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探寻杭州老建筑:杭州西湖

2019-11-26 06:36:18旅游攻略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980.6万人。92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23个乡,597个社区、807个行政村。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980.6万人。92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23个乡,597个社区、807个行政村。

杭州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杭州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六大古都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从古至今,人们对杭州的评价都特别的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对杭州的称赞。

南宋皇城图

(陈鸣楼《南宋皇城图》局部)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面,处于平原、丘陵、湖泊与江海相衔接的地带,三面环山,一面濒临城区,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

探寻杭州老建筑:杭州西湖

西湖是个半封闭的静水湖泊,中有绿水,湖山映衬,相得益彰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湖区间由桥孔连通,西湖的水面积包括湖中岛屿为6.5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最深处在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平均水深2.27米。

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最著名的以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

探寻杭州老建筑:杭州西湖

1、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构筑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命名为苏堤。

长堤两边种有桃树和柳树,一来保护堤岸,二来春天桃红柳绿,为西湖添一美景。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苏堤六吊桥: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合称“六吊桥”。一座桥上,几乎每一根望柱的柱身都是一样的,唯独柱头部分非常有个性。通过下面的每一座桥的介绍,就可以知道下面六个望柱属于哪一座桥了。

六座桥望柱各不相同

探寻杭州老建筑:杭州西湖

映波桥:当你以苏东坡纪念馆为起点,从南往北走,遇到的第座一桥,名叫“映波”。此桥面迎平湖,四山环绕,亭台楼阁倒影悠悠,故名。映波桥西侧,宋代宝历年间,京尹袁韶建“先贤堂”表旌本郡名流善士三十四人,孝妇五氏。祠之东北角有“旌德观”,门上有匾为“仰高”。

第二桥名曰“锁澜”,落日时分,水光荡漾,故名。桥西有“湖山堂”,咸淳年间京尹洪焘建,“四浮屠(塔)矗四围,如武士相卫”,前后种有水芙蓉、茭白和蒲苇。

第三桥名为“望山”,旧通“花家山港”。花港,即花港观鱼。桥侧就是著名的“三贤堂”,袁公请建,匾额分别为“水西”、“云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

第四桥名为“压隄”,与湖心亭遥遥相对,也是眺望全湖的最佳之处,故名“压隄”,仿佛是压轴的意思。压堤桥的南北两侧,原各有一座建筑。南侧为施水庵,北宋权相贾似道建,庵旁筑以石台,台上有石笼灯,照亮夜行的船,为湖上夜游客的最爱。相传高宗常常乘船夜游,时候晚了,便宿在道院内。压堤桥北侧,是水仙王庙。庙里供奉的不是水仙花,而是龙王。

第五桥名叫“东浦”,陈刚中湖堤感旧诗:"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大概是东风吹皱一池水的意思。东字繁体写作“東”,也不知是抄写错误还是别的原因,有些古籍写作“束浦”。

苏堤最北边的一座桥,叫跨虹桥,紧挨着曲院风荷的莲塘。《楹联丛话全编》记载,雍正九年,总督李敏达在跨虹桥西侧、孤山脚下建了一座花神庙,祭祀湖山之神

2、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处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宋朝之后由于酒坊取消,景点随之废毁。清康熙三十八年复建“曲院风荷”景观,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并改 “曲院”代替“麯院”景名,树亭立碑。清乾隆十六年弘历皇帝题写的诗文刻于御碑背面。咸丰末年,诸楼阁毁于兵燹。1950年前,景点仅存一亭、一碑、一墙及地半亩,荷少许。

探寻杭州老建筑:杭州西湖

曲院风荷建成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区5个景区,成为西湖环湖地区最大的公园。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是西湖北线热点游览区。

探寻杭州老建筑:杭州西湖

岳湖景区保存了清代康熙皇帝题书的“曲院风荷”景碑小院,那块景碑是仅存的两块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

【民国曲院风荷御碑亭】

竹素园景区近年才建成开放,它原为清初西湖名园之一,竹石亭榭,曲水萦环,清幽雅致。竹素园位于岳庙西南,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此建湖山神庙,供湖山三神及众花神等。 竹素园先后几次被毁,几次重修。如今的竹素园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起了聚景楼、十二花神廊、临花舫等原古园景观。

竹素园与旁边的江南名石苑有一块粤式英石绉云石,又称绉云峰,为名石苑中的极品。此石高2.6米,狭腰处仅0.4米。以其瘦、皱“形同云立,纹比波摇,体态秀润,天趣宛然”而著名,与苏州留园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石。

曲院风荷内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自是意趣无穷。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三,元代又称之为“西湖夜月”而列入钱塘十景。“平湖秋月”景观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以泛舟湖上流览秋夜月景为胜。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巡幸西湖,御书‘平湖秋月’匾额,从此,景点固定。

