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2019-08-19 15:09:05旅游攻略
众所周知,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是国家首批5A景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是全球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众所周知,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是国家首批5A景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是全球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是“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和“水景之王”,是全世界游客梦寐以求的向往之地。然而,你知道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为何九寨沟之水五彩缤纷?为何有“九寨六绝”?九寨沟曾经历了什么?九寨沟会消亡吗?有何科学奥秘?受何启示?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距今约4.1亿年—2.27亿年期间,九寨沟处于一片汪洋大海,形成了1000—2500米厚的富含钙质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九寨沟景区的形成提供了岩层物质基础

距今大约4.1亿年,即泥盆纪时期开始,九寨沟地区地壳下沉,接受源于南方的海侵,形成浅海环境,处于滨浅海—陆棚海洋环境,腕足类和珊瑚大量繁盛,原始菊石开始出现。沉积了一套厚达800—1000米的富含钙质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

海侵系指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上升或地壳下降,造成海水向大陆区侵进的现象。通常,海侵是海水逐渐向时代较老的陆地风化剥蚀面上推进的过程。

距今大约3.54-2.95亿年,相当于石炭纪时期,九寨沟演化进入陆表海环境,发育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沉积旋回,沉积了1000—1500米厚的富含生物化石的生物碎屑岩海相沉积地层。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此时的浅海底栖动物中仍以珊瑚、腕足类为主,菊石类仍然繁盛。早石炭世发育大量浮游和游泳生物,出现了新兴的筳类,三叶虫大部分绝灭。

距今大约2.95-2.5亿年,即二叠纪时期,处于碳酸盐浅海环境,发育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环境沉积,广泛发育筳类、珊瑚、腕足类和菊石生物,形成了300—500米左右、富含燧石结核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

距今约2.5亿年—2.27亿年,即早三叠世早起到中三叠世早期,该区处于陆表海局限台地-潮坪环境,发育泻湖-潮坪相沉积,形成了500—400米厚白云岩为主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该期的海洋大量发育筳类、珊瑚、腕足类、菊石、腹足类和双壳类。

综上,从距今约4.1亿年的泥盆纪早期开始,到距今约2.27亿年的中三叠世早期,九寨沟主要处于广阔的陆棚浅海环境,沉积了一套厚达1000—2500米、富含钙质的海相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从而为九寨沟景区后期改造、”雕琢“和成型,提供了岩层物质基础。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距今约2.27亿年—2.05亿年,九寨沟发生剧烈的印支-燕山运动,经历了长达约1.65亿年的“翻江倒海、翻天覆地”的褶皱造山阶段,奠定了九寨沟的空间形态和构造格局雏形

中三叠世早期末,即距今约2.27亿年左右开始,这里发生了巨大的造山运动,叫做印支运动,一直持续至早侏罗世早期,分为多个造山期次。从而造成九寨沟多期抬升,褶皱隆起,推覆造山。

印支运动系指在三叠纪到早侏罗世之前发生的地壳运动。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保山-中缅马苏地块均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使中国四分之三的陆地完成了拼合和统一。

由于印支运动带来剧烈构造挤压应力的影响,造成古特提斯海被关闭,导致玛沁—南坪裂谷系、甘孜—理塘裂谷系及岷江裂谷同时关闭,九寨沟上升为陆,导致九寨沟地区早期沉积形成的海相地层发生褶皱、断裂,进入褶皱造山和推覆构造,造成中三叠统及以前的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并造成侏罗纪-白垩纪地层的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

沉积间断:指在沉积过程中出现的中断、不连续现象,或侵蚀作用、溶解作用或无沉积所导致的沉积记录上的中断。表现为剥蚀面上下地层的岩性等突然变化,下部地层沉积之后,曾受长期侵蚀,然后沉积上都新地层,以致引起某些地层缺失。

距今约2.05亿年开始,即早中侏罗世,九寨沟发生了燕山运动,由于源自北西方向珠峰抬升产生的构造挤压应力,在前期褶皱造山与推覆造山基础上,进一步发生褶皱变形和挤压断裂,进而奠定了九寨沟后期改造框架和山形地貌格局。南坪褶皱推覆体和九寒沟褶皱推覆体,逐渐由北西向南东方向滑移、剪切、逆冲推覆,依次叠覆在雪宝顶推覆构造之上,形成轴面向北西方向倾斜的同斜褶皱,形成独特的地质景观。

