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万里风樯看贾船”:从泉州湾古船谈宋代海船

2020-01-27 20:30:04旅游攻略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这句宋诗对当时海船进行对外贸易的盛况作了生动写照。宋代海船的建造技术比唐代又有了发展。一艘艘中国海船,在水天一色的海面上,扬帆翔风,跃浪踏波,阴晦无阻,昼夜不停地向前驶去。它们的目的地,也许是东南亚,也许是波斯湾,或者是更遥远的国家。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这句宋诗对当时海船进行对外贸易的盛况作了生动写照。宋代海船的建造技术比唐代又有了发展。一艘艘中国海船,在水天一色的海面上,扬帆翔风,跃浪踏波,阴晦无阻,昼夜不停地向前驶去。它们的目的地,也许是东南亚,也许是波斯湾,或者是更遥远的国家。海船的到达,给那里的人民传送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许多外国朋友聚集海岸,竞相欢迎,甚至出现了“倾国耸观”、“欢呼嘉叹”的热烈场面。

“万里风樯看贾船”:从泉州湾古船谈宋代海船

宋代海运图

一、福建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

关于宋代海船的航运活动,不仅国内的史书多有记载,而且在国外的史册中也传为佳谈。更可喜的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和广大群众,从福建省泉州湾发掘出了一艘宋代海船,为我们对宋代造船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极其确凿的依据。

这艘宋代海船,是1974年夏天在福建省东南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在船舱中还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不仅是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而且对研究我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泉州湾的地理变迁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实物证据。古船出土时,船的上部结构虽已损坏,但保存了一个较完整的船底部。其中龙骨完好,船首有艏柱和一部分残板;船身中部底板、舷侧板和水密舱壁保存较好,13个舱位明显可见;船尾保存了舵座的下半部和一些艉売板;在第一和第六舱中有头桅、中桅底座。

通过考察、分析、研究,这只船的造型与结构特点是:长宽之比小,尖底,多隔舱,二、三重船板。经过复原探讨,认为这只古船的全船总长应为35米左右,当装满货物时,浸在水下部分的长度约25米,深约3米,宽约10米。与此相应,船的排水量至少在400吨上下,载重量200吨以上,可载货几千石。综合海船的造型结构、船舱出土遗物和船体周围海泥堆积层,并结合文献记载分析,它是我国宋代的一艘远洋货船。宋代海船,是在唐代造船与航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时,我国商船的海外航行,已越过南洋到达了波斯湾,比两汉时期的航线更远。在波斯湾的各大港口,经常停着满载世界称誉的丝织物和精致的瓷器等贵重货物的中国大商船。

据阿拉伯人苏莱曼《东游记》说,中国唐代海船特别巨大,波斯湾风险浪恶,只有中国海船畅行无阻,阿拉伯东来货物,都要装在中国船里再远渡重洋。唐代尚且如此,到了宋代,由于海外交通贸易的繁荣昌盛,我国的造船技术与航海事业更进步的完善和发展起来。所造海船更加坚固,不怕风浪,再加上发明并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导航设备——指南针,所以航线所及也就更远了。

泉州,是我国宋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据《宋史・职官志》中记载:南宋时

“福建(泉州)、广南(广州)皆有市舶,物货浩瀚,置官提举实宜。”

市舶司是掌管海外贸易、关税征收、海关检查、对外友好往来等事务的政府机构。每年还“排办筵宴”、“犒设诸国蕃商”。所以来中国通商的外国人日益增多。他们之中不但有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而且还有叙利亚人、意大利人和摩洛哥人等等;不但有商人,也有传教士和游历者。从泉州就可见当时海外交通繁荣之一斑了。

泉州还是宋代南方重要造船基地之一。泉州所造的海船,闻名世界,为中国和外国客商所乐用。通过对泉州湾出土古船的考察,我们就可了解宋代造船业,特别是南方海船的建造技术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二、“下侧如刃”贵破浪,结构坚实抗狂涛

这只宋代古船的船型设计合理,形式美观,结构坚实,制造精密。船的首端尖如楔,船的底部削如刃。为什么要把船制成这样的形状呢?这与宋代徐兢在他所写的《宜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对当时船舶所作的详细记述相印证。对于船型徐兢说:“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这个结论是很有科学道理的。首尖底瘦的船破浪而行,受到的阻力小,速度就快,并有利于抵御风浪的冲击,对开顶风船更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也是我国南方船舶的传统特点。

