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2019-12-03 20:00:08旅游攻略
在远离海洋的欧亚大陆腹地,卡拉库姆沙漠和克孜勒库姆沙漠,借着大陆性气候的干旱之利,仿佛要吞噬掉一些生机。

在远离海洋的欧亚大陆腹地,卡拉库姆沙漠和克孜勒库姆沙漠,借着大陆性气候的干旱之利,仿佛要吞噬掉一些生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凉景象在靠近南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所共同包夹的吐火罗盆地时,却被饱含生机的绿色所打败,而造就这快三面合围的吐火罗盆地成为中亚一块绿洲之地的就是被誉为中亚母亲河之一的阿姆河。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吐火罗盆地即阿姆河上游河谷所在的地理位置

对于吐火罗盆地(也称阿姆河上游盆地)而言,似乎是一种命运,阿姆河与中亚另一条大河锡尔河,都发源于葱岭(中国古代的葱岭范围比帕米尔高原大,北界包括现在的南天山),都自东南流向西北,而且都在上游流淌出了中亚最肥美的绿洲,分别是锡尔河上游的费尔干纳盆地和阿姆河上游的吐火罗盆地。只是比起费尔干纳盆地来说,吐火罗盆地的知名度貌似要低的多。这很大程度是因为阿姆河成为了一条边境线,一条重要的地缘政治分割线。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阿姆河流域图:上游是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的界河

以阿姆河为界,吐火罗盆地西北属于乌兹别克斯坦,东北部属于塔吉克斯坦,但最核心的阿姆河南部却归属了在地缘政治上,没有归入传统“中亚”概念的阿富汗。而之所以这样,是19世纪末英、俄两国殖民扩张在阿富汗角力的结果。当时英帝国已经完成了对南亚次大陆(即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征服,并开始试图翻越兴都库什山脉的阿富汗向中亚渗透。而与此同时,沙俄趁着清帝国衰弱,携工业化之力,南下吞并了哈萨克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在东侧也割占了外西北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与清帝国划定了边界线。于是继续南下跨越兴都库什山和伊朗高原,打通从中亚到印度洋的领土通道,成为沙俄实现四大洋的帝国梦想必然方向。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英国在阿富汗阻击沙俄南下,最终划定势力范围以阿富汗为缓冲国

就当是的大环境而言,如果没有不列颠人在阿富汗的阻击,俄国人的梦想还是有机会实现的,毕竟当时的阿富汗王国也虚弱的不堪一击。不过不列颠人对南亚长期而又卓有成效的经营,使得他们有机会抢先一步控制阿富汗,并让沙俄的领土扩张不得不止步于兴都库什山脉的北部,也就是如今的阿姆河流域。在意识到在无法突围阿富汗时,沙俄与英国在1895年3月11日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该协议不仅直接瓜分了属于中国领土的帕米尔高原,也划定了俄属中亚与英属印度的势力分界线,以阿姆河上游为边界,阿富汗和波斯成为“缓冲国”,吐火罗盆地被“一分为二”,号称“葱岭古道”的瓦罕走廊,也被作为“隔离带”,划给了阿富汗。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帕米尔高原被英俄分别瓜分,并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这个由政治操作划分的阿富汗与中亚国家之间的边界,也极大的影响了吐火罗盆地的地缘结构,甚至是更大范围的中亚与西亚、南亚之间的地缘结构。那么一分为三的吐火罗盆地对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三国自身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吐火罗盆地被一分为三给周边地缘带来深刻影响

首先是属于阿富汗的阿姆河上游盆地的南岸地区,如果追溯历史,最早古希腊人所建立的“巴克特里亚”以及塞种人所控制的“大夏国”,在历史上与兴都库什山脉南麓结合,作为一个单独的地缘板块而存在。巴克特里亚和大夏国时代,“阿姆河上游南岸地区”也就是吐火罗盆地南岸是这两个政权的核心板块。以此为核心,古希腊人曾经向北控制了粟特人所在的河中地区和费尔干纳盆地,向南几乎控制了整个兴都库什山脉。斗转星移,在如今的地缘政治结构中,阿富汗的地缘政治中心在兴都库什山脉南麓的喀布尔,所以吐火罗盆地南岸地区成为了一个不太重要的边缘板块。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黄色为塔吉克人、紫色为普什图人、蓝色为旁遮普人分布示意图

这一点可以从阿富汗民族的分布情况来看出,作为阿富汗主体民族的“普什图族”,以及以“普什图族”为基础的塔利班,所控制的区域大体上也是兴都库什山脉分水岭以南地区。至于兴都库什山脉分水岭北部,特别是吐火罗盆地南岸地区,则主要是由与中亚地缘关系紧密“塔吉克人”所控制,大约居住着860万“塔吉克人”,基本与整个塔吉克斯坦国内人数相当(2019年塔吉克总人数910万)。可以想象,如果19世纪的沙俄足够成功,早一步控制阿姆河上游河谷低地的话,其与英国势力边界线很可能划定在兴都库什山脉分水岭之上了。那样的话,塔吉克斯坦就将几乎拥有整个吐火罗盆地。然而现实很残酷,如今的塔吉克斯坦,成了当年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被压缩成为了中亚最边缘的政治单元。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塔吉克人是中亚诸民族中唯一不属于突厥系的民族