平湖秋月之所以闻名,是有科学原因的。杭州秋季的天气以晴好为主,晚上月光的穿透率特别高,云淡风清,天高气爽,气候特别宜人,因此看到的月亮显得特别大,特别圆,特别亮,特别清澈和皎洁,所以就有“四时月好最宜秋”,“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

现在的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景区面积6000多平方米。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由御碑亭、平湖秋月亭、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筑组成,是一处沿湖展开,错落有致,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4、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属于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断桥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杭州西湖,有四大爱情桥:西泠桥、长桥、断桥和跨虹桥,而最符盛名的却是断桥。西湖断桥位于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据说,早在唐朝就已经建成,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断桥之名得于唐朝。现存断桥是1941年改建,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最早记载“断桥残雪”的是唐朝的张祜,诗中的一句“断桥荒藓涩”,从中可知断桥原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平板石桥。清代《湖山便览》卷二:“宋陈清波有《断桥残雪图》。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书四字为西湖十景之一。四十一年有司勒石建亭于此。”现在的断桥残雪这块碑,并非清代原物,而是1982重新立的,是将浙江省博物馆的康熙亲笔“断桥残雪”老拓片,翻到石碑上,然后由石工们刻成。

5、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康熙三十八年,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刻石碑建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文和阴文双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这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

花港观鱼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题,其中的“鱼”字,繁体写法是四点,代表火,乾隆改为三点,代表水,寓意百姓生活风调雨顺,江山稳固太平。

——乾隆(清)

花家山下流花港, 花著鱼身鱼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 底须秋水悟南华!

6、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的大型公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称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西湖的垂柳品种来源于天津北仓苗木基地,属于稀有品种节节垂,在北方都几乎绝迹。百柳成行,千柳成烟,细柳丝绦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形成了真正具有神韵的的有“柳浪闻莺”。莺:雀形目,莺科或林莺科的小型鸣禽。莺类体小,善捕食昆虫,鸣声乐耳。见于花园、林地及沼泽地,有近350种,

7、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又称小瀛洲。

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潭印月”。石塔高2.5米,露出水面2米,由基座、圆形塔身、宝盖、六边小亭、葫芦顶组成。中空,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别致优美。

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蜡烛,与明月上下争辉。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见三潭印月在我国风景名胜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标志作用。

8、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八。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山、北山,形成环抱状的名胜景区,两山之巅即南高峰和北高峰。南高峰、北高峰,是古时候西湖群山中喧盛一时的佛教名山,山顶都建有佛寺、佛塔。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时隐时显,自西湖舟中远观,景观独标一格。南宋时,两峰插云成名并跻身西湖十景之列。

清代以来,两峰佛塔或圮毁、或雷击,仅余塔基,“插云”景观名存实亡。但清康熙帝品题名胜时,改两峰插云为双峰插云以足西湖十景全数,并在今灵隐路洪春桥堍竖碑建亭,故景目尚存,景观内涵则改为登高眺望湖山大观。

双峰插云”碑亭在杭州灵隐路洪春桥畔

西湖十景之一“双峰插云”要回来了!三个方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❶为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

❷为北京构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方案

❸为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

9、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湖南、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西湖十景之七,因晚霞镀塔,佛光普照而闻名 。雷峰塔建于五代(975),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雷峰塔之所以远近闻名,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相传,法海和尚曾将白娘子镇压在塔下,并咒语:若要雷峰塔倒,除非西湖水干。

雷峰塔为钱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贵子而修建。因建在当时的西关外,故又称为西关砖塔。原拟建十三层,后因财力所限,只造了五层。明代嘉靖时,纵火焚塔,仅存塔心。清时重建,因夕阳西照,塔影横空,彩霞披照,景象十分瑰丽,康熙御题之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与保俶塔“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后误传塔砖可驱邪,时人多取,致使该塔倒塌。

西德尼·甘博1917-1919年期间拍摄的未倒塌之前的雷峰塔

雷峰新塔,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雷峰新塔各层屋面都覆盖铜瓦,每个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翼有下悬挂铜制的风铎。新塔塔身的二层以上,每层都有外挑平座,平座设栏杆,绕塔而成檐廊,可供游人登塔赏景。新塔通高71米。

10、南屏晚钟

西湖十景中,唯一以佛教寺庙中的法器作为一个景观的,就是净慈寺里的“南屏晚钟”。这里的“南屏”是指净慈寺后的南屏山,“晚钟”是指净慈寺内的青铜大梵钟。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始建于吴越,早前被称为“永明禅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山门前有放生池,寺院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相传活佛济公曾修行于此,且运用神力从井内运木材建造净慈寺。

重铸的青铜大钟高3米,重10余吨,钟上铸有6.8万余字《妙法莲华经》,每逢除夕之夜,许多市民和游客还会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当第一百零八声钟声响,正好是新年伊始之时。

西湖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名自景始,景以名传,故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景名流传于世。名中有诗,名中有画,以命名艺术之美点化自然山水。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