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2019-10-25 12:30:05旅游攻略
小编今天带大家畅游历史的海洋,探索过往的事件奥妙噢!有塔殿和庙山两种,后来又增加了藏经殿、楼门、僧房、回廊、甬道等建筑,大部分寺庙都是这几种要素的不同组合。

小编今天带大家畅游历史的海洋,探索过往的事件奥妙噢!有塔殿和庙山两种,后来又增加了藏经殿、楼门、僧房、回廊、甬道等建筑,大部分寺庙都是这几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吴哥的佛塔,从一开始就没有照搬印度佛塔的形式,而是在吸收外来建筑形式的基础上继承了扶南一真腊时期的传统,形成了具有高棉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但其功能仍然是具有陵墓性质的祭祀建筑。庙山是在高基座上建塔,外观呈截顶金字塔形的山形建筑吴哥王朝早期建造的庙宇大多为庙山式建筑,而且选择建在山顶上,如巴肯寺等。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吴哥王朝的创立者阇耶跋摩二世宣扬国王是印度教毗湿奴下凡的化身,国王生前要统治高棉,死后要回到神话传说中的须弥山,恢复毗湿奴的原身。为此,吴哥王朝的第四代君王耶输跋摩一世(889~900年)在都城的中心—巴肯山上修建的巴肯寺中央宝塔内,供奉他的化身——林伽的塑像。耶输跋摩一世即位后,把都城从罗洛士向北迁移到巴肯山附近的平原上,首先在巴肯山及洞里萨湖边上的几座山上建造了婆罗门教寺庙,巴肯寺中央大塔内供奉的是湿婆林伽。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他在位期间,先后在全国各地修建了100多座湿婆教、毗湿奴教和佛教寺院,表现出对“山”和山帝”的崇拜,以及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的宗教理念。作为湿婆教的象征,在吴哥时期盛行林伽(象征湿婆崇拜的生殖器)崇拜,同时,贯穿吴哥时期并在后吴哥时期仍然延续下来并成为高棉社会普遍信仰的,还有对纳加(蛇神)的崇拜。《真腊风土记》说,(真腊)桥之阑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皆九头”;又说,“其内中金塔,国主夜则卧其上,土人皆谓塔之中有九头蛇精,乃一国之土地主也。系女身,每夜则现,国主则先与之同寝交媾,虽其妻亦不敢入。二鼓乃出,方可与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见,则番王死期至矣。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若番王一夜不往,则必获灾祸”。这里的“九头蛇精”在梵文里称作纳加(Naga),实际为7个头或5个头。在吴哥,迄今仍随处都可见到这种七头蛇的石雕。纳加崇拜从婆罗门教的崇拜成为佛教的护法,这是据说有一次佛祖释迦牟尼在讲经,遇上下雨,纳加便爬到佛祖头上遮雨。后来柬埔寨的佛祖塑像或雕像,头上有五头或七头的纳加。吴哥的庙宇是神灵世界宇宙观在人间的再现,城市的设计明显地以神权和王权为中心,城市是基于宗教建筑发展起来的,山形庙宇构成了城市中心。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城市的布局与功能也和经济密切相关,护城河和水库不再只具有象征意义,而是成为水利灌溉系统的功能组成部分。水田、水库、山形庙宇都是这座城市的组成因素。吴哥王朝时期,蓄水设施的建筑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能比庙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最初只是一些小规模的工程建设,在地上挖水塘或是筑土堤储水,但是从9世纪开始,这些蓄水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变得非常巨大,而且庙宇和水系相互结合在一起,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宏伟的整体结构。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在这一过程中,吴哥时期的高棉人展示了在广阔地域上将地域空间和大尺度建筑布局紧密结合的高超技能。由无数民众建成的宏伟的宗教建筑不仅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也体现了国王凭借神化而对民众的强权统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正因为国王凭借神化的权威和权力,才能动员成千上万的民众兴建大规模的工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吴哥城经历了四种形式的变化:一是10世纪的“巴肯城”,二是11世纪中叶的“巴扬”,三是12世纪中叶的“吴哥窟”,四是12世纪末的“吴哥城”,最终形成了灌溉系统覆盖的以神庙为中心的吴哥城。在城市构成的布局上,巴扬寺构成整座城市的地理中心和宗教中心。