燕山运动是三叠纪末到白垩纪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

中晚侏罗世时期,由于北北东-南南西向逆冲推覆构造的挤压作用,造成北北西向的褶皱、断裂构造组合,同时导致地壳深处酸性岩浆沿牙扎沟断裂两侧及雪山断裂带中的次级断裂入侵,冷凝后形成酸性岩脉,形成独特的地质景观。

早白垩纪时期,由于岷江推覆构造带由东向西逆冲推覆,九寨沟褶皱推覆构造由北北西向南南东方向的推覆和挤压,导致雪山断裂发生左行走滑,并使九寨沟褶皱推覆构造中的褶皱轴,向南南东弯曲呈北北西向展布,从而造成叠加褶皱相关的地貌景观。

晚白垩纪时期,距今约0.96亿年的时候,这里发生燕山次幕的影响,由于雪宝顶褶皱推覆构造由南向北推覆挤压,九寨沟在前期褶皱断裂改造“成果”基础上,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延伸的次级构造组合,由南向北依次叠加推覆,造成叠瓦状构造地貌景观。

正是由于印支和燕山运动的多期次叠加改造,九寨沟发育大量不同成因、不同期次、不同产状、不同特征、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褶皱-断裂构造体系,同时由于海相碳酸盐岩的特点,造成构造节理、裂隙、缝隙的发育,从而为后期进一步的断裂溶蚀、流水改造、冰川作用等,开辟了“道路”,进而控制了九寨沟后期的流水、冰川和岩溶改造格局。

应该提及的是,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这是地球诞生46亿年以来著名的六大全球性造山运动的两个,从早到晚分别是: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正是这六大运动造就了全球现今的构造框架和空间格局。其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高原、高山、峡谷都与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有关。

从距今0.65亿年开始,直到距今约2.6百万年之间,九寨沟发生强烈的断块造山推覆作用,过着“惊天动地”的炼狱般的“生活”,为九寨沟景区框架和景观成型奠定了基础

古近纪-新近纪期间,距今约0.65亿年的时候开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发生喜马拉雅山运动(简称喜山运动),青藏高原抬升隆起,使九寨沟成景地层再次抬升隆起,进一步发生褶皱断层。一般认为,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分为三幕:第一幕发生于始新世末—渐新世初,青藏地区成为陆地,从而转为古陆剥蚀区;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地壳大幅度隆起,伴以大规模断裂和岩浆活动;第三幕发生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青藏高原整体强烈上升,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喜马拉雅山运动,简称“喜山运动”,系指发生于距今7000~300万年的一次造山运动。在欧洲称新阿尔卑斯运动。以造山运动、断裂运动和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这次运动使整个古地中海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地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巨大山脉。

距今大约65—23百万年的古近纪时期,发生喜山运动第一幕,构造作用表现为东西向的走滑拉分作用,继承了早期形成的东西向断裂(主要是雪山断裂)产生右行剪切作用,并导致区内的北西向断裂产生右行走滑,同时发生碎裂变质作用,形成构造碎裂岩。此时九寨沟气候炎热,区内及邻近地区沿岷江断裂带及荷叶断裂带,断续分布有红色磨拉石断陷盆地,沉积了一套以红土坡组为代表的红色磨拉石建造。距今大约33百万年,即从始新世末期开始,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到达到海拔3000—3500米,一块覆盖着厚厚的碳酸盐岩层,有着平缓山体的高原山地诞生了,这便是九寨沟的雏形。

磨拉石主要指磨拉石建造,是沉积建造的一种类型。由于地槽急剧隆起,形成于近海或山前坳陷的巨厚粗碎屑为主的一套岩系,又称磨拉层。其特征是厚度巨大,无递变层理,具有交错层,由砾岩、砂岩、页岩和泥灰岩等构成。

新近纪时期,即在23—5.2百万年期间,发生喜山运动第二幕,地壳进一步抬升隆起,岷江推覆构造带由西向东推覆挤压,沿岷江断裂带形成断陷盆地,沉积形成马拉墩组湖沼相泥质岩含煤建造,表明气候条件由干旱炎热转变为温暖湿润的转变。九寨沟北东向及近东西向的断层复活,产生左行剪切作用,从而有利于后期的流水、冰川、重力作用等的改造。

距今约5.2—2.6百万年,即上新世时期,九寨沟发生喜山运动第三幕,此时全球气候转暖湿热,开始发育强烈的岩溶作用,在彭布、黑角、荷叶等地,形成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封闭、半封闭椭圆状溶蚀洼地。洼地主要分布于北西向与近南北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周边为晚古生代形成的峰丛和峰林。此外,强烈的岩溶作用使九寨沟形成广阔的准平原地貌。

