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青史留名的九个错字:背后有历史典故错

2019-10-22 05:54:04旅游攻略
对于错别字,人人唯恐献丑于人前,一经发现,赶紧拭去。

对于错别字,人人唯恐献丑于人前,一经发现,赶紧拭去。但有些个错别字,却晃灿灿地悬挂于一些著名景点的牌匾或者石刻之上,流传至今……

天下第一错字

地点:

承德避暑山庄

错字:

避暑山庄——“避”右边的“辛”多了一横

典故:

承德避暑山庄四个大字是由康熙所题写,因“避”字中的“辛”下多了一横,而广受民众猜疑,有人怀疑是康熙写错了字,大臣们不敢言说,有人说康熙时古意写错的,“辛”下多一横,就变成了三横一竖贯穿,是“平定三番”之意。

其实这些猜疑,或多或少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有违基本常识,大多是因为建国后繁简汉字变化、书法教育落后造成的。

最有说法的错字

青史留名的九个错字:背后有历史典故错

地点:

杭州西湖

错字:

花港观鱼——繁体“鱼”字四点变三点

典故: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有一碑,上面刻着“花港观鱼”。繁体汉字的鱼字,下面是四点,可碑上那个“鱼”字底部只有三点。这是何因?原来,这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 四个字,是清朝康熙皇帝手迹。皇帝为何少写了一点?难道是他一时的误笔?非也。原因是康熙信奉佛教,崇尚好生之德。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鱼” 字底部是四点,有火之疑,鱼遇火必死,遇水才能生。康熙帝不想鱼死,便将“鱼”字底部的四点改写成三点,以示好生之意。

最富哲理的错字

地点:

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

错字:

青史留名的九个错字:背后有历史典故错

“风流宛在”——“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

典故:

"风流少一点,诚实多一点"。平山堂左边有匾额"坐花载月",系光绪四年清军队福祥所书,右边匾额"风流宛在",则是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挥毫,匾额书法虽精致通畅但游客总是以为总督写错错字。

此地有一段故事。据说,一天,欧阳修命人备荷花千朵,分插盆中,后做饮酒游戏:在盆中任取一枝荷花在宾客中递送,得者依次摘去其花瓣。花瓣尽时,怎样增肥,所在之客饮酒。游戏延续黑夜,太守栉风沐雨而归。故后人以"风流宛在","坐花载月"来追念旧事。

最令人叫绝的错字

地点:

山东曲阜孔府(在山东曲阜的孔府大门旁,有一副天下闻名的楹联,此联传为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所书。上联为:“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该联书联俱佳,与孔府大门正上方的一块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交相辉映,堪称孔府一宝。)

错字:

然而,这副楹联的上下两联中,各有一字与我们现行的规范汉字书写不同:上联的“富”字少了一点,写成了“冨”;下联的“章”字,最后一竖破日而出。同时两字都不是繁体字,故而很多人认为是错别字。

典故:

堂堂的“河间才子”、《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会写错字吗?更何况还是挂在“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的门柱上。于是便有人认为这是纪晓岚有意写错字。为什么写错呢?因为其中暗藏玄机。

青史留名的九个错字:背后有历史典故错

他们是这样解读的:上联“富”字的宝盖头少一点,叫做“富贵无顶”;下联“章”字一竖破日而出,叫做“文章通天”。并将二字冠以“最有文化的错别字”

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地点:

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

错字:

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所题,至于题者叫甚名已无从查考了,估计也是精通书法者。

典故:这两个“眀”与少一点“魚”和多一横“避”不同,“魚”、“避”那是皇帝创作,具有“合法性”,这个“眀”字则是非法的。但因为出自书法家之手,可以归结为艺术字,或是书法体。“眀”这个错字很有来历,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

在清代,把“明”写成“眀”的现象很多。清代文字狱很厉害,当时文人在许多场合都不敢直书大明王朝中的“明”,担心惹祸,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把“日”易为“目”,意思是“睁眼写错字”。另一种说法则相反,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的是一双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就是这用意,“明君之明重在能识人、识势”,所以重“目”,而诸葛亮正是这样有眼光的人。

其他“明”字:

在成都著名的武侯祠内也有,有块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写成了“眀”;新都的宝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写成了“眀”;济南市大明湖门牌上的“明”字,同样写成了“眀”。

最壮观的错字

地点:

秦皇岛市山海关

错字:

天下第一关——“第”字竹字头变草字头

青史留名的九个错字:背后有历史典故错

典故:

此匾乃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其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是1米有余,其大自不待言;它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在笔划的处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粗壮有力,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

字为楷体,笔力遒劲雄厚,与城楼规格浑然一体,给人以大关雄壮平稳感,堪称古今巨作。

青史留名的九个错字:背后有历史典故错

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地点:

西安碑林

错字:

碑林——“碑”字少一撇

典故:

很多人赞同这个说法,鸦片战争后,他因虎门销烟事件被道光皇帝革职并派发戍守新疆伊犁。途经西安这座城,题下了这“碑林”二字。因其当时刚丢了乌纱帽,以碑字少一撇来表达那时的心境。

最有恩情的错字

地点:

天津蓟县独乐寺(蓟县不只地理位置特别,还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最有名的古迹是独乐寺,此寺当地人俗称“大佛寺”,寺名的由来,相传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不明不白的安禄山有关系,当年安禄山反唐,便曾在此誓师起兵。安禄山一心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古寺因此得名。)

错字:

报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

典故:

寺内墨宝圣迹多多。观音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据说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美誉的李白之手;高高山门正中匾额上的“独乐寺”三个字,传说是大明王朝权臣严嵩所题。

但独乐寺最出名、最有价值的题字,既非李白的“观音之阁”,也不是严嵩的“独乐寺”。而是大清皇帝留下的墨宝,乾隆、咸丰等都曾在这里挥过毫,乾隆手书帖尚存28块;咸丰的题字也有两处,一是观音阁上的“具足圆成”,一是“报恩院”。别看咸丰留下的墨宝没有乾隆多,字也没有乾隆写得有气势,但却因为“院”字少写了一横,一错成名,名重乾隆。

据说,当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

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咸丰明知写错,又不好承认错了,那样太失面子了。正在众人疑惑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地点:

济南趵突泉

错字:

趵突泉——“突”字少了一点

典故:

说“突”字宝盖上那一点很像一顶大帽子,压着趵突泉的三股水,不能顺畅的喷涌。胡巡抚写这个“突”字时,故意去掉“突”字宝盖上那一点,是摘掉压着趵突泉的三股水的大帽子,寓意着趵突泉源远流长、永远喷涌!

关于趵突泉的“突”字少了一点与大明湖的“明”多一横两者关联的有趣民间传说 传说一

传说当初“趵突泉”和“大明湖”立碑时,碑上的字都是普通的汉字,并无异常。“趵突泉”清澈甘甜,气势恢宏,堪称泉中之首,泉中之王。人们对它赞美有加。听惯了人们的赞美,于是“趵突泉”便以天下第一泉自居,一天比一天骄傲。但此时人们又纷纷传说与它遥相呼应的“大明湖”景色比它“趵突泉”更胜一筹,“趵突泉”听闻十分不服。于是它决定派一个人前去打探、证实一下。经过一番商量,一致同意让“突”字宝盖上的那一“点”前去打探。这一“点”奉命来到大明湖,竟然被“大明湖”的美景所吸引,于是留连忘返,再也不愿回去,便留在了“明”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