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萨堡儿〕 在“城中城”探寻菲律宾历史沧桑—---马尼拉记行一

2020-02-06 12:00:09旅游攻略
(文/萨堡儿 原创)与世界上任何超大城市一样,马尼拉有着毁誉参半的评价。有人把它比作太平洋上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有人认为它奢华与贫困混杂,现代时髦且又古旧不堪,是一座杂乱无章的奇葩城市。

(文/萨堡儿 原创)

与世界上任何超大城市一样,马尼拉有着毁誉参半的评价。有人把它比作太平洋上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有人认为它奢华与贫困混杂,现代时髦且又古旧不堪,是一座杂乱无章的奇葩城市。

〔萨堡儿〕 在“城中城”探寻菲律宾历史沧桑—---马尼拉记行一

时髦现代的马尼拉街景

马尼拉湾

作为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是由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中心---总督府演变而来。但是,最早的西班牙总督府不是设在马尼拉,而是菲律宾群岛中部的宿雾。

圣奥古斯丁

马尼拉的贫民区

1565年西班牙人洛佩斯(Miguel Lopez De Legazpi)率领军队,攻占了宿雾,为被害的麦哲伦复仇。麦哲伦(Fernando de Magallanes)是环球世界的大航海家,也是西班牙殖民军的首领,他于1521年进犯宿雾地区的麦克坦岛时,被岛上的酋长拉普拉普(Lapu-Lapu)杀死。洛佩斯重新占领宿雾后,在此地建筑了城堡教堂并设总督府。六年后,洛佩斯的军队北上占领马尼拉,发现这里的土地更加肥沃,一条大河(帕西格河)贯穿南北,出海更加便利。于是,洛佩斯决定把总督府搬迁到了马尼拉。

总督府

黎刹公园内的酋长拉普拉普塑像,他是击毙麦哲伦的英雄。

马尼拉

帕西格河夜景

西班牙人在河边建立起一座王城(Intramuros)。这座今天被称为“西班牙王城”的城中城是用四周的堡垒加固的,堡垒前有壕沟及高4.9米的城墙,面积约64公顷。这座“城中城”俨然是十六世纪东南亚地区最奢华的欧洲城市,至今仍然是马尼拉最富盛名的旅游景点。

菲律宾

西班牙王城

菲律宾

王城旅游景点导游图

总督府最早设在王城内紧邻河岸的圣地亚哥城堡里,但是它于1645年在地震中被摧毁。1733年,第二座总督府建立在王城中央的罗马广场上。

总督府

马尼拉

花园

教堂

总督府

那天,我们的大巴是沿着General Luna大街进入西班牙王城。穿过那座古老的城门后,顷刻被浓厚的地中海欧式风情所迷倒。整齐的街道,两边色彩斑斓,外形各异的教堂,政府大楼,学校,修道院,古堡炮台以及马路上色彩斑斓的马车,令人眼花缭乱。置身此地,仿佛时光倒流数百年。

总督府

西班牙王城内的街景

总督府

马车

我们来到广场时,细雨绵绵,广场中央的喷泉不断射出漂亮的水线。池中央矗立着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的雕像。建立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国王为菲律宾人民引入了天花疫苗。菲律宾人民很懂得感恩。

教堂

罗马广场

总督府

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

广场正面的马尼拉天主大教堂。最初建于1571年,这座多次被战火损坏,重修六次的建筑,至今保留着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优雅的钟塔圆顶与庄严的教堂,透出强烈的肃穆宗教气息。

马尼拉

马尼拉天主大教堂

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之前,菲律宾还没有形成一个国家。西班牙人借助武力与宗教统一了菲律宾群岛,其中天主教扮演其中重要的角色。跟随着西班牙军队的传教士们把天主教引入菲律宾,让其深深的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如今,菲律宾人口的80%信奉天主教。

由于团队活动时间所限,我们进入教堂内逗留半个多小时便匆忙折返。教堂内那些绚丽多彩的玻璃彩绘,精致的圣徒塑像,凝重逼真的宗教壁画给我们影响深刻。教堂里不少民众正端坐在椅子上默默祈祷,悬挂在屋顶的吊灯烛光,点亮着信徒们虔诚的内心。走出教堂,看到不少马尼拉市民正在广场上休憩嬉闹,一派祥和景象。若不是看到广场上肤色黝棕的菲律宾人,你真以为是在西班牙某个城市的中心广场上。

菲律宾

教堂内景

总督府

玻璃彩绘与圣徒塑像

菲律宾群岛上有数百座教堂,而座落在西班牙王城里罗马广场上这座天主教堂,是全菲律宾的教堂之母,具有崇高的宗教地位。菲律宾称得上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菲律宾人民对西班牙的感情一定是错综复杂的。西班牙殖民者帮助菲律宾人民统一了菲律宾群岛,天主教徒们又帮助当地人创造了文字,提高文化水平。

