留下来的日式庭园石组参详一二。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京都岚山的天龙寺庭园(始建于1339年),虽然是典型池泉观赏园(按表现形式划分),依山丘而建,在山脚凿池堆岛,鹤岛居中西部,面临瀑布,北部来水口处堆有龟岛,与之相应。岩岛由三组石头构成,为蓬莱式,象征海中三神山。在京都建仁寺(始建于1202年)本坊禅庭潮音庭中的枯山水,中部布置运用最多的枯山水景石组合——三尊石组,从外形上模仿三座佛像,一佛两菩萨。在此打坐,可以领悟其深远的禅意。

京都岚山天龙寺庭园

京都建仁寺潮音庭

日式庭园尽管在空间大小或形式上各有不同,但都非常注重人造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借景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日式庭园更加注重这一手法,通过借景与对景的结合,让你亲身体会到随着走动的变化,庭园的景观也会显得千变万化。另外,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又多变,在庭园设计时,造庭师会考虑用不同的草木来种植,因而随着季节的不同庭园的景色也会有大不同。京都著名的琉璃光院,一年只开放两次让游人参观,一次是夏天新绿,一次是秋季枫红。

京都琉璃光院夏季开放

京都琉璃光院秋季开放

日式庭园虽与中国园林所表展现出来的美不同,但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浓缩表现。日本在造庭园会尽量展现出材料的天然质感,例如对庭园中主要景物山石而言,日式庭院石组采用的山石大多未经雕琢,显得朴拙。并会充分利用山石固有的形状、色泽、纹理及个性来充分体现自然美。其次在山石的排列、组合方式上也不是像中国园林那样的堆叠,而是充分利用石头本身的特点单独或成组地点布。在内涵上,日式庭园更注重禅意表现,很多造庭师,将造庭过程当做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和修行的一部分。在禅修者的眼中,庭园的树木、山石等自然元素都蕴含着极深的寓意。

京都东福寺方丈庭园八相庭南庭

南庭由象征着四个神仙岛、京都五山,须弥山的石组构成枯山水庭园

京都方丈庭园八相庭 北庭,北庭利用苔藓和石板的小方格表现市松纹理

京都的龙安寺位于方丈殿南面的石庭是室町时代枯山水的代表作,由15块岩石组成五个石组,石组周围铺着细白砂,石沙没有一点雕琢,保持自然形态,象征河流;园中没有植物,石头上只有少许苔藓,这一枯山水充分表现了禅宗朴素、空无与枯寂的思想境界,更营造了精神超脱、内心平静的氛围。

京都龙安寺石庭

京都龙安寺石庭

在禅宗的修行中,主张修习禅定,即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安静地沉思,呈现的是在彻底寂静中的一种思想状态,其核心思想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修行方法是通过静虑凝神的冥想,了悟一切形态的真实本质,从而达到思其过、悔其行、净其心的作用 。因此禅宗美学强调领悟,拒绝采用具象的表达方式,而是通过写意手法来隐喻和比拟,通过观者的联想和思索来感悟。书画、花道、茶道、造庭都是禅学表达的方式与领悟方式。所以日式庭园都给人一段距离、一个空间,去揣测和领悟。

为什么要去京都看庭园?

京都二条城庭园


京都作为日本首都的时间有1075年之长,故有千年古都之称,名胜古迹众多。据2016年的统计,京都有1700多所寺院,800多所神社。这些数字的背后不仅有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极力建议不要在京都投原子弹外,日本政府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早在1897年,明治政府就颁布了《古社寺保护法》,此后1919年《古迹名胜纪念物保护法》、1929年《国宝保存法》的颁布,使得日本逐步形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而1949年奈良法隆寺金堂的失火,让日本在木质结构建筑上最古老的的壁画毁于一旦,同时也催生出了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至此之后的日本又在1975年修改该法令,从而让日本有了完备而系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

京都青莲院门迹

众所周知最初的京都以“条坊制”为基础,仿照洛阳与长安修建。现在京都的东寺还保留着唐密寺院最精美的设计,讲堂里的一套密宗曼陀罗雕像,雕刻于839年(唐文宗开成四年)。另外东寺重建于1641年的五重塔,不仅是日本第一高古塔,最重要的四个角建筑风格则完好地保留了唐塔木塔的风貌。又如京都嵯峨野清凉寺,供奉着一尊南宋木造释迦如来立像。这样的例子可以在京都找出许多来。

京都宝筐院

据日本全国庭园网统计,在京都(京都市)有110所庭园。日本对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山川湖泊、庭台楼阁有个专有名称——“特别名胜”。日本有特别名胜的庭园34所,其中有10所在京都。京都的17所联合国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其中有9所是有庭园的寺院(还有二条城庭园)。另外京都还有1865件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国宝211件。这些文化遗产都值得去走一走看一看。

京都曼殊院

由于中日两国特有的地理位置,自古文化交流频繁,如佛教、茶道及酿酒技术等诸多方面一样,日式庭园艺术在吸收、融合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而逐步发展成独有的庭园形式,成为体现日本文化的特色名片。去日本观庭不仅是对日本文化历史演变的纵观,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追溯的一种方式。如要去坐禅观庭、思考人生,笔者想不出比京都更合适的城市了。

文/《艺术商业》丁梓

图/Fumio、dragon7eva、《艺术商业》丁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