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吴哥建筑与爪哇的婆罗浮屠一样,尽管深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但又是当地民族的伟大创造,而且“在构思的宏伟和手法的精巧方面”,它们都“远远超过了我们所知道的印度本土上的同类建筑”。经过前后达500多年的经营,吴哥共有大小建筑物600多座,散布在约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许多神庙宝塔,都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但严丝合缝,刀片不入;石料大多为朱色砂岩,有的巨石重达8吨;石塔外壁雕刻着各种神的、佛的、神兽怪物的图像,寺内回廊的殿柱上则全是浮雕,宏伟壮观,举世罕见。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法国探险家享利·穆奥在1858年重新发现吴哥时曾写道,“在看到这些塔尖的一刹那,我感到心在战栗。此时除了能够怀着敬慕的心情默默地凝视外,你没有办法再组合一个词去赞美这建筑史上的奇妙的景物了。”而曾在泰国宫廷担任英语教师的安娜·利奥诺文斯1865年到达吴哥后,也惊叹“世界上没有一个历史遗迹,比荒凉但保存得极好的大吴哥更令人难忘和兴奋了!”同时她也觉察到“这些宏伟的建筑似乎是为崇拜而建,并非作为王宫”。高棉人在800~1000多年前技术还相当不发达的农业时代,就进行了这样巨大的工程建设,创造了这样宏伟壮丽而独特的建筑群,确实不能不令人感到极大的惊叹。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吴哥文明是在蕴含着深刻矛盾的吴哥时期的历史和深受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影响的宗教文化背景下创造出来的。这些建筑物的建造,一方面凝聚着高棉人的智慧、创造和情感,另一方面无疑又凭借对人民的掠夺、榨取。在这数百年间,参加建造这些神庙的无数高棉劳动者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样的代价也是导致吴哥王朝最终崩溃、南传上座部佛教最终取代印度教和大乘佛教成为柬埔寨占主导地位的宗教的重要原因。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恩格斯说:“宗教是窃取人和自然的一切内涵,转赋予一个彼岸的神的幻影,而神又从他这丰富的内涵中恩赐若干给人和自然,因此,对这个彼岸幻影的信仰只要是强烈而生动的,那么,人至少经过这条弯路总可取回若干内涵。中世纪的强烈信仰就这样赋予整个时代以显著的精力,不过这精力并不是外来的,而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尽管还是人所意识不到的,还是不发展的。”吴哥窟以及封建时代的一切宗教建筑物,虽然都是为了宣扬宗教和王权而建造的,但这一浩大的工程中无与伦比的庄严宏伟的建筑,丰富生动的神的形象、佛的形象、人的形象、社会生活的场景和形象,鲜明地体现着人的内涵,时代的精神。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宗教性的建筑是体现人的内涵和时代的精神文明唯一可能的纪念碑。吴哥文明因而成为不仅是柬埔寨,而且是东南亚文化史甚至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迄今仍激动着世人的心。吴哥的宏大壮观震撼了开始接触到它的西方人以至19世纪中叶不少西方学者曾经认为,吴哥是一个已经消失了的民族所建还有的提出了一些假设,认为吴哥是希腊的亚历山大帝或罗马人所建。后来法国远东研究院学者乔治·科蒂斯用了几年时间对照研究现代柬埔寨人与吴哥雕刻中的人物尤其是面相,确证他们生理上的相似之处,有力地驳斥了吴哥建造者是已消失了的民族的错误观点,充分证明了柬埔寨人确实是吴哥建造者。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

早在700多年前,随同中国元王朝的使者出访当地的温州人周达观在其《真腊风土记》中,就对吴哥城市布局有详细的描述:“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惟东向开二门,余向皆一门。城之外皆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桥。桥之两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桥之阑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皆九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四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傍,凿石为象形。城皆迭石为之,高可二丈。”虽然经历了700年,除了风雨的侵袭留下的风化痕迹,我们当代人现在看到的吴哥的整体实景与700多年前《真腊风土记》中的记载几乎是一模一样。

今天的内容就说到这里了,虽然文章看了会让人沉迷,但是别忘了准时吃饭,抱着手机吃饭实在是个不好的习惯,总之如果喜欢看我的文章的同学,别忘了关注小编,小编每日都会发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