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2019-08-18 17:51:12旅游攻略
在济南市章丘区曹范街道南部山区,高耸的寨山脚下,有一条狭长的山谷自寨山南部山脚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历城区搭界。

在济南市章丘区曹范街道南部山区,高耸的寨山脚下,有一条狭长的山谷自寨山南部山脚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历城区搭界。北邓、南邓、东核桃峪、西核桃峪、宋家庙、东陡道、西陡道等七个小村像北斗七星一样,散布在这条山谷之中,被称为“一峪七村”。其中宋家庙、东陡道、西陡道三个村位于山谷的尽头,构成了北斗七星的斗柄。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宋家庙、东陡道、西陡道虽是三个行政村,却被当地人合称为四陡道。原来,宋家庙曾经叫做东陡道,而现在的东陡道当时分为上陡道、下陡道两个村,加上西陡道,故而被称为四陡道。“陡”在这里的村名当中念“zou”,在当地有“宋家庙子不住——陡(走)道”的歇后语。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宋家庙村因庙得名。据《章丘市地名志》记载,“明代,宋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并修了一座庙,名宋家庙。”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原来的小庙早已不存,在原址上有近几年重新修建的小庙一座。小庙周围五棵高大的侧柏,见证着宋家庙村和宋家小庙的历史变迁。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这五株侧柏植于村庙遗址的石栏内。树身高大,枝干粗壮,且稍向南倾斜,树皮皲裂,盘枝错节。古柏树冠或伞形或狭长或三角形,形态各异。虽历经400余年,仍森茂葱郁、枝叶婆娑,成为山村历史的见证。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庙旁有一通石碑保存完好。该碑立于清嘉庆二年(1797),为当时重修七圣堂庙的碑记。据村里的老人讲,当时的七圣堂庙门朝南,有七行台阶,三十二块栏干石。庙前的道路南通赵庄、清泉,西通历城,往来的路人客商和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捐资修庙。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庙前的石碑是四陡道合立,碑身的石头出自河崖南侧的山崖。石碑做工精细,刻字的一面打磨的光洁平整,像镜面一样能清楚的照出人来,因而该碑被附近的村民称为“透明碑”。可惜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雨侵蚀,碑面早已风化的坑洼不平,失去了当年光洁照人的风采。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东陡道位于宋家庙西,因民房的建设扩展,宋家庙、东陡道、西陡道之间几乎看不出分界线,外乡人走到这里,往往把这三个村当成是一个自然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据东陡道《李氏祖茔碑》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李、刘、石三姓先后从枣强迁来立村。”李姓立村山脚下,名下陡道;刘、石二姓立村最上端,山高道陡,名上陡道。现上、下陡道已联成一片,成为一个行政村,又位于西陡道之东,统名东陡道。原上陡道、下陡道两自然村名同时注销。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东陡道村中南北街上,有一棵老槐树,树身粗壮高大,枝繁叶茂,树干上有巨大的空洞。这株老槐树究竟植于何时、树龄多长,村里人也很难说得清,只知道祖祖辈辈都是看着这棵老槐树长大的。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三个村中,西陡道立村最晚。据西陡道《宋氏家谱》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宋姓由下陡道西移至半山腰,故名西陡道。”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西陡道位于山谷的最里面,与东陡道之间民房相连,一棵老柿子树是东西陡道的分界线。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这棵柿子树不粗壮,也不高大,可树龄却不短,树干根部突起的疙瘩和黑黑的空洞,显示着它所经历的岁月沧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四陡道地处山区,石头是最方便的建筑材料,因此,道路用石头铺就,地基、围墙和房子都是用石头垒成。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里的路面大多都换成了水泥路,石屋、石墙、石磨、石碾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山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爱看章丘」章丘曹范的四陡道与透明碑

淳朴善良的山里人,具有勤劳、坚毅的性格,他们在这偏僻的大山里,耕种着贫瘠的土地,种出了优质的核桃、花椒、小米等特色农产品,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米袋子,也为自己创造着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图文:王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