关于怎么去看待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不能用传统观点、目光和视野,或基于我们体验的汶川地震、印尼海啸等得出结论去理解。近现代所发生的这些所谓的“地震”,只是相当于地球放了个屁或打个喷嚏而已,远远达不到真正的地球构造运动的表皮,地球构造运动用“沧海桑田、翻江倒海”等词汇来描述,都显得太苍白了。别忘了,正是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造就了全球大多数高原高山和峡谷深渊,造就了我国从最高山喜马拉雅山到所有山脉乃至九寨沟现今的神奇面貌!

距今约2.6百万年—约1万年之间,九寨沟处于第四纪冰川旋回的煎熬,过着天寒地冻的“冰期”漫漫长夜,“九死一生”,造就了美丽的九寨沟景区

■第四纪冰川第一旋回,“雕刻”出一座座峻峭的圣山雪峰

距今大约2.6百年前开始,即更新世早期开始,九寨沟演化进入了其地史时期的第四纪冰期。由于全球冰期来临,气温骤降,作为高原山地的九寨沟,发育了大规模的山岳冰川,冰川因重力的影响,对隆起的碳酸盐岩山峰产生强烈刨蚀,冰川沿着早期形成的褶皱破碎带、断层面、裂隙、缝洞等进行刻蚀,发生强烈的冰川侵蚀改造作用,“雕刻”出一座座陡峭的山峰。最典型的冰蚀成因的山峰,如海拔4400米的扎依扎嘎山,刃脊峥嵘、直刺天穹;海拔4114米的达戈山,身姿巍峨,雾气缭绕;海拔4106米的沃洛色嫫山,山势挺拔、坚挺雄健。此外,该冰期还造成了大量早期的冰碛、冰蚀地貌等景观。

第四纪冰川系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我国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

早更新世末期,即距今约1.7百万年的时候,全球气候变暖,冰川不断融化,在溶洞沟海拔3600—3800米的缓形山坡上,沉积了第一次冰期的冰碛物,形成残缺不全的侧碛垄地貌。这次间冰期,导致已有沟谷逐渐拓宽加深,残存的古河道成被雕琢成为冰蚀地貌景观。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第四纪冰期第二旋回,刻蚀出一系列U型沟谷地貌

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即距今大约70万—16万年前,该区进入第二次冰期旋回。此时,九寨沟再次急剧隆升,气候变冷,发生规模更大的复式山谷冰川。此次冰川规模更大、切割更加猛烈。古冰斗分布主要在海拔3800—4000米区间,海拔3500—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形成角峰、悬谷等,海拔3500米以下,形成一系列冰川U型谷,如则查洼沟、日则沟、黑角沟等,而在海拔约2700米以下的冰缘,则堆积了大量冰水黄土。

由于古冰川的重力侵蚀作用,在宽缓的青藏高原东南高原高山地,沿着断层断裂刻蚀出一道道高深宽阔的U型谷,从而基本上奠定了九寨沟的U型谷空间形态。现今九寨沟景区内的重要沟谷,主要形成于这个时期。典型的主要有:九寨沟景区内最长的一条沟—则查洼沟,全长约32公里,两岸岩壁陡立、险峻无比,坡度高达60—-90°之间,最窄处仅20—30米。

距今大约23万年时期,九寨沟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暖湿期,全球气候转暖,冰川退缩消融,在冰川“U”型谷中发育了多处完整的冰碛堤,如长海终碛堤、藏马龙里沟终碛堤和日则沟原始森林处终碛堤,从而造成长海、熊猫海等的雏形。此外,形成南高北低的阶梯状地貌,其中高寒岩溶发育,崩塌、滑坡等重力作用,形成诺日朗瀑布、树正瀑布等景观骨架。

与此同时,原来覆盖着冰川的山体,出现了多个冰斗湖,如扎依扎嘎山附近的黑湖,因为湖水较深,在海拔更低的沟谷中,则形成了多个冰碛湖,最著名的当属九寨沟内最大的湖泊——长海,高水位期容积达约5000万立方米。

■第四纪冰期第三旋回,创造出一座座美丽的高山湖泊

距今约16万年—1.2万年,相当于晚更新世中晚期,九寨沟发生第三次冰期,但此次冰川规模相继减弱,主要呈现爱你树枝状的山谷冰川,沿者早期形成的“U”型谷不断推进。古冰斗分布在海拔4000—4100米区间,发育各种冰蚀地貌,早期冰碛物受到进一步叠加,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3900米区间。

