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行走中国】佛刘:路遥纪念馆和路遥墓

2020-01-12 16:42:06旅游攻略
路遥纪念馆    去路遥纪念馆,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距离延安路途稍远,怕天黑前赶不回来。  清涧,给我最初的印象似乎就是电影《人生》中的一切场景,刨不完的黄土地,常年流水不断的古老河道,以及那些杂乱无序的集市和村庄。
【行走中国】佛刘:路遥纪念馆和路遥墓

路遥纪念馆

  

  去路遥纪念馆,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距离延安路途稍远,怕天黑前赶不回来。

  清涧,给我最初的印象似乎就是电影《人生》中的一切场景,刨不完的黄土地,常年流水不断的古老河道,以及那些杂乱无序的集市和村庄。而实际上,现在的清涧县城,无论是从县城街道,还是楼房商铺,那一切都是遥远的往事了。

  车过清涧县城,本以为马上就可以到路遥的故乡了,可是转过一道弯又一道弯,穿过一个山岭又一个山岭,直到我望眼欲穿时,司机才说,到了。

  匆忙的下车,那种心情仿佛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路遥纪念馆位于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的210国道东侧,它的对面便是路遥的故居。我没想到路遥纪念馆会居于马路的一侧,不知道那些呼啸而过的货车会不会影响了路遥先生的写作?

  整个纪念馆里很安静,也许是因了中午的缘故,也许是来这里的游客本来就不多,我在门口签到时,顺便看了看上午来参观的人数,果然不是很多。这样一个稍显偏僻的地方,又只是这么一座孤零零的纪念馆,我想,除非是像我这样的文学虔诚者,才会来看一看路遥先生的故乡。

路遥纪念馆

  不知道什么原因,纪念馆展厅里还停电了,其实有没有电并不重要,只要能近距离地体会一下先生的写作生活,心里也就满足了。

  展厅分6个部分: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和永远的怀念,记述了路遥先生短暂而伟大的一生。无论那些小说、杂志,还是先生写作活动的图片,我都在网上看过很多次了,而现在这样集中的汇聚在一起,简直就是一次对自己“人生”的考量。

纪念馆

  路遥的一生,可以说是艰难的一生,有时候,我实在无法想像他的生活会困窘到无饭可吃的地步,作为一个著名作家,他的生活完全可以像现在的某些大作家那样,不说家财万贯,温饱当然是不用担心的。但路遥的贫穷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性。

  我挺喜欢纪念馆广场里的那个主题雕塑,一头不算很壮的奔牛,拉着两本厚重的书,无论《平凡的世界》,还是《人生》,它们所体现出来的是黄土高坡的精神,是革命圣地延安的精神,当然更是路遥奉献给这个世界的精神。

清涧县

  这样的雕塑和延安大学路遥墓碑的题词很吻合: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看完展览馆,我准备去瞻仰路遥的故居,管理人员说还不对外开放。我央求了半天,他终于给我了院门的钥匙,并叮嘱我,一定不要乱动。他的嘱咐略显多余,路遥的故居是随便能动的吗?

  穿过210国道,爬上新砌就的台阶,便是路遥先生的故居了。院门很小,泥就的院门略显沧桑,两扇简陋的木门,门鼻一搭,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了。院子里有2株枣树,已经结满了密密麻麻的枣子。枣是清涧县的特产,也是延安的特产,狗头枣,曾吸引过我的目光和食欲。

人生

  四孔窑洞,一字排开,没有过多的修缮,依旧还保持着窑洞原始的风貌,木格格的门窗,花布门帘,显得古朴而凝重。当年路遥就是在这里出生,8岁时被父亲送往延川给大伯做继子,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但短暂的一生。

路遥纪念馆

  在遗物陈列室,我看到了路遥的履历表,原始书信,还有那些简陋的桌椅,这些曾经离路遥最近的东西现在离我却是这样的遥远,睹物思人,让人唏嘘人生的无常。

延安大学

  心情落寞的走出路遥的故居,一个人站在小院的门口遥望了很久,远处是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坡,近处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建筑。站在那里,可以看清路遥纪念馆的全貌,我想,纪念馆之所以居于马路一侧,是不是想靠路遥故居更近的缘故呢?