离马尼拉大教堂不远处,矗立着另一座建筑年代相同的古老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我是第二天抵达这里,门票200比索(约合人民币30元)物有所值。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建造于1571年。步入其中,别有洞天。教堂由四座建筑群围成,中间一片绿茵草地,棕榈树遮掩下的喷泉潺潺流水。教堂内除了礼拜堂外,还开辟各类题材的博物馆。其中一个博物馆以宗教油画,照片与实物,讲述了天主教在菲律宾及世界各地的传播过程。在这里,传教士们为原住民治病,辅导原住民学习文化知识,等等,这些事迹被充分地赞颂;传教士们整理的动植物标本或圣经文物保持完好,充满暖意;传教士们在各地传教时被异教徒杀害的血腥场景不寒而栗。

圣奥古斯丁

圣奥古斯丁教堂外景

菲律宾

教堂內的四方庭院

教堂

传教士与原住民

圣奥古斯丁教堂处于深巷市井中,没有马尼拉大教堂那么恢弘气魄,富有仪式感。所以,马尼拉大教堂也成了美西战争结束后,驻扎在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军向美国殖民军签署投降协议的所在地。

马尼拉

植物标本展厅

战火从北美洲燃起的美西战争,怎么烧到菲律宾呢?这要从老牌帝国西班牙与新兴帝国美国的冲突开始。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较快发展,使得美国上层把贪婪的目光转向国外,加入世界殖民掠夺的行列。美国周边的疆土已经被老牌殖民主义帝国西班牙瓜分完毕,这就迫使美国拿老朽的西班牙开刀,抢夺其海外领地。1898年美国军队为争夺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波多黎各向西班牙就开战,很快赢得胜利。随后,美国军舰驶向菲律宾,在马尼拉湾与西班牙舰队决战并取得胜利。

教堂

杀戮传教士的血腥场面

城头变幻大王旗。在马尼拉湾取得胜利的美国军队,借口帮助菲律宾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者,抢先攻占马尼拉,马上调转枪口对准美西战争中的同盟军-----菲律宾军队,扑灭了昙花一现的菲律宾独立。美国殖民者统治菲律宾,也把美国基督教新教与美国文化带到菲律宾。基督教新教没有太多地改变菲律宾人的天主教信仰,但美式英语却在菲律宾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英文娴熟正是菲佣们在香港以及东亚地区工作时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教堂

旧城区街巷

马尼拉

大马尼拉奎松市的新教教堂

1944年到1945年的马尼拉战役中,美军与日军在这里展开了异常残酷的拉锯战,导致这座古老王城被毁灭性破坏,城内的15万菲律宾平民在战火中丧生。这个死亡人数的记录超过了同时期日本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中的死亡人数总和。直到今天,应当是美军炮火还是日军的顽固抵抗为十五万生灵涂炭负责的争论还在进行。

菲律宾

马尼拉新城

我问当地朋友,马尼拉是否设有十五万死难者纪念碑时,朋友不敢肯定地说,你去黎刹公园看看,那里是马尼拉的天安门广场,应当有类似的纪念碑。第二天,我来到黎刹公园,除了瞻仰何塞·黎刹纪念碑(黎刹是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而牺牲的菲律宾民族英雄),还找到了酋长拉普拉普的纪念雕像,也看到了首次攻占马尼拉的西班牙总督洛佩斯的雕像,但是没有找到战争死难者纪念碑。

马尼拉

典型西班牙风格的房屋

那座不起眼的二战死难者纪念碑,设在王城内某个偏僻的角落,那是我第二天参观圣奥古斯丁教堂时无意间发现的。雕像中央那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无助地望着怀中濒临死亡的婴儿,六个被炸死炸伤的的百姓围着她。雕塑弥漫着战争中市民们的恐怖与绝望。纪念碑上的文字表明,它是在战后50年的1995年才被一个民间组织提议并设立的。

马尼拉

二战死难者纪念碑

菲律宾

黎刹公园

在黎刹公园广场上,殖民者的纪念雕像与抗击殖民者的民族英雄塑像和谐相处,颇为有趣;在街心公园里,威武的西班牙国王与绝望的战争死难者彼此守望,互不打扰。马尼拉的大街小巷,轿车,马车,吉普尼花车等各类交通工具并驾齐驱,井然有序。人们似乎都很满足,每天都在一种略带矛盾的氛围中快乐地生活。 “吉普尼花车”是二战后美军撤离后留下的吉普军车改装而成,车身被喷涂出各种色彩,图案,五彩缤纷。这种花车几乎替代了马尼拉的公共大巴,穿梭于大街小巷。花车随叫随停,非常便利。市民们跳上花车逛街购物,其乐融融,直到五十年后,才想起需要为那些战争中苦难的先人做些什么。

教堂

色彩斑斓“吉普尼花车”

马尼拉

马尼拉湾的晚霞

(完)

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