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三山五岳中的三山

2019-11-16 07:42:04旅游攻略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地大物博。说起中国的山,自古就有三山五岳的说法。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地大物博。说起中国的山,自古就有三山五岳的说法。其实,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分布着数不清的山脉,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西北的天山山脉,再到中部的太行山、五岳,东南武夷山、玉山,西南的横断山脉,以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一众8000米以上的山峰。

这里多一句嘴,除了众所众知的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之外,世界上还有13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主要分布在中国与尼泊尔、巴基斯坦的边界线上。

继续说回三山五岳。三山五岳是一个成语,可以泛指华夏大地的各个名山,也可以特指那八座山。五岳倒是没有异议,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只是三山,就有不同的意见了。

如果依据远古神话,那三山指的是三条华夏龙脉,即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的不周山,玉帝居庭昆仑山,西王母娘娘所在的天山;如果依据道教经典,那三山指的是修道成仙的三座仙山,即蓬莱山,方丈山和瀛洲山。《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三山五岳中的三山

不过,更多的人,倾向于三山指的是三所景色秀丽,香味文人墨客青睐的三座名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先说黄山。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号称天下第一奇山。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这句话也常被后世见识过黄山胜景的人所引用。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奇,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里,就有《黄山奇石》和《爬天都峰》两篇课文。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其中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为三十六大峰之一。黄山迎客松更是常常出现在国画、刺绣当中,成为热情好客的象征。

三山五岳中的三山

话说我还没去过黄山,虽然离得不太远,但几次要去都没有成行。可能是我凑齐了五岳,应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句话吧。

插句题外话,对于黄山所在的黄山市,近些年在网上屡遭非议。大体的声音就是,好好的徽州,为什么改称黄山,一点文化底蕴都没有了。对此,我不做评论。往前走,往前看,矫枉不能过正。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到黄山,赋诗多首,在这里选其中一首,和大家一起体会一下吧。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三山五岳中的三山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三山五岳中的三山

再说庐山。

三山五岳中的三山

庐山濒临鄱阳湖,雄峙长江南岸,绵延的九十多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常常出现。

《尚书·禹贡》中,有最早的关于庐山的记载:“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中,“敷浅原”是庐山别名。此外,庐山还有南彰山、天子彰等别名。而最早以“庐山”之名被写进史书的,则是司马迁的《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中田有庐”,而《国语·楚语》则记载庐山所在位置在战国时称“庐邑”,晋朝孙放的《庐山赋》中:“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也谈及庐山地理。

依旧以一首诗献给庐山,来自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后说雁荡山。

三座山之中,要论名气,雁荡山的确是要比黄山和庐山差一筹,不过说起景色,那是不遑多让。

据《载敬堂集》记

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近人以景观区位,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 ,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雁荡山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曰雁荡。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郁达夫、郭沫若、邓拓、舒婷等历代文人墨客,都在雁荡山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还是一首诗,作别雁荡山,来自北宋范旻。

《游南雁荡》

尘劳最是爱山居,借得丹台半日余。

黄雪糁来松径满,白云飞去洞门虚。

扫苔有客题诗句,滴露无人校道书。

何日结巢依石室,早从湖海赋姨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