路遥纪念馆

  但我很快又否认了这样的猜测,其实这不是需要我去操心的,我关心的只是近距离地看看路遥先生,聆听一下大地深处他那有力的心跳,足矣!

  

  

延安大学

拜谒路遥墓

  

  黄昏时分,我走进了延安大学的校园,没有人注意到我的行踪,即便是门口的两个门卫也懒得看我一眼。我自忖他们一定是把我看成校园的一个老师或者工作人员什么了,我也落得一个从容。

  校园里整洁而安静,一些三三两两的学生散布于各个小径。他们的身影多少让我有些羡慕,如果说这辈子还有遗憾的话,那便是没有读过正式的大学,这一点我倒是比不上路遥先生了,尽管他的童年艰苦,尽管他的青年时代也不怎么如意,但是能走进延安大学,却也是一个不俗的成绩。延安大学的生活改变了他的命运,如果他自己也这么认为的话。

人生

  1973年,路遥考上了延安大学,据说他的数学只考了22分,但是语文却有83分之多。以他的高考成绩,延川县推荐他上陕师大,但是陕师大的政审没有通过,最后他只好去了延安大学。不知道这是延安大学的幸事,还是路遥的幸事。现在,人们了解延安大学似乎都要从路遥开始,路遥成了这个大学最醒目的招牌。

  问了几个学生,才从回民食堂的门口向右拐,开始是一段很蜿蜒的土路,正抱怨学校不重视路遥墓时,土路才和一条窄窄的水泥路相搭,原来这段土路是一条捷径,要走正式的道路可能会多走上一段距离。抱怨没有了,只是我一个人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多少有些孤单。

纪念馆

  山叫文汇山,半山腰中一块由申沛昌所提写于2000年11月的石碑告诉我的。申沛昌是1987年延安大学的党委书记,据说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延安大学才走上正轨。只可惜,路遥没有用过那么宽敞的教室,也没有用上那么漂亮的图书馆,他只在延安大学的窑洞里完成了学业,直到最后,也只能以鸟瞰的姿势来注视着脚下这片曾改变他命运的校舍。

  山路七拐八拐,山上的树木并不茂盛,好像营养不良似的。中途有一个墓碑,我以为是路遥的,但看雕像,却又不像,绕到碑后,才依稀从已经脱落的碑文中知道那是一个外国女教授的墓碑。

人生

  一个外国的女教授,把人生的最后栖息地选在文汇山,答案只能有两个,一是她热爱这片土地,二是怕路遥一个人寂寞。当然这样的猜想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主观臆断,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仁人志士长眠在这里,这样才不负文汇山的风水地脉。

  终于看到了路遥的墓碑,那一刻,似乎所有的黄土高坡都岑寂了,落日的余晖给所有的高原都罩上了一层暮光,我看到了路遥的眼睛,厚厚镜片后面的目光充满了对世事的洞察和思考。从他的角度远眺,不远处就是延河,面对着不舍昼夜一路奔腾的母亲河,他该有怎样的思虑?

人生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样的概括无疑很适合路遥的一生。可以说,他的写作真的就像一头中年的牛。在他的长篇散文《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我们都能体会他写作的艰苦性,不吃饭,或者一天只吃一顿饭,或者以烟代饭来度过那漫长的一天。路遥的写作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而在这样的呕心沥血之后,他奉献给这个世界的是《人生》、是《平凡的世界》、是永远烈火重生一样的精神力量。

纪念馆

  这样的精神力量,正是我辈所需要的。作为一个后来的从文者,他是灯塔,永远照耀在我前行的路上。

  对着墓碑,我恭敬地三鞠躬,我已经听到了自己的心跳。

  下山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学生正爬上来,我们四目相对,他很快就错过了目光,而我却停下脚步望着他向上的身影。他的身影给了我一种欣慰,甚至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

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