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去陕西旅游,除了兵马俑还看什么?——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

2020-04-02 12:30:43旅游攻略
陕西、河南两省是中国封建王朝政权建都最多的两省,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而河南计有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共计大小29朝在河南地盘上建都。

陕西、河南两省是中国封建王朝政权建都最多的两省,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而河南计有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共计大小29朝在河南地盘上建都。但是我们看看这些地方现存有多少(不可移动)国保级单位,不免令人唏嘘——

去陕西旅游,除了兵马俑还看什么?——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

陕西省(不可移动)国保级单位234处

河南省(不可移动)国保级单位353处

而从未有过统一王朝建都的,仅有大同当过北魏国都的山西却有451处国保。更不可思议的事,三个省的国保单位的质量是天差地别的。

陕西省234处国保级单位中,听起来吓人,看起来“盲人文物“占了不小比例,比如说历代帝王的陵寝,除了一个大土包,没有其他任何可看之处,我给它起名“盲人文物”只能听不能看。除了“盲人文物”外,陕西省的明清古建也都能挤入国保名列。

河南的情况也差不多,开封大相国寺听起来厉害,但只是清代古建群;开封龙亭也是清代的。只有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年代较久,文物价值较高,但即使白马寺,其“古建群”中也夹杂了大量的伪古建(改革开放后的“旅游古建群”我把为旅游目的而建的伪古建称为“旅游古建群”)而真古建反而不多。反观山西,地面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国保单位,如果其建筑年份到不了元代,那就真不好意思出来给人打招呼。

山西现存登记在册的各类古建筑达18418处,若论单体建筑,可能达30多万处。中国仅存的4座唐建全部在山西,中国现存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160座,而山西一家就占了120座;元代及其之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全国约计440座,山西独占350座,占到全国总数的近80%。这是怎么回事?上天为何如此眷顾山西呢?


关心点历史就可知道,中国古建最大规模的破坏是在“大炼钢铁”和“大兴水利”两大政治运动中,到了文革很多地方其实已无文物可破坏。当然不可一概而论,山东的曲阜孔庙里的无数牌匾、门窗、木雕均毁于文革。那么在前两次政治运动中,山西没有紧跟,思想落后,行动迟缓是把古建保留下来的根本原因。而由于那个“艰难探索”时代,其工业极其落后,粮食就是一切,山西许多古建都改为学校、(公社)办公地、大队粮食仓库而再次侥幸躲过劫难。山西真是太幸运了。而陕西、河南的古建却大多在“大炼钢铁”和“大兴水利”中荡然无存了。


陕西的大佛寺石窟则是另类无法破坏的文物,一、它是石头,“大炼钢铁”和“大兴水利”都用不上它;二、体量实在是太大了,不动用工兵几乎没法破坏。洛阳龙门石窟、浚县大伾山巨佛都是这种情况,所以幸免。就连敦煌的莫高窟都是因为离城市太远,红卫兵约了两次去砸,由于50公里的路途,没车可坐,自行车数量不够,都不得不了了之,如果像现在家家有车,再有伟人发动“艰难探索”敦煌莫高窟必然不保呀!

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为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建, 原名庆寿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个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个佛龛,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实也差不多是现存唯一的了。

大佛寺大佛的雕刻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庆贺母亲六十大寿而修筑的;二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在“浅水原之战”中阵亡的将士,因为大佛面北,朝向浅水原方向,一般佛祖造像都坐北朝南,而大佛寺大佛则是坐南朝北。

浅水原之战——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此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

唐初的统一战争一直进行到唐太宗继位后的贞观二年(618年)才结束,这一年四月唐军剿灭盘踞在陕西北部的梁师都实现了统一,在这里设置了夏州,这里后来成了西夏的发祥地。同年十一月,在彬县开凿大佛,建造应福寺,纪念在浅水原之战中阵亡的将士。