船首尖底瘦是否就不能装载很多货物呢?当然,它和方头平底船相比,装载量是少些,可它是船头尖而尾方,船身深而阔,平面近似椭圆形,这就使上部仍保持着很宽大的面积所以,船舱的容量还是比较大。就说出土的这只海船,就可装下4万余斤的轻泡货物。一艘船要跨海渡洋,首先要经得起狂风巨浪的袭击,保证船身不致损坏,这就得有坚强结实的身架,任凭风吹浪打,始终百折不挠。

古代造船图

泉州湾发掘的宋代古船,在底部有一根用粗大的松木制成的方整坚实的龙骨,从首到尾将船身支撑得直挺强硬,成为船体的一个中坚骨干。浪顶中间不挺腹,波撑两头不弯腰。当然,单靠这样一根龙骨还是不够的。船在海浪上,不仅会象推摇篮那样左右摆动,甚至船身可能象做脆麻花似地扭转。龙骨虽坚,独木难支。要使船坚不可摧,必须在整体上保证足够的强度。壳板是在船体受力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部件。宋代许多海船的左右两舷上部各装一根或几根与龙骨差不多强硬的大,它和底部的龙骨组成一个坚固的立体三角骨架,有力地抗拒着风浪的颠簸。

海船的舷侧板和底板,也要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经得起风浪的冲击。出土的古船在这方面也首次给人们开拓了眼界。它的舷侧上部总厚度为18厘米,分为3层,其下一直到龙骨的整个底部壳板又较薄些,是用2层木板制成。这种别具一格的创造有其科学道理。尖瘦的船体外壳弯曲变化的程度大,特别是船体首尾两端更为突出。板厚到一定程度,不仅施工比较困难,而且容易折断。如果分成几层,不但便于施工,维修也容易。至于舷侧板比船底板厚,是因为甲板上开有一系列的舱口,以致船上部强度较弱。因此,用增加舷侧板厚度的办法来加强它。

古船密水仓复原图

船板间的一条条板缝会不会漏水呢?当然,如果联接不好或密封不严密是会漏水的。据史料记载,在十ー、十二世纪,航行在印度洋上的外国帆船,船壳板许多还是用绳索缝扎,再涂上糖泥脂膏之类的填塞物,以防漏水,但是这样粗劣的联接方法,在风浪冲击下,经常产生板缝松动,造成严重的漏水船员们不得不日夜不停地轮番舀水,以免船沉没。

我国的海船是怎样的呢?从泉州湾出土古船可以看得很清楚。船壳板的联接方法是搭接与平接结合使用,壳板的上下左右之间大都采用榫合,板与板间用铁钉钉联。板缝间塞以麻丝、竹茹和桐油灰捣成的混和物,这是我国古代造船中独创的一种缝的方法,对保证木质船売的水密性十分有效,一直沿用至今。

三、舱破水进无所惧,风摇浪倾勿需惊

木船壳板经过艌缝,在不破损的情况下,是可以保证水不进入舱内的,但万一遭到意外,船底或两舷壳板发生破损,水自然会涌进来。有了漏洞就得补,这是肯定的。如何补法?宋代人朱彧写的《萍州可谈》里有这样一段记述:

“船忽发漏,既不可入治,令鬼奴持刀絮自外补之,鬼奴善游,入水不瞑”。

“鬼奴”(潜水员)钻进水里堵漏,是人们对自然界斗争的勇敢实践,也是依据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船外的水对船売有很大压力,在内补很容易被水顶掉,外补则越压越紧。可是潜入水中补漏终归是困难而危险的事,只能在万不得已时才这样做。在一般情况下还是采用内补的办法。不管内补还是外补,补漏本身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措施。如果破口较大,堵不胜堵,船内积满了水,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那怎么办呢?我国的宋代海船上采用了一种一舱破损不会导致全船沉没的设施——水密隔舱。出土的古船共分隔成13个舱,舱与舱之间的隔板是用杉木做的,厚达10~12厘米。各块板之间是榫接,隔舱板与船壳板的衔接处用扁铁和钩钉紧相联,这样就构成了一道水泄不通的隔壁。船如触礁或互碰,一部分破损严重漏水了,其他舱仍能保持完好,即使不堵,仍然可以继续航行,以待进港修理。

在古代海船上采用水密隔壁,是在此次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上首次看到的,而它的建造技术,从1960年扬州施桥出土的一只唐代内河船上就已清晰可见。当然海船受风浪的冲击大,水密舱的牢固和严密程度,要求也就更高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直到18世纪末,吸收了我国的这一科学成果,才开始在船上采用这种安全措施,那已是晚了近千年了。能够治漏抗沉,固然可以从一个方面保证船舶的安全,但是在狂风呼啸、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如果船的设计不合理,稳性不好,虽然结构丝毫无损,船也会倾覆海中。

