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探寻杭州老建筑:乌镇

2020-03-11 16:07:24旅游攻略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截止2018年,共7批。271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截止2018年,共7批。271个。

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第一批10个: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浙江省桐乡市乌镇、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

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 ,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六千年历史,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

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乌镇属太湖流域水系,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横贯乌镇东西二栅的东、西市河。

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横贯西栅的西市河

东栅景区,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占地面积约1.98平方公里,有十多个景点。

探寻杭州老建筑:乌镇

西栅景区,位于西大街,毗邻京杭大运河,占地4.92平方公里,河道9000多米,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中国古镇之最。有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北部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西栅景点常规浏览路线:乌镇大剧院→草木本色染坊→喜庆堂→叙昌酱园→亦昌冶坊→水上集市→茅盾纪念堂→定升桥→昭明书院→雨读桥→桥里桥→灵水居→乌镇邮局→乌将军庙→益大丝号→白莲塔寺

乌镇大剧院

乌镇大剧院位于乌镇西栅景区入口元宝湖畔,2013年5月完工,占地面积54000多平米,中国台湾建筑设计师姚仁喜设计,大剧院由两个大小不一的椭圆叠加而成,以“并蒂莲”为建造理念,寓意吉祥和喜庆。剧院外部以厚重京砖及江南冰裂窗棂装饰,古朴沧桑的外观与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小镇和谐共存,相映成辉。

草木本色染坊

乌镇草木本色染坊是一座大型手工染坊。因为染料皆来源于草木本植物而得名。占地2500平方米,由青砖铺就而成的,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

探寻杭州老建筑:乌镇

除了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作蓝印花布工艺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从当地的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等草木原料提取色彩,颜色艳丽。

蓝印花布源于汉晋,发展于宋元,到了明清两代则达鼎盛时期。明朝的时候皇家设有织染局,基本上垄断了织染业,直至清朝,民间染坊才开始涌现。民国以后,当地工匠发现不同的草木中所含的色素不一样,遂成五彩缤纷之天然布料,但是蓝印花布仍为人们的最爱。

喜庆堂

乌镇特色展馆, 囍庆堂虽为展馆,实为旧时大户人家改造,深度还原乌镇旧时嫁娶时庭院、厅堂、婚房等的布置以及婚嫁习俗。囍庆堂位于乌镇西栅老街,免费进入,囍庆堂由上下两层,4开4进共8个古色古香的厅堂组成,还有前堂、后堂、洞房,展示江南民间婚俗、喜庆礼仪,如:凤冠霞帔、绫罗绸缎、八抬大轿,相遇相知相守,举案齐眉等。

乌镇的婚姻嫁娶除了用八抬大轿,还需要花船,这也算是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

探寻杭州老建筑:乌镇

叙昌酱园

西栅景区入口不远处,枕水酒店南门附近。叙昌酱园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是乌镇有史以来最早的酱园。

一走进酱园的院子,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酱菜香味,满院子青灰色的酱缸上扣着竹编的大斗笠,古老的传统酿制方法、有自己的作坊、一排排露天的酱缸,酱缸的身上印有“叙昌酱园”、“咸丰九年”的字样,更让人能感受到这里的百年历史。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位于西市河南岸。明代嘉靖年间,铁匠沈济来乌镇开坊经营,生意兴旺,这也是乌镇冶业的开始。亦昌冶坊的建筑结构十分独特,所有立柱全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当地人称”石脚屋”,这是为了防止冶炼时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险。

天井中安放有一口大锅,号称“天下第一锅”,这口锅是同治五年(1866年)沈氏的后人所铸,当时沈家人为展示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同时也为了展现他的经济实力,遂精心冶炼出这口“天下第一锅”。 沈家精湛的冶炼技术一直保留至今。

水上集市

水上集市是以前乌镇居民摇船赶早市集中买卖的场所,现仍不定期有集市。每天清晨,小船载着新鲜的蔬菜和家养禽畜,来到四通八达的河道枢纽出售。临河的居民只要吆喝一声,船就会摇到水阁边,不出门也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很受居民喜欢,至今仍兴盛不衰。

茅盾纪念堂

茅盾纪念堂位于乌镇西栅,乌镇观前街17号。是茅盾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故居房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临街四开间两进木构架楼房,分东西两个单元。1885年前后,茅盾的曾祖父购作住宅。20世纪30代初,茅盾用稿费并亲手设计草图,翻建成带有日本民房风格的书斋。

探寻杭州老建筑:乌镇

定升桥

在乌镇西栅市河河面最宽处,有一座横跨市河,连通昭明书院和灵水居的一座三孔石拱桥,该桥全长24.1米,整座桥净跨12米,桥面宽2.4米,是西栅景区最高的桥。

探寻杭州老建筑:乌镇

昭明书院

昭明书院得名于曾在乌镇筑馆读书的南梁太子萧统。萧统主持编纂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世称《昭明文选》,《文选》和后来的《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等是古代读书人案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

梁天监二年(503年),萧统曾随老师沈约来乌镇读书,并建有书馆一座。后来,书馆塌毁,遗迹残存。昭明书院坐北朝南,半回廊二层硬山式古建筑群,是中国古镇最具规模的图书馆。正门入口有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题“六朝遗胜”,龙凤板上为刑科给事中,里人沈士茂题写的“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字样。