距今约3万年的时候,冰川规模进一步减弱,古冰斗分布在海拔4200—4300米,少数分布在4400 米区间。在海拔2900—4000米之间,保存了完整的冰蚀、冰碛地貌景观,此外冰斗湖、U型谷、刃脊景观发育。

距今约1.7万年的时候,气候进一步转暖,冰川作用被斜坡重力流水作用所代替。在宽缓的U型谷较陡处和支沟中,出现崩塌和泥石流,造成坠石堆和洪积扇,阻塞主河道积水成湖,从而形成五花海、箭竹海、熊猫海、天鹅海和下季节海等湖泊景观。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距今约1.0万年以来,九寨沟处于冰后期演化时期,进入人类时代,从此有了人类的“陪伴”,增添了九寨沟不一样的灵性

距今约1万年左右,九寨沟演化进入人类纪,即进入人类时代,从此有了人类的“陪伴”,从此九寨沟进入了以水、钙华、人类作为主要改造营力的全新发展时期,并伴随有间歇的地震及其相关的近代岩溶、重力崩塌、泥石流等,从而形成叠加于早期地形地貌之上的“近现代”自然景观。

全新世以来,气候总体变为暖湿条件,雪线逐渐明显较少,消退至海拔5000米以上,仅雪宝顶保有现代冰川。在3500米以下湖泊、河谷中沉积了大量钙华堆积景观。钙华沉积形成珍珠滩、盆景滩等景观,并优化了早期的湖泊、瀑布等景观,岩溶作用和其它地质地貌作用,造就和延续了九寨沟独特的多彩叠瀑旅游景观。

人类纪被定义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也即人类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地形和地球进化的地质力量。尤其是起始于1784年,以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发明了蒸汽机为标志。大气层内存在的高含量的温室气体可能会引起全球变暖。

从全新世开始,由于气候逐渐变暖背景下,钙华沉积逐步进入稳定期。据有关专家长期观测和计算结果,每年钙华沉淀速率为2—3.2毫米/年。现今所看到的九寨沟钙华景观,绝大部分都形成于全新世一时期,小小的钙华积少成多,“蚂蚁效应”现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开始显现极强的破坏力,它们累积堆积成大小不同、特征各异的堤坝,将完整的一条河、一个湖泊等,切割成“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的小“水池”,进而创造出大小各异的全新的风景,最为典型的是树正群海,钙华累积的堤坝在沟谷中形成了多达25个海子,曾经紧密相间、连绵约500米。

刘民生等水文地质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九寨沟距今约10000—2000年间,相当于8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其沉积了本区钙华总厚度的30—90%,平均沉积速度约3—3.4毫米/年,但推测应以在5000年前后的太平洋暖期沉积速度最大。第二沉积阶段是现代,即距现在2000年以来,沉积厚度约3—5米,相当于1.5—2.5毫米/年,沉积速度较早期的稍缓。

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早至殷商时期以来,九寨沟即为藏族聚居地。经考古调查,除草地、永和乡外,其它乡镇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可见九寨沟历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这里的历史人文景观具有明显的九寨沟原生态高山峡谷独有的风貌和地域风情。由于九寨沟景区内九个藏族寨子(树正寨、则查洼寨、黑角寨、荷叶寨、盘亚寨、亚拉寨、尖盘寨、热西寨、郭都寨)的藏民世代居住于此,故名为“九寨沟”。

九寨沟在地理上处于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在历史上就是民族融合的大走廊,在文化上处于藏区向汉区、牧区向农区过渡地带,因此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博大的包容性。

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九寨沟很少有外界的干扰,原生态的自然山水,原始的生态环境,原真的藏羌民族,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以及雪山、森林、湖泊、蓝天、白云、瀑布等,组合成美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篝火、烤羊、锅庄和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展现出藏羌人热情强悍的民族风情。

通过漫长的历史长河沉淀,九寨沟形成了以藏族苯教为宗教特色,有藏历年、麻孜会、黄龙寺庙会、燃灯节、祭山会(转山会)、羌历年等藏羌传统节日,以及体现美好吉祥、祈福美好的请山神、新年迎圣水、桑烟、锅庄、藏戏等为特色的九寨沟藏羌民族民俗文化景观。

应该提及的是,在1968—1979年期间,“无所不能的”人类,自以为是、得意忘形,带着现代化伐木工具,“闯进”九寨沟这片寂静、神秘的“童话世界”,实施所谓的“木头财政”,进行“滥砍滥伐”,以超过每年10万立方米的采伐速度,使九寨沟大片原始森林消失殆尽,并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加剧,沟内三分之一的海子干旱、干枯。后来,聪明的人类自我检讨,于1978年创建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1992年列入世界遗产,才有勉强保住了这篇“世外桃源”。

九寨沟为何美成水景之王?水从何来?何谓钙华?钙华与九寨沟美景有何相干?