当然说起塔吉克人,补充一点常识,那就是塔吉克人在中亚诸民族中,是唯一不属于突厥系的民族,也是唯一在种族与语言上,属于原始欧洲游牧民族的族群。如果跨越时间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塔吉克人如今困居在帕米尔高原和吐火罗盆地东北部的命运,正是受到来自亚洲的突厥系游牧民族挤压而形成的。突厥系游牧民族与印欧游牧民族博弈大概始于大月氏人的西迁入侵,以及后来的北匈奴西迁,原本游牧在哈萨克丘陵及里海低地地区的康居以及在七河流域及南天山放牧的乌孙,均因北匈奴西迁后,逐渐分别南迁至河中地区和帕米尔高原。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公元6世纪末西突厥帝国的崛起开启了中亚的突厥化时代

但真正让中亚进入突厥化时代,以及开始在河中地区挤压斯基泰人、东伊兰人、粟特人生存空间,应该是公元6世纪末西突厥帝国的崛起,都城随后迁到了恰特卡尔山脚的塔什干绿洲。当然入主中亚河中农耕区的突厥人,首先是控制位于河中地区精华部分的泽拉夫尚河-卡尔希河盆地,而后才是吐火罗盆地,但吐火罗盆地与河中地区存在一道明显的地缘分割线,这个分割线就是南天山山脉(即支脉阿赖山)的最西端延伸(有效阻止了沙漠的侵袭),其中的关口就是“铁门关”。当然之所以补充中亚游牧和农耕民族的迁移过程,也是为解读乌兹别克斯坦所占据的阿姆河上游河谷西北部地区(即吐火罗盆地西北部分)做铺垫。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吐火罗盆地即阿姆河上游河谷范围示意图

事实上吐火罗盆地的北部,虽然整体位于阿姆河上游以北地区,但整合在一起并不是容易的事。从地理结构上看,阿姆河南岸拥有更广阔且连续分布的低地,而北部,因为过于临靠近南天山山脉,所谓的低地实际上是一条条从阿赖山上延伸下来呈南北纵向分割的河谷,虽然增加了阿姆河上游北岸河流的补水区,但是也意味着每一条阿姆河北岸的河谷,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缘板块,类似于我国云贵地区的横断山脉。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古丝绸之路南下南亚的线路恰好经过吐火罗盆地

这些河谷低地自西向东依次是舍拉巴德河河谷、苏尔汉河河谷、瓦赫什河河谷和喷赤河河谷,其中苏尔汉河谷纵深最宽,孕育有两个知名城市,一个是阿赖山脚下,河谷最北部的杜尚别(今塔吉克斯坦首都);另一个则是河谷的最南端,苏尔汉河汇入阿姆河干流河口的泰尔梅兹(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称为“呾密”, 并且视为西域佛教传播的起点)。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古丝绸之路:自中亚吐火罗盆地的泰尔梅兹至南亚线路示意图

泰尔梅兹因为是苏尔汗河汇入阿姆河的河口,不仅土地肥沃,地缘位置更是重要,是中亚河中地区溯游而上,进入兴都库什山脉北麓的绿洲带,如蓝氏城,东进巴格兰,翻越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喀布尔河谷,最后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重要的地缘位置使得泰尔梅兹所在的苏尔汉河谷,随着河中地区突厥化进程,也完全被乌兹别克人所占据,这也是如今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吐火罗盆地的“苏尔汉河州”。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塔吉克斯坦地形图:内部地缘结构被一分为三

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塔吉克人,只能保有阿姆河上游河谷低地的最北部(因少有外部势力重视),并在此建造了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也就是吐火罗盆地的东北部分。但这样的地缘格局对于塔吉克斯坦而言却是个“悲剧”,使得整个塔吉克在内部地缘结构上被一分为三。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塔吉克斯坦地缘结构图

首先是塔吉克首都杜尚别位于南部吐火罗盆地,是地缘政治中心,经济发达的北部平原地区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出口处,同时也居住着大量乌兹别克人,但首都杜尚别所在的南部盆地地区与北部平原地区之间却隔着难以翻越的南天山支脉-阿赖山;而东部帕米尔高原地区的地形也迥异南部盆地和北部平原,居住的主要是讲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高山塔吉克人”(却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样),而塔国南部和北部居住的是“平原塔吉克人”,虽然同根同源,但语言不通,教派也不同。最终这些地形和种族之间的差异曾经导致塔吉克斯坦内战频频,给塔吉克人和周边民族造成了极大损失。

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齐名的“中亚火药桶”

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的阿姆河

这就是吐火罗盆地(又称阿姆河上游河谷)的地缘结构,拥有媲美费尔干纳盆地成为“天府之国”的自然优势,但又跟费尔干纳盆地一样纠结又彷徨,各种矛盾纠葛在一起,再加上临近号称“帝国坟场”的阿富汗,乱局重生,与费尔干纳盆地并称为“中亚火药桶”。吐火罗盆地走在太平的路上,但路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