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从晚清豪宅"沈宅"的入口设计到后院构造,看古建筑设计有多精美?

2020-04-14 14:48:08旅游攻略
从晚清豪宅"沈宅"的入口设计到后院构造,看古建筑设计有多精美?从晚清豪宅"沈宅"的构造上,浅析江南古建筑群的奢华之美

题记:江苏省苏州市的甪直古镇是江南地区水网之间的一座小型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25千米处,与烟波浩渺的太湖相邻。作为一座城镇结构完整,河流、桥梁、各类临水建筑均保存完好的古镇,甪直一直是江南地区名气最小却最优美的水镇之一。这座古镇上矗立着19世纪修建的大型民间古建筑。始建于晚清1873年的沈宅(民国教育家沈柏寒先生住宅)就是其中尤为壮丽的一座。今天,我们就以晚清豪宅"沈宅"为出发点,从"沈宅"的入口设计到后院构造,看古建筑设计有多精美?

从晚清豪宅"沈宅"的入口设计到后院构造,看古建筑设计有多精美?

甪直古镇沈柏寒先生故居

沈宅主人沈柏寒先生

沈柏寒先生1883年出生在这座老宅,至少在此生活至1929年。他的祖父是一名典型的中国传统富商兼慈善家,于1889年为培养甪直的青年创办了一所书院。双亲去世后,沈柏寒先生由祖父抚养,也成为该书院的学生之一。

1904年,正值21岁的沈柏寒与其他中国进步青年一样,为了学习强国日本的现代化经验,踏上了去往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的留学之路。

1906年回国之后,他将祖父创办的书院改组为一所现代化小学,即今天的甫里小学,引入了包括几何、史地、文学、体育在内的新式学科。

在1929年因病退休前,沈先生曾两次出任小学校长。沈先生于1953年在苏州逝世后,其在教育方面的创举至今仍是乡人口中的佳话。

沈宅

沈宅简介

沈宅是一个巨大的古建筑群,我们现在能观赏到的沈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建筑。这座临河宅邸原本由三路院落组成,除了居住区外还包括由商铺和巨大仓库组成的商业区。鼎盛时期的沈宅建筑群占地超过3400平方米,现在仅面积不到800平方米的西路建筑对外开放,这部分即沈宅原先的居住区。

乐善堂

沈宅入口的灰砖影壁

沈宅入口是如何设计的?

与许多中国民居相似,沈宅也采取"坐北朝南"的格局,即所有正厅的门窗都朝向正南方。主入口对面是一座与河道平行的高大灰砖影壁,其上镌刻的"漪韵"二字在现代人看来晦涩难懂。

影壁与紧邻的商铺组成了一处转角空间,通过一段"L"形台阶与低处的水面相连。这个空间凸出在街道一侧,与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互不干扰,成为邻里交谈、小贩摆摊的好地方。

正厅

沈宅设计图

作为一座晚清建筑,沈宅的装饰十分奢华。进入大门首先来到入口门楼,门楼之内是一个极窄的天井。天井对面的小屋原是西路和中路建筑之间用于存放仪仗的廊屋,现在被改造成一座小型图书馆。从天井左转就来到第一座厅堂外的长方形窄院。这座厅堂原是沈宅的西便厅,家具被搬走之后成为江南传统服饰展览馆。

沈宅向北的第二进院落比第一进院落更大,正符合院落式民居中常见的空间等级序列。院落北侧是正厅"乐善堂",室内布置着成套的精美家具、卷轴画、书法对联、红色花灯以及各种寓意吉祥的装饰图案。在近10米高的厅堂内,除了暴露的橡子和灰色的屋瓦之外,厅堂的每个角落都被粗壮的结构柱、墙板、门窗花格、浅木雕等木构件装饰得富丽堂皇。

乐善堂

沈宅金碧辉煌的厅堂:乐善堂

沈宅金碧辉煌的正厅:乐善堂

以乐善堂为代表的多功能正厅是传统家庭生活的核心,象征着家族世代相传的凝聚力与延续性。不仅婚礼、葬礼等重要事件和仪式在这里举行,纪念日和生日也在此庆祝。

每当佳节来临,正厅前的巨大院落和院落南侧的厅堂就会被改造成宴会厅,摆满圆桌以接待亲朋好友。正厅内实木家具的摆放方式,如方桌、长桌、屏风、小摆件的位置,必须合平传统礼仪。

除了靠墙设置的家具之外,大多数家具都对称地放置在房间中心的四根木柱之间,使室内的视觉焦点集中在这一区域。而垂直的对联、水平的匾额、卷轴画、瓷器则主要用来向客人炫耀家族的财富和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厅内的家具和装饰物不仅是家族的财富象征,同时也体现出宅主的艺术品位与当时的社会风尚。

后院

沈宅书斋如今已是一个大厨房,图为沈宅厨房里的小竹篮

沈宅的书斋

紧邻乐善堂的建筑原是沈宅的书斋,也是书香门第必不可少的重要空间。对于文人宅邸来说,在正厅侧旁设置的书斋能够充当宅主在世俗事务之外的一片精神乐土。然而遗憾的是,现在这个空间被一个巨大的农村厨房占据。

房中的巨大砖砌炉灶以及厨师做饭时常用的家具、厨具,虽然可以使游客感受到供养庞大家族所需要的巨大后厨空间,却导致沈氏世代相传的书香气息荡然无存。实际上,厨房等辅助空间似乎原先位于沈宅最后排的房间附近,而非像今天这样设置在礼仪性正厅的近旁,但那些区域因未完成修复尚未对外开放。

乐善堂

沈宅后院

沈宅宽敞的后院是如何设计的?

从正厅内案桌两侧的窄门可以进入沈宅的后院。后院通常是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儿童活动的私密空间。沈宅的长方形后院以一座两层高、七开间的"U"形楼阁从三面围合,原是家庭成员和一些仆从的卧室。整个后院的上下左右遍布精美的木雕花格门窗。当它们全部打开时,完全连通的室内外空间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

后院两侧的陡峭木梯将人们引向更为私密的家庭空间,现在这个空间被布置成五间卧室,每间卧室的家具各不相同。二层的房间虽然不利于老人使用,却更凉爽、明亮,面积也更大。中国民居的卧室并不限于夜间使用。

乐善堂

沈宅坐榻

实际上,只需要将靠垫和低矮的家具稍稍调整,就能将床变成坐榻,坐在上面与亲友交谈、照顾儿童。由于所有单元化的家具都易于拆装,因而在窄梯上搬运巨大臃肿的架子床、卧榻、储藏柜也并非难事。

正厅

沈宅马头墙

此外,妇女儿童在二层还可以窥视男人们在一层的各种活动。从这里向南看去,粉砖黛瓦的马头墙从乐善堂两侧高高升起,映衬在蔚蓝的天空和白云之下。除了在密不透风的建筑群中提供审美愉悦,马头墙还发挥着实用性的功能:一方面可以防火,防止火势在紧邻的建筑之间蔓延;另一方面则是防贼,能防止盗贼在相互连通的房顶上四处穿行。

图文作者:搞史人,欢迎阅读关注。本文为搞史人原创,请勿抄袭!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疑问,我会立即处理。

参考文献:

《图解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