九寨沟的美,美在地质背景、山川地理、山形地貌、动植物、原生态人文的完美统一,美在冰川、崩塌、滑坡、泥石流、流水、钙华、气候、水体的完美统一,美在高山海子、瀑布、彩林、雪峰、蓝冰和藏族风情的完美统一。

所以美成世界第一、美成全球唯一、美成世界“水景之王”,美成“童话世界”。应该感谢大自然的精心培育,感谢大自然“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没有大自然所有要素的鼎力相助,不会有今天的九寨沟。“九寨归来不看水”,这是对九寨沟景色最真实的诠释。泉、瀑、河、滩、115个海子,构成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瑶池玉盆。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为何九寨沟之水五彩缤纷?

高山海子乃九寨沟湖泊之精粹,海子呈淡白、墨绿、浅绿、深蓝、天蓝,湖底的石块色彩斑斓,仿佛一颗颗明珠。有的蔚蓝、有的浅绿、有的绛黄、有的幽灰、有的粉蓝、有的碧蓝、有的橙红、有的天蓝、有的橄榄绿色,湖里生长着水绵、轮藻、小蕨等水生植物群落,还生长着芦苇、节节草、水灯芯等草本植物。

海子的五光十色,最重要的是九寨沟丰富多样的褶皱断裂造成的地形地貌,并与水中富含的水绵、轮藻、水蕨等水生植物,Ca2+、Mg2+、HCO3-等离子,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钙华、黄绿色藻类,密切相关。而湖水的五彩缤纷,主要是由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所致。

湖水的色彩主要源于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在红橙黄绿青蓝紫单色光谱中,由红光至紫光,波长逐渐减小。九寨沟的湖水呈艳丽的蓝绿色,说明湖水中短波光的散射远大于长波光,这就是瑞利散射效应所致。这主要是因为九寨沟湖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浮游生物极少,湖水的透明度和洁净度极高所致,水中较多的Ca2+、Mg2+、HCO3-等离子也有增强短波光散射的作用。

瑞利散射效应,又称分子散射效应,属于散射的一种光学现象。当粒子大小远小于入射光波长时,粒子散射光强度在各个方向上各不相同,该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四次方成反比,这种现象称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规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Lord Rayleigh)于1900年发现的,因此得名。

若有风吹过,湖水碧波荡漾,五彩缤纷,恍如五彩瑶池落入人间。当地盛传,这是仙女的胭脂水染成。然而事实上,这与湖泊中的水绵、轮藻、水蕨等水生植物形成的水生群落密切相关,而这些水生群落所含叶绿素深浅不同,在富含碳酸钙质的湖水里,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应该说明的是,湖水中常见的Ca2+、Mg2+、HCO3-等离子,也有增强短波光散射的作用。同时,由于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钙华、黄绿色藻类对透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层次和变化。

九寨沟的空气非常洁净,大气中的短波辐射较强,会发生瑞利散射。同时,由于水体的选择性吸收及散射作用,加之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的影响,使得洁净水体中发射出短波辐射的光波,湖水呈现各种蓝色翠绿的颜色,甚至呈现出蓝色至紫色的现象。

■钙华是怎么回事?与九寨沟美景有何关系?

大量的降水,使九寨沟早期形成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沿着缝隙和断裂遭受岩溶侵蚀破坏,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网系统,随着地史进程不断产生新的水蚀裂隙和缝洞体系,这些缝洞又成为流水出入的通道网络,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侵蚀通道周围岩层,并不断萃取岩层中的钙离子Ca2+,使地层水中的钙离子Ca2+急剧增加,形成富含Ca2+的水体。

流出地表的水体,蜕变为美丽的河流、溪流、瀑布和湖泊,沿着溶蚀沟谷将一个个湖泊串联起来,水流不但为湖泊补充水源,还带来了水中的重要物质——Ca2+,水将碳酸盐岩中的钙质溶解在沿途中适宜的地方,不断沉积、沉淀、堆积,所形成的沉积物被称为钙华,钙华粘附于岩石、湖底,甚至附着于跌落水中的树木。