因而船型设计不仅考虑到它的航速,还要重视它的其他航海性能,如稳性等。泉州古船设计合理,航海性能优良,长宽比小,宽度吃水比(船宽和吃水深度的比值)较大,而且面阔底尖,所以它的稳性是相当好的。当然,如果有些船已经造好了,而后才发现稳性不够,还可以用压载的办法来改善稳性。正因为宋代海船线型良好,所以在“海中不畏风涛”,“不忧巨浪”,博得了国外友人的盛赞厚誉。

四、上层建筑显优越,附属设备皆周全

泉州湾发掘的这只宋代古船,没有发现甲板以上的部分,这对研究宋代海船自然是美中不足。但对当时海船的上层建筑情况,不少中外文献都有详细记载。一般地说,上层建筑是根据船舶类型和实际需要来设计的。船的水上和水下部分配置得当,船的航行性能就好。如果上层建筑布置得臃肿了,就会影响使帆和船体重心。那宋代海船甲板以上的布置是怎样的呢?徐兢在他所写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里,对当时航行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客舟”的上层建筑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甲板以上的舱室分为三部分:艏部上面一个舱是厨房,装有炉灶和水柜,下面是船员和士兵住的地方,船中部的一个舱分为若干个房间,供旅客居住或堆置货物;艉部一个较高的舱,布置为船员和旅客的房间,舱顶上面是暸望、操舵和作缭(也就是操作帆)的地方。

宋代海船上有舒适的旅客房间,给西方的旅行家们以深刻印象。他们说:每船都有两层,公私房间极多,以备商客之用。厕所秘房无不设备周到。他们还说到有些旅客上船后就躲进他们包用的舒适的房间内,在整个航行期间,几乎都看不到他们。船上还装有麻布做的天遮,使旅客在甲板上活动的时候,可以免受日晒之苦。当时各国友人都十分喜爱搭乘安全舒适的中国海船。当然,货船就不必设有很多供乘客住宿用的舱房和设备。

海船涉洋渡海,在海上周旋的时间长,因此在船用设备方面,也应考虑生活上的设施。我国海船上的生活条件,据12世纪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说:

“一舟数百人,中积年粮,豢豕酿酒其中”

要在数百人的大船上,储备一年的粮食,也许有点夸张,但它表明了船舶远航时人们对生活方面的需要。船上要储放充足的主食,还能养猪造酒,而且甲板上还用木桶种植生姜以及可作药用的香料、食用的植物等。这样,船员和商客既能吃到新鲜的猪肉、香醇的美酒,又能吃到葱姜大蒜和其他鲜绿的蔬菜,西方的旅行家们都为之佳话相传。在泉州湾古船出土的物件中,就有如猪骨、羊骨等动物骨骼,以及桃核、杨梅核、橄榄核、荔枝核等。此外,还有象棋等文化用品。可见,我国海船在远航时对海上生活是考虑得很周到的。

至于船上所需的各种航行设备,到了宋代可说是已很齐备。据记载,系泊用的装置是这样的:从船头伸出两根支柱,中间夹着一个轮子,上面绕有几百尺的藤索,藤索下面挂着一只大锚。那时的锚还是由一块大石头和左右两根木头组成的,船上还备有一只小锚,在遇到大风时,把它和大锚一同抛下,以加强船的固定。船尾有可以升降的舵。

在船侧装设了披水板。当时,有些海船的舷侧一定高度处,还扎有长大的竹捆,这种竹捆,一方面有阻止海浪涌上甲板的作用,同时也作为装载吃水限度的标志,船的吃水达到了这个竹捆时,便不允许再装东西了。如果甲板离水面过近,海浪经常涌上来,会影响船员们的操作和安全吃水过深,船体如有损坏,海水侵入后来不及处理,甲板就会浸入水中,导致船的沉没。可见,我国的船工们,很早就认识到要保证在海中的安全航行,必须保留一定的干舷(就是甲板距离水面的高度),西方国家到了17世纪才认识到限制吃水的必要性。

泉州湾出土海船复原图

帆是宋代海船的主要推进工具,大桅高约30米,头桅也在20米以上,桅杆直插船底。在甲板上还树立1-2根中小型桅,桅上的篷帆是篾制的,可以左右转动,以适应各种风向,船驶八面风的技术早已被中国海员所掌握。

五、结语:

通过对泉州湾发现的这艘海船的考察和古籍记载,宋代造船技术的水平就浮在我们眼前了。在当时,我国的造船工人被有些外国朋友誉称为“世界最进步的造船匠”,确实名不虚传。他们建造的海船,性能优越,乘长风,破万里浪,为促进中国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