雨读桥

雨读桥位于昭明书院西入口,呈东西走向,桥东堍是昭明书院西入口。雨读桥是一个“廊桥”,长不过十米,宽不足三步,南面邻碧水,北侧砌粉墙,顶上有廊棚,墙上有木窗。在雨读桥北侧的青石板小桥是晴耕桥。沿街不断读书声。

桥里桥

乌镇西栅有一座通济桥和一座仁济桥,一呈南北方向,一呈东西方向,两桥成直角相邻,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同井中观月,因而博得“桥里桥”的美称。

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站在桥头四望,水阁风光一揽无遗,京杭运河蜿蜒北去,文昌阁风姿卓越,白莲塔巍峨高耸,堪称桥景一绝。

灵水居

水乡古镇难得一见大规模园林。崇祯初年进士唐泷在这里修建了此私家花园,取名为“灵水仙居”,后因战乱损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园林是按原样修复的,整个灵水居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而幽深。

茅盾、王会悟、孔令境、沈泽他们的纪念馆也坐落在灵水居内,四大名人纪念馆齐集灵水居,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充满了先辈为国为民奋斗的豪气,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旅游”圣地。

乌镇邮局

这个古老的邮局从清光绪年间开办,至今仍在营业,并且依旧按照旧时的通邮方式,进行通信往来。邮局上班的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和西栅景区内的店铺一样!

乌将军庙

乌将军庙,原来有一座古庙,叫做“乌将军庙”。庙内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这棵树又高又大,远在在十里外就可以望见树顶。据说这棵银杏树是唐代乌赞将军的坟上长出,老百姓树旁边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并在庙中悬挂一块匾额,上书“大树属将军”五个大字。 这棵象征着尽忠报国的古银杏树,一直从唐代活到现在,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益大丝号

千百年来,乌镇人靠种桑、养蚕和种水稻维持生计,早在2000多年前,蚕桑业就是是乌镇乡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谋生手段。在明代中期,乌镇就已经有了缫丝业,到了清代中晚期,镇上丝绸业愈加鼎盛,其中不乏有丁同和、胡同盛、姚德泰等著名丝号。

益大丝号始创于光绪初年(1875年),创始人为沈学昌,几十年风风雨雨,丝号屡仆屡起,以优良服务立市,薄利多销取胜。逐渐发展成包括种桑民、养蚕、缫丝、制丝、造锦为一体的大作坊,闻名于苏、沪、杭。

益大丝号作坊区全面展示了从种桑、养蚕、收茧到缫丝、织锦的各道工序,你可以在这儿看到河畔生长了几十年的老桑树;蚕宝宝逐渐长成、吐丝结茧;可以亲手在古老的缫丝机上操作缫丝,也可以观看国宝级的乌锦织造工艺,欣赏精美绝伦的乌锦珍品展示,乌镇甚至整个杭嘉湖平原悠久的蚕桑文化淋漓尽致的一一为您展现。

白莲塔寺

白莲塔原称金莲塔院,后称白莲塔寺,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当地老百姓都喜欢称呼它为西宝塔,它与东栅的寿圣塔遥相呼应,故在乌镇有东西宝塔之说。咸丰年间,寺院毁于战火。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

2005年,白莲塔复建。高51.75米,7级,为乌镇最高建筑,塔下有八角形的升莲广场,广场中有放生池,东侧河岸边有一条石舫。从运河坐船来乌镇,远远的望见白莲塔雄伟的身姿,就知道乌镇到了。

乌镇的古民居

亲水建筑:富裕的乌镇人临水构屋,房屋多为一二层,精巧宜人,或是青瓦为顶、木板为壁,

或是粉墙黛瓦,简洁雅致。

(亲水建筑,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水阁:为增加利用空间,乌镇人将房舍的一部分架设于河上,下面用圆木桩或石柱打入河床中

人称“水阁”。

(水阁,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成排水阁:水阁三面临水,有的下方还可以停放小船,一眼望去,清涟的河水上水阁错落有致。一幅真正的“人家尽枕河”画卷。

(成排水阁,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从空中俯瞰,乌镇人家马头墙依次错落

(马头墙,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中间形成狭窄的巷弄

(巷弄,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巷弄通向主要街道,连接着被流水分割的小镇,部分街道以黑瓦盖顶,形成廊棚,

即带屋顶的街道

(廊棚,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街道两侧商铺毗邻,人流来往、热闹非凡,形成街市。街市商家往往在一层开店纳客,二层用于坐卧起居,形成下店上宅的特殊格局。

(下店上宅,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乌镇的古桥

街道遇水则搭桥而过,最多时乌镇的桥梁多达120座,可谓百步一桥,风格各异。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现存30多座古桥大多始建或者重建于明清时期,有些桥还题有桥联。

单孔拱桥

(单孔拱桥,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三孔拱桥

(三孔拱桥,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平桥

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最引人瞩目的是并列而设、上覆挑廊的两座相同石桥,名为逢源双桥,喻意左右逢源

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三大元素相互组合,创造出诗画美景,摇橹船儿轻舟逐浪,穿桥过岸、水声不绝。水街相依、桥屋相连,家家面水、户户枕河。

今天我们就通过乌镇全景图片感受一下鱼米之乡的风貌,乌镇全景图片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江南画卷。

乌镇虽然历经上千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古色古香,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的湖水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