钙华的色彩更大程度上,丰富了九寨沟的景观,根据生长在表面的微生物群落的不同,钙华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包括淡黄色、黄褐色、灰白色、浅灰色、灰黄色等,这些颜色不一的钙华沉积湖底,再加上周围植物的缤纷色彩,古老的五花海等诸多海子,从此幻化为一个极为绚烂的世界。湖底的钙华、藻类、水草、枯木,对光的不同反射与吸收,加上蓝天、白云、绿草、彩林,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流、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一般具有多孔隙的海绵状结构,以及薄层壳状、块状构造。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和文石。质硬、致密、细晶质、块状、空心或实心球状,具纤维或同心圆状结构,厚板或薄层。钙华沉积物形态异离多变,常见钙华锥、丘、扇、钟乳石等。通常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因其对古气候、沉积环境、地形地貌具有敏感的反应和明显的生物效应,所以钙华成为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的重要载体。

■九寨沟的水从何而来?九寨沟之水有何不同?

九寨沟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但不同的湖泊水源补给形式不完全相同,主要有降雨、地表径流、冰雪融水及地下水等补给形式。湖水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向下游径流、地下入渗漏失。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主要通过地下岩溶裂隙、岩溶通道和由断层和向斜构成的汇水构造进行。断层、褶皱走向以及地势高低控制着湖水的补给和排泄,也控制着湖泊的发育方向。

九寨沟具有独特的水循环系统,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和北西向构造的展布是九寨沟水循环的基础,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三水”循环,构成了九寨沟水循环的主体,地下喀斯特通道在湖水的补给与排泄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九寨沟景区的核心景观,高山海子和多彩叠瀑从何而来?科学奥秘?

九寨沟之所以美丽,成为全球垄断、世界唯一,是因为有了水——是水,增添了九寨沟的灵魂和魅力。是水,给九寨沟提供了唯一机会,因为有了水,才有了今天的九寨沟。然而,其中水的美丽和魅力,主要是通过海子和瀑布的交融旋律体现出来。

■九寨沟高山海子到底从何而来?

九寨沟景区的众多海子,是在印支-燕山运动的影响,所形成的众多褶皱、断裂,围限形成的构造地形空间(初始湖盆)基础上,加上后期多期重力和冰川改造形成的各种成因、不同时期形成的海子叠加改造而形成的。九寨沟高山海子主要是地震成因为主的堰塞湖,其次是冰蚀湖。

海子:人们对湖泊的地方称呼,如内蒙、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区。“海子”是九寨沟藏族居民对九寨沟“湖泊”的爱称,是九寨沟里的高原湖泊,因为那里人久居内陆,非常向往大海,所以把身边随处可见的湖叫做海子,即“海的儿子”。九寨沟有大小海子114个,湖面面积达3.5平方千米以上,多属堰塞湖,也有些属冰川剥蚀湖。长海是九寨沟最大、海拔最高的海子,沿山弯曲延伸,深藏于重峦叠嶂的山谷之中,湖水湛蓝,沿岸白雪皑皑的雪峰和U形谷倒映湖中,更显渺然媚雅。

堰塞湖是由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过程:先有水系→水系被堵塞物堵住→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最常见的类型是地震+山体滑坡成因类型。

冰蚀湖是冰川湖的一种。由冰川掘蚀作用产生凹地积水而成。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沿谷地向下移动时,往往夹带巨大的破碎的岩石前进,它可以磨蚀地表成为凹地,积水后形成湖泊,称为冰蚀湖。如中国藏北高原的一些湖泊,是山谷冰川侵蚀形成的冰蚀湖。

以长海、五色池、上季节海等为代表的冰蚀作用+重力作用形成的海子。该类湖泊多形成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时期,即主要形成于距今3.2百万年—0.15百万年时期。由于第四纪古冰川侵蚀过程中,形成相关的侧碛、终碛等冰川沉积物,进而在此基础上,后期受到崩塌、滑坡等重力作用的叠加改造,堆积物堰塞而形成。

以天鹅海、箭竹海、熊猫海等为代表的重力作用+生物沉积作用形成的海子。由生物钙华作用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堆积物,共同堆积堰塞作用而形成。可见,该类海子的形成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形成于距今约1.1亿年以后的全新世气候变暖时期。