两种说法究竟哪个是事实无法深究,但寓意都很美好,不妨两者兼顾之。


大佛寺主要洞窟有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僧房窟等。其中,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是保存有造像的主要洞窟。大佛洞是全寺的中心,也是大佛寺最大的洞窟,中间端坐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20米,体量巨大,气势恢宏。释迦牟尼佛两旁有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雕像,佛像后还有雕刻精致的飞天。

由于佛造像处于一个巨大的石窟之中,自贞观二年至今已经历1330年的漫长岁月,但因从未栉风沐雨,寒暑曝晒,因而佛造像基本没有任何损坏,释迦牟尼佛的脸上甚至还部分保存着贴金,当然不一定是唐代的。但是,佛的面部从鼻翼为界,上下明显呈不同的颜色,猜想又是开放之初,某些人出于保护目的而乱用化学漆涂抹的结果,不但丑化了佛像,同时也是对文物的极大破坏。两边的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面部都呈现贴金自然脱落后的苍白色,虽然不甚美观,但却是自然雅致的,比起佛陀面部的乱涂乱抹还是好了很多。

释迦牟尼佛右手掌前推,施无畏手印,意为“全然无惧的人”或是“令人安心,平静者”。因无所畏怖,所以称为施无畏。左手自然下垂,舒五指向下,为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表示佛菩萨能给予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在佛造像中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

这里普及一下佛造像中的“手印”知识——手印就是佛造像中的手的姿势、形状,它代表了佛陀的肢体语言,因为佛本身的身体姿态不能随意塑造,只能“正襟危坐”端庄威严(慈祥),他的肢体语言就只能靠手势来显示。

佛陀造像中手印甚多,但主要的有五种:

1.无畏(手掌与身体平行于胸前做前推状)告诫众生不必害怕,佛陀布施无畏给予众生的意思;

2.禅定(双手交合,拇指相对,手心向上,自然放于两腿间)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据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

3.说法(大拇指与食指交合如0K状)又称“转法轮印”表以法轮抛弃开烦恼,使身心清净之意。早期印度佛教造像并不直接塑造佛陀本人形象,而是大多描绘法轮与鹿的形像,代表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

4.施愿(左或右手下垂手掌向外)这是佛菩萨为应众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表示以普救众生的慈悲心施与众生的意思;

5.降魔(右手扶膝,手指触地)相传释迦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前来扰乱,以期阻止释迦的清修。后来释迦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经修炼成佛,使魔王惧伏。

大佛寺石窟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从艺术风格方面看,石窟造像明显呈现自北魏的孔武彪悍向唐的雍容华贵的过度阶段。须知,大唐初建,其艺术家、工匠还都是北魏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艺术气质、风格、技艺都会明显带有前朝风格。佛造像除了较多地显示出大唐的自信、宽厚外,更多地保留了北魏的雄健、自由特色,从释迦牟尼佛的面目甚至能看出关中大汉的朴实憨厚来。而文殊和大势至菩萨则明白无误地塑造成了大唐贵妇形象,这应当是四菩萨来中土后性别变化的最早实证。而洛阳龙门石窟则是释迦牟尼佛造像女性化的肇始。

洛阳龙门石窟释迦牟尼佛造像

此洞窟中,艺术水平、审美价值最高的要数佛陀右侧的观音造像。估计唐代的关中平原已经很普及观音崇拜了,所以在观音造像上面下足了功夫,是“用心”创造的艺术珍品。观音头戴云纹冠,广目修眉,丰颊圆润,鼻梁挺直,朱唇含丹。中国雕塑作品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重点在于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点在妄自尊大的西方雕塑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西方雕塑家们刻意和故意忽略的。西方雕塑的使命是实现比例的写实,细部的逼真,而雕像的内心世界则不在他们考虑之列,而中国的高水平雕塑其精髓却恰恰在于对其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刻画。这一点在大佛寺的观音像上再次得到体现。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审视,从美丽的观音面部都看出了什么?

