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2019-11-28 06:00:17旅游攻略
来自嗨皮士旅行很多人第一次被喀什吸引,竟然是因为美籍阿富汗作家小说改编的电影《追风筝的人》,没想到吧,电影拍摄地点居然是在中国新疆,主要取景地便在 喀 什 。南疆的治安被太过妖魔化,所以游客稀少,也正因如此,这片暗藏瑰宝的土地至今仍然民风淳朴,保留着原有的本真。


来自嗨皮士旅行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很多人第一次被喀什吸引,

竟然是因为美籍阿富汗作家

小说改编的电影《追风筝的人》,

没想到吧,

电影拍摄地点居然是在中国新疆,

主要取景地便在 喀 什 。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南疆的治安被太过妖魔化,

所以游客稀少,也正因如此,

这片暗藏瑰宝的土地

至今仍然民风淳朴,

保留着原有的本真。

安静,祥和,

是对这里的时光再好不过的描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其实只要亲眼去看过它,

用心感受过它,

便会明白,

一切的传闻都只是传闻;

便会明白,

什么是浪漫与质朴,

什么是生活与梦想的天堂。

喀什,见证了西域的古老文明✚

提起西域,仿佛总能想到“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在那段“丝绸之路”中占有重要地位、使张骞感到惊奇的,却是那个叫做“喀什”的西边小城。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喀什,维吾尔语意为“玉石般的地方”。是中国最西的一座城市,东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尔高原,周边与印度、塔吉克斯坦等国接壤;

那里有世界第二大沙漠、世界最古老的冰川,是种族最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塔里木河的源头从那里开始流淌,日光最后的余晖从那里开始降落,东西方贸易的窗口从那里开始打开…….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大约在公元128年的某一天,前往大月氏的西汉特使张骞,一路披星戴月、风尘仆仆地到达天山以南的重镇“疏勒城”,它是当时西域36国之一,疏勒国的首府,也是今天的喀什市。

张骞进城后惊奇地发现:城里城外,车水马龙;驼队马帮,熙来攘往;行商做贾,比比皆是;杂货纷呈,琳琅满目;人们身着各类服饰,绚丽多姿;所操语言,嘈杂如潮,若国际市场。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历史上的“疏勒城”绚丽繁华,今天的喀什历经岁月的打磨,越发深邃而精彩。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喀什的灵魂在老城,而老城的精髓则是高台民居。迷宫式的古老街巷代表了这个城市古老的过去。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传言说,喀什城中家族人口每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于是一代代过去,便形成了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的高台建筑。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喀什,新疆的温柔与硬核✚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这里有2000多年的历史建筑,也有刚拿了说唱冠军的小镇青年艾热。

这个被干旱、荒凉、极寒、极热所包围着的城市,有着天然的野性,从容地吞吐着这个时代的波谲云诡。在这里,民俗和宗教截然相反的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可以和平共处。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相较高台民居的历史感,老城区是更生活的,是优美的。

自由散漫的堆砌,老旧的墙和鲜艳的窗,葡萄藤漫在墙上,日照的影切割巷子街道,使其成为几何构筑的迷宫。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老城区现如今是被翻新了大部,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孩子们在巷道踢足球,共有的休息平台,花纹美丽的门梁窗柱。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古城民居以土红或土黄色为基调,搭配鲜亮的蓝或绿,大大小小的巷子纵横交错,偶有三五妇女坐在墙边轻声聊天,或是小孩子奔跑着互相嬉笑打闹。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老城里家家都有晾台,位于平面屋顶或侧面,用于养花或置放盆景。盆景、鲜花与建筑物廊柱、木雕上的各色花饰交相辉映,幽静清新。

试想,一片土色的城市,配上生猛的花、浓艳粗犷的墙毯、纹理鲜明细致的门,那该是怎样别无二致的维族风情。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相对于外面的区域来说,老城像是另一个世界,也像是一个黑洞。置身其中,便仿佛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一切事情。只想低头看尽人们的快乐。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在这里的手艺人都是硬核玩家,大多数一辈子都只做一个手艺。他们有的做土陶,有的做铜艺,有的做木制品……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这个边陲城市的硬核,不仅在手工艺方面,饮食上也是如此。这里的人用热茶和馕传承着数千年的历史。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喀什老城的茶馆文化,从千年前的丝绸之路便已经开始了。茶馆里装着喀什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里曾经不分老少,吸引着各个年龄层的男人们,甚至到有的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跟着爷爷奔走于茶馆。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老茶馆二楼的饮茶大厅里,没有桌椅,只有倚墙而建的一圈“通铺”。客人们脱鞋盘腿而坐,笑容是他们最好的沟通方式。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茶馆里也有一批和其他古城一样的“驻场歌手”。不过,他们都是脸上布满褶皱,手上布满老茧的「老艺人」。

偶尔还能托“驻唱歌手”的福,听到王洛宾的「黄昏里的炊烟」。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喀什的白昼特别长,临近晚上十点黑夜才开始降临。

曾有诗人这样描述过喀什的夜晚:羶香伴着微微的尘土,弥漫了夏夜不眠的营生,炉火宛如远古的篝火,隐现在这遥远的边城。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夜晚的喀什热闹非凡,吆喝的商贩,烤肉的气息,10块钱一碗的小吃尝到不亦乐乎。

在楼下的烤肉店买一个馕,再要几串烤羊肉,拎一瓶大乌苏,喀什的夜啊,在食物的芬芳气息中是那样的迷人。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喀什,有穿越了千年的巴扎✚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每逢周四,是老城的“巴扎日”。“巴扎”就是集市,维吾尔族人仿佛天生爱做生意,一大早方圆几十里的“生意人”都会带着自家的商品去“赶巴扎”。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没有人说的清“巴扎”具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只是早在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就曾记载“有市列”。维吾尔族有这样的谚语:如果一天没有生意,他可以把左口袋的东西卖给右口袋。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在“巴扎”上,随处可见的地毯摊、花帽摊,陶罐、铁器、卡龙琴,以及各色香料、干果、水果等,应接不暇的色彩,如同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佩戴小花帽是维吾尔族人几百年来的传统,喀什尤其盛产花帽。女性的花帽斑斓艳丽,男性的花帽淡雅朴素。每逢节日、婚礼、或歌舞盛会,人们都要挑上一顶心爱的小花帽。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在“巴扎”上,也常会见到店铺商人与贩羊人直接在街中进行交易。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关于喀什的一切,

仿佛说个几天几夜都是不够的。

那一座总是土黄色、

却又像是时刻被日光吻着的城,

仿佛吞噬掉历史的细节,

浸满了时间灰烬下的一切贪婪念想。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新疆喀什,祥和之地,西域古文明记录之地


去喀什吧!

去看那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和棉花地;

去看维族姑娘站在树下嫣然巧笑;

去看维族小伙在蓝天下赶着牛羊;

去看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

去看街头艺人弹着冬不拉的随性表演;

然后一如电影台词那般:

在清晨醒来,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为空气感恩,为光芒感恩,

为仍活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