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暮游杜甫草堂

2020-02-01 01:06:02旅游攻略
来到成都,作为一个学文的人,李白绕不过去,杜甫更绕不过去,杜甫草堂是一定要去瞻仰的——不为后期修的建筑,只为颠沛流离时暂得安稳的茅庐。杜甫草堂在柳树垂杨下安得一隅。

来到成都,作为一个学文的人,李白绕不过去,杜甫更绕不过去,杜甫草堂是一定要去瞻仰的——不为后期修的建筑,只为颠沛流离时暂得安稳的茅庐。

杜甫草堂在柳树垂杨下安得一隅。已近夜幕,草堂人迹稀疏,从后门入,过偏堂,有卖书的小店,亦有提供茶座、咖啡的小馆,点一壶茶可得一座,一两游人闲坐谈笑风生,自得其趣。我翻开书本,封面淡雅,诗画并茂,可惜不合我意。读时已见画,不必画在旁。

小馆转出旁侧,有“草堂”二字壁画,右挂毛主席观看背影,左有“花径”二字。牌匾的解释想象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情景,这首《客至》详细描写了待客细节,还有出人意料的邀邻助兴。然而,杜甫并不是一个特别好客之人,在另一首《宾至》中,他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即使是《有客》中的“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过客相寻》中的“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固然有待客的亲切、礼貌,但也不甚浓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

暮游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潦倒,暂时的惬意是公元759年定居成都之时。杜甫受四方好友帮助,才有了今天的杜甫草堂,有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草堂壁墙边的红墙道蜿蜒向前,目的地是那座1000多年前的茅屋。

茅屋前有竹篱、流水、树丫和石凳,虽有专门修造的破落,但与“床头屋漏无干处”仍相差甚远。树丫下的石凳,少陵曾经应是有一张的,他需要思考,他内心的苦闷与失落需要排遣,他心怀天下的抱负也需要发声,只是他已远远离开了唐朝的政治中心,再也没有回归。他终究还是发声了,秉承“奉儒守官、立功立言”的信条,发出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发出了对天下百姓的关怀。

在草堂的中轴线上,昏黄的暮色只留下了半缕,撒在一尊跪坐的杜甫铜像上。铜像用了夸张的手法:腰骨坚挺而瘦弱,近乎竹竿;双手修长无骨,手指平放双膝,嶙峋不改;双肩稍微耸起,努力托起高高的头颅;下巴的胡须上扬,眼帘稍合,但眼珠神力相聚,凝神远方。面对颓废、衰败的唐朝,杜甫看得更透彻,看得更深远。

想触摸一下铜像那瘦弱的肩膀,不过迟迟没有行动,怕惊动了先贤。突然,身边跑来两名男子,一个人用手敲了敲铜像,惊讶地说了一句“是铜的”,匆匆地走了。

夜幕逼近,是该离开茅屋了。曾经想象过的茅屋,当它就在眼前时,内心却波澜不惊,也许因为这间茅屋早已建在心中。在杜甫的凝视下,走出草堂的大门。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了解杜甫的苦闷和悲悯,但能让千载后的游人前来参观,也是一种历史的深沉记忆吧!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颂德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9年10月23日第16版

暮游杜甫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