以树正群海等为代表的生物钙华和堰塞堆积形成的海子。主要由生物钙华作用、堆积堰塞而形成,该类海子的发育、形成及演化与生物化学、生物堆积、生物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形成于距今约1.1亿年以后的全新世气候变暖时期,这段时期有利于生物的大量繁盛。

生物钙化作用:通过生物调控作用、结构作用、生物钙化作用,生物可利用海水里的CO32-和Ca2+合成CaCO3壳体和骨骼,并从生理和生态等多尺度响应海水化学变化,进而影响碳酸盐饱和深度和补偿深度,形成碳酸盐生物补偿作用。

以下季节海等为代表的由滑坡、崩塌、泥石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海子。主要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物的堰塞而形成。这种海子形成于印支-燕山运动造成九寨沟岩层抬升褶皱断裂改造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即形成于65百万年以后。

还有就是由综合营力作用形成的海子。由地震作用、冰蚀作用、重力作用、钙华作用等三种及以上营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堰塞湖,实际上九寨沟115个大大小小的海子,其成因及演化过程各有差异,形成时间也有不同。实际上,只由某种单一的成因形成的堰塞湖并不多。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九寨沟景区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湖泊景观。

■多彩叠瀑是怎么形成的?

由于青藏高原强烈抬升过程中,其东南边缘形成了不同级别的阶梯状断块,这些断块主要以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的新构造断裂为界,造成了从北向南,沿沟而上,地势逐渐升高,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这种地形地势为九寨沟瀑布群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九寨沟主要瀑布如树正、诺日朗、珍珠滩、熊猫海等,正是发育在这些断层造成的地形阶坎上。由于在阶坎处形成跌水,水流内部压力减小,有利于水中二氧化碳的逸出,促进了钙华的沉淀,使得钙华在阶坎跌水处不断的堆积生长,形成壮观的钙华。

正因为钙华的上述特点,九寨沟的不少瀑布景观与钙华密切相关,如箭竹海瀑布,不断累积的钙华逐渐将河道抬升,从而形成瀑布台基,水流倾泄而下、美仑美奂,落差更大的珍珠滩瀑布也是如此,就连诺日朗瀑布,也是因为钙华才得以变得更加壮观。

九寨沟主要的瀑布有,具有声、色、形之美。有关九寨沟瀑布的成因,旅游地学专家邓贵平博士将其归结为三种成因类型:

一是断层和生物岩溶作用成因类型。九寨沟河床因受新构造断裂的影响,在纵向上呈阶梯状,这一道道地形阶坎形成了瀑布的地貌基础。因钙华沉积的“气泡效应”和“薄水效应”,在地形阶坎处易于钙华沉积,助推瀑布跌水陡坎的形成,如诺日朗瀑布。

二是差异侵蚀和生物岩溶作用成因类型。由于一些岩层有软硬之差,抗蚀性强的岩层往往突起于河床中,因此硬岩层突起处首先形成小跌水,喜水的藻类在这些地方首先着生,于是在这些流速相对较高、水流相对较浅的地方首先沉积钙华。由于第四系堆积物堰塞河谷形成凸堤,流水在其表面漫流时流速突然加快,有利于CO2逸出,加速钙华沉积。随着时间推移,钙华层层堆高。由于其前缘上部钙华生长速度大于下部,上部形成钙华的莲花状块体逐渐向前增长,当顶部钙华块体下延至坡脚时,就形成了直立的瀑布面,如珍珠滩瀑布。

三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和生物岩溶作用成因类型。瀑布是在崩塌、滑坡、泥石流松散堆积物的基础上叠加生物钙华作用形成,如树正瀑布。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九寨沟都发生了什么? 为何四川地震较多?

■为何四川地震频发?

四川有文字记载的7级以上地震达16次之多(表1)。其中,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3年的芦山地震,再到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四川境内竟发生了3次7级以上地震。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而且这些地震均发生在川西地区的东侧界线上,即我国的二级阶梯和一级阶梯的交界线上。结合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表明,这与巴颜喀拉地块不断向东逆冲、向东南推移有关。而四川西部大多数地区正好位于巴颜喀拉地块上。近段时期以来,巴颜喀拉地块活动仍在持续中(图1)。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图1 我国一级阶梯-二级阶梯界线与川西-川东地区界线重合

从四川省地形地貌图上可以看出,以龙门山一大凉山一线为界,将四川省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四川西部地区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山贡嘎山7300余米,属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构成巴颜喀拉地块的东端区域。而东部地区平均海拔400米左右,最低海拔处仅为184米(广安邻水御临河),四川盆地构成其主体。可见,同处四川一个省,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差竟达2500米之多,而且西部地区所处的巴颜喀拉地块平均海拔达5000—6000米,并呈现推覆在东部地区所处扬子板块西缘之上(图2)。

巴颜喀拉地块是青海省境内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源地。海拔五六千米。这里盛产被人们称之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和举世闻名的藏系绵羊,故有“牦牛的故乡”之称。巴颜喀拉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即祖山的意思。巴颜喀拉山脉属褶皱山,呈西北—东南走向,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衔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全长780千米,主峰年宝玉则海拔5369米。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图2 四川有记载以来发生的7.0级及以上的地震分布

■九寨沟地震怎么回事?与汶川地震有关系吗?

