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为何康熙、乾隆半年住在故宫,半年住在避暑山庄?

2020-03-01 16:12:51旅游攻略
作者/林硕(国家博物馆),摄影/倩君,谢绝转载每逢天降大雪,小伙伴们就扎堆儿往故宫跑,说是能穿越回紫禁城。其实呢,沿着北京向东北方行驶,越过燕山山脉即可抵达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是清朝时候的“热河行宫”。因为行宫地处塞外,每遇落雪所积甚厚,拍出照片的效果绝不逊于故宫。

作者/林硕(国家博物馆),摄影/倩君,谢绝转载

每逢天降大雪,小伙伴们就扎堆儿往故宫跑,说是能穿越回紫禁城。

其实呢,沿着北京向东北方行驶,越过燕山山脉即可抵达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是清朝时候的“热河行宫”。

因为行宫地处塞外,每遇落雪所积甚厚,拍出照片的效果绝不逊于故宫。

今天我们跟随摄影家倩君的镜头,来一睹雪色山庄的风采。

为何康熙、乾隆半年住在故宫,半年住在避暑山庄?

摄影 倩君

摄影 倩君

谈及避暑山庄,实际上早在多尔衮执政时期,就有兴建离宫之念。当然,他可不是为了赏雪景,恰恰相反,是为了躲避华北地区的溽暑。

《孝庄秘史》中的多尔衮形象

原来,入关伊始,这位久居东北的皇父摄政王就提出“(北京)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至于夏月,褥暑难堪”,决定仿效之前入主中原的辽、金、元三朝,在塞被营建行宫“以便往来避暑”。

为何康熙、乾隆半年住在故宫,半年住在避暑山庄?

摄影 倩君

于是,东部地势平坦,西部则层峦叠嶂的热河被列入首选之地。

但数月之后,多尔衮突然暴毙,兴建之事暂时告一段落。

摄影 倩君

为何康熙、乾隆半年住在故宫,半年住在避暑山庄?

摄影 倩君

直到康熙(四十一年),北巡塞外的清圣祖玄烨驻跸热河上营,发觉此地确如多尔衮当年所言,“西北山川多雄奇,东南多幽曲”,是绝佳的地理位置,决定于次年正式营建行宫,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具规模。

清圣祖玄烨

热河位于长城以北,气候与东北相似,加之水草丰沛,植被茂盛,对于热爱骑射的满族君主而言再适合不过。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起,玄烨每年都在皇子、皇孙、扈从大臣、八旗劲旅的簇拥下北巡塞外,行围骑射,以示“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保有旗人的尚武之风。

木兰秋狝

按照《钦定热河志》可知:木兰围场区域“东北为翁牛特界,东及东南为喀喇沁界,北为克西克腾界,西北为察哈尔正蓝旗界,西及西南为察哈尔正蓝、镶白二旗界,南为热河厅界”,“周一千三百里,南北二百余里,东西三百余里”。

木兰秋狝

然而,伴随着秋狝规模的日渐扩大,建立大型避暑建筑群,以确保数万人往返两地的饮食起居、物资储备和社会服务成为当务之急。

为何康熙、乾隆半年住在故宫,半年住在避暑山庄?

摄影 倩君

在康熙、雍正、乾隆等三代君主耗时八十九年的不断经营之下,热河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由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等一系列建筑的兴修,被辟为北京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甚至被誉为:塞外京师,与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扬州个园并称为“四大名园”。

摄影 倩君

“澹泊敬诚殿”位于避暑山庄宫殿区域的核心位置,其重要性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澹泊敬诚殿

这里是皇帝举行庆典、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著名的历史事件“三策凌归清”就发生在这里。

澹泊敬诚匾额

当时,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的三位首领——策凌、策凌乌巴什、策凌孟克脱离准格尔部的控制,携手归顺清政府,并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觐见。

乾隆皇帝在澹泊敬诚殿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欢迎三位,更加在万树园赐宴八场,以示隆重。

澹泊敬诚殿

值得一提的是:澹泊敬诚殿和北京太庙享殿、十三陵长陵祾恩殿一样,所采用的木料为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因纹理犹如金丝而得名,具有“水不浸、蚊不穴,不腐不蛀”,不收缩不变型等特点,故成为皇室专用木料。大贪官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其中的一条罪状就是在府邸的“锡晋斋” 之中使用金丝楠木,其珍贵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恭王府锡晋斋

沿着“澹泊敬诚殿”一路向北,在如意湖的西北岸有一座三面环水的黑瓦建筑,这便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津阁,里面庋藏着中国古代丛书集大成者——《钦定四库全书》。

避暑山庄文津阁

作为北京之外另一处规模巨大的清代宫室建筑群,避暑山庄也吸引了很多影视剧摄制组前来拍摄。

《戏说乾隆》中的沈芳

在90年代初热播的电视剧《戏说乾隆》的第二个单元《西滇风云》,开篇便有赵雅芝饰演的沈芳在热河避暑山庄行刺乾隆的桥段。

《戏说乾隆》拍摄间隙

当然、整个热河行宫建筑群除避暑山庄之外,还有外八庙。

清代理藩院所管理的直属庙宇有四十座,其中有八座在长城以外的承德,故有“外八庙”之称,具体涵盖: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宁寺、溥仁寺、安远庙等等。

外八庙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享有“小布达拉宫”美誉的“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山门

普陀宗乘之庙匾额

作为外八庙的标志性建筑,“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六十寿辰和他的母亲崇庆太后八十寿辰而建。

山门是汉地城楼式建筑与典型的藏式白台的有机结合。匾额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体字”。

五塔门

碑亭之后是著名的“五塔门”,顶部建有红、绿、黄、白、黑五塔,三层红色盲窗。门开有三个圆拱,中拱门上嵌“广圆妙觉”匾。“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名为“万法归一殿”。

“万法归一殿”。重檐攒尖顶建筑,顶部由鎏金鱼鳞铜瓦覆盖,当时修建金顶之时使用了大量黄金。

万法归一殿

据当地人说:日军占领热河之后,曾经派人登上金顶盗刮上面的金粉,但盗刮者皆坠楼而亡。时至今日,那些被刮去鎏金的铜瓦依然被保留在“万法归一殿”的金顶之上,默默地见证着那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