年龄——25~35岁之间

婚否——已婚

性格——稳重、自信、内敛、含蓄、大度,但一定不是无主见且柔弱可欺形。她的眉目间充满了自信与坚定,有一种百折不挠的英气与豪气。但她又是温柔、善良与包容的化身,所以她才会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

她是娇羞的,上有严父高堂的谆谆教诲,下有无数仰慕崇拜者的灼热目光

她是矜持的,即使热烈奔放、内心沸腾,依然内敛于胸,笑不露齿,愁不上眉,怒不外显。

她是性感的,美丽少妇的所有魅力无不聚于一身,一颦一笑,眉目传情,丰颊修目,动人心魄。

我还看出,美丽观音还有一点因为太过漂亮而略有自满的小心思。真正是——梨花枝颤雨露沾,芙蓉花开非争艳。慈悲众生悯天下,玉容寂寞意阑珊。

佛陀左手的大势至菩萨与右手的关心相比,则是矜持威严有余,而温暖慈祥不足。从她的面部表情,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富贵荣华,高高在上,胸有成竹,坚毅镇定,更像一位大权在握的女干部,而不像解苦救难的佛菩萨。与观音放在一起,虽然不能说是一个模子刻的,但还是透漏出千丝万缕的“姊妹亲情”,结论——她是观音的姐姐——年龄明显长于观音,面目神似,使命如一,听命于共同领导(佛祖)。我又看出,美丽大势至菩萨还有一点因为得到领导的私下许诺(提拔已无问题)而略有自满的小心思。罪过罪过,此乃大不敬也,菩萨请原谅我等之诳语!


千佛洞和罗汉洞保留着与真人等高的佛龛,是初唐长安的造像艺术的典型代表,洞间还有很多精致生动的浮雕,但依我所见,这些石胎泥塑的佛造像应当不是唐代的原作,很可能是后代,满清的修复作品,其略显呆滞的面部表情能说明这一点。作为旁证,大佛寺石窟前的“明镜台”就是明白无误的清代作品。因为国庆游客较多的原因,“明镜台”以上的三层阁楼不让游客攀登,所以无法近观,所以无法准确知道其建筑年代,但就其风格推断,很可能是改革开放后的80或90年代的新作品。

“明镜台”上有一石刻匾额,上树“觉路”二字,即觉悟之路的意思,据说是诗仙李白的真迹,我无确凿证据证明它不是,但我敢说“觉路”二字是根据原作的照片由现代复刻的,绝非原作,因为这字给人的感觉就像临摹作品,完全没有灵动、挥洒、飘逸的感觉,不要说与诗仙李白相提并论,就是跟老夫的拙笔相比,也毫无优势。李苒就是这么一贯的低调、谦虚、谨慎‘深藏不漏’,高人啊!

但是就这两个字请教濮阳市的书法大家许玉然,以下是他的评价:字很好,大气、圆润、流畅,一气呵成。通体以圆笔为主,寓意与世无争,但在“路”的口的下边“止”部,出现了方笔。告诉人们,任何路都是曲折的。我不知道谁的手笔,但让人感觉决非一般书家所为。两个字却蕴含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透露出及其深刻的文化信息。这评价和老夫的看法大相径庭,我估计书法大家的评价是正确的,你说呢?

文图 李苒

请喜欢看我文章的朋友关注跋山涉水之李苒,以后还会不断有新的游记奉献给大家。

人间美景的极致,俯拾皆是的奇石,没有拥挤,不买门票

一藏一汉,一僧一俗,一次邂逅,踏月访禅,品茗论道,成了忘年交

太行秘境"那拉提",在烂漫山花中宿营帐篷,在淙淙溪流边仰望星空

中国科举制度的真正始创者?山西陵川崇安寺有关皇家的千古之谜

说不尽的正定古城——正定是个既能容得下肉体,又可安放灵魂之处

神秘小庙见证吴哥建筑的有序传承

吴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穿廊、塔楼、叠涩拱就是吴哥窟

探险巴丹吉林之九——额济纳旗黑水城

看似摇摇欲坠,其实固若金汤——屹立800年的娲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