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7.0级地震,距离汶川和芦山的距离,分别约为150公里和550公里,到底与汶川地震、庐山地震有否关系?

通过研究正是,九寨沟地震与汶川地震均表现为破坏性特点。这两次地震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上,但属于不同的两个断层之上。其中,汶川地震与龙门山断层活动有关,属于自西向东的巨大力量的逆冲型地震,主要位于龙门山断层偏西侧。而九寨沟地震的性质属于走滑型地震,断层面基本上是直立的,主要是由于巴颜喀拉地块持续向东南推移的过程密切相关。总的来说,两次地震都的地球动力源于巴颜喀拉地块的活动,但属于两个不同性质的地震。

应该说明的是,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近现代地震,所形成的地震遗迹地形地貌,若一直没有人为的干扰、改造和“破坏”,过了数十万年、数百万年后,会形成像九寨沟景区那样的美景。但是,这三个地震遗迹地区,已经被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地震遗迹地形地貌已被“摧毁殆尽”。如此美丽的九寨沟景区就是在距今约350万年以来的地史期间,由于地震基础上各种外力作用综合叠加并保护形成的。

九寨沟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震中距离九寨沟县城35公里,距阿坝州210公里,距成都市290公里,距甘肃陇南市100公里。

九寨沟会消亡吗?有什么启示?

综上,九寨沟的绝世美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从距今4.1亿年前的泥盆纪开始,经历了长达1.8亿年的古生代“颠沛流离”的“海洋生活”、侏罗-白垩纪长达1.65亿年印支燕山运动褶皱造山的“翻江倒海”、古近纪—新近纪约65百万年断块推覆挤压的“惊天动地”、更新世约250万年冰川改造的“九死一生”等地质过程的改造,经历了一系列人类无法想象的锻造、洗礼、炼狱和考验的“生与死”考验,近现代发生的几次地震,在这些“考验”面前简直是忽略不计的,这就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九寨沟之所以美成“童话世界”,美成“水景之王”,美成“人间仙境”⋯⋯就是经过了大自然无数次“生与死”的苛刻考验和海选,是大自然毁灭与创造的交替,是大自然死亡与再生的轮回。九寨沟无所谓消灭还是重生!目前九寨沟震后恢复重建就是九寨沟漫长地史演化过程中特殊而有意义的一瞬。

地质历史的时间单位都是以百万年计的,而人的时间单位是以年、五年、十年计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人类时代也就近1万年的是事情。目前九寨沟正处于其地史演化的青壮年期,在人类尺度的时间框架内,要发生像上述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全球构造运动那样的“翻江倒海”和“惊天动地”,那是不可能的了。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主要问题,一是钙华作用及其相关的湖水可能变浅消亡等问题。若按每年钙华沉淀速率为2—3.2毫米/年计算,10年将造成海子底部钙华沉淀20—32毫米,50年沉淀100—160毫米,100年沉淀200—320毫米,相应地造成海子水体相应的变浅,甚至退出海子,变为坪地甚至消亡。同时,造成多彩叠瀑的变浅和变形。

二是超载的游客量和温室效应,可能带来的钙华加速以及引起的水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所以,应严格按照科学规划限定游客数量开放景区,尊重自然演化规律和景区产品生命周期律,科学发展可持续旅游,不要为了近期经济利益而损害了中长期的综合效益。

在这个星球上,只有这么一个九寨沟,九寨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大自然的恩赐与馈赠。旅游的目的不只是去亲眼目睹九寨沟这一世界唯一的美景奇观,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这一奇观美景的来之不易,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要从成因观点、时空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动地、有责任地去做点什么,让九寨沟这一世界奇观美景生命之花,永远盛开!

新发现之祣视点,原创不易,水平所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望多交流,敬请点赞!

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新发现之祣:九寨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美丽?曾经发生了什么?会消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