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心在远方.西藏行:苯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二十六)

2019-10-07 13:30:04旅游攻略
苯日神山:苯教、藏传佛教、汉地佛教 苯日神山,是信奉苯教藏民的转山圣地,在西藏的八大神山中,苯日神山并不出众,但在“苯教”传统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藏区的民众有一说法,羊年转湖,猴年转山,苯日神山就是藏民们心中的圣山。

苯日神山:苯教、藏传佛教、汉地佛教

心在远方.西藏行:苯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二十六)

苯日神山,是信奉苯教藏民的转山圣地,在西藏的八大神山中,苯日神山并不出众,但在“苯教”传统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藏区的民众有一说法,羊年转湖,猴年转山,苯日神山就是藏民们心中的圣山。据当地人介绍,在西藏众多的神山中,没有一座像苯日神山这样,你几乎不能从外面看到它的面目。苯日神山没有一座十分突出的山峰,而是由一组山峦攒聚在一起,总是云山雾罩,即使身在山中也难识苯日神山的真面目。

我们由于时间的关系,并没有安排时间专门去游览苯日神山,而是在去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路上只是向着云雾缭绕的苯日神山方向看了一眼,就直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苯教和藏传佛教之间的关系,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是相互吸收,相互借鉴,才使藏传佛教发展到这个阶段的,而“苯教”也通过吸收佛教的经典教义使自己更加完善。

心在远方.西藏行:苯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二十六)

在吐蕃时代,苯教做为藏区的原始宗教,具有很高的地位,到了藏王松赞干布统治时期,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的公主,以及大唐的文成公主,更要命的是她们是皇家贵族,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带来先进文化,还带来了释迦牟尼八岁和十二岁的等身像。因此佛教从尼泊尔一路,内地一路分别传入藏区,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从此佛教在吐蕃王朝有了官方地位,为了发展吐蕃,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带着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并制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开始在吐蕃传播起来,这种传播也是符合当时统治者需求的。在这种环境下,佛教在藏区想不受重视都不难啊!这种重视也就导致藏区的本土教派“苯教”就开始声势日渐低微。

心在远方.西藏行:苯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二十六)

众所周知,佛教发源于古印度,汉朝明帝时代,因梦见金身罗汉,以后才有白马驮经,佛教传入中原,到了盛唐才发扬光大,但是在汉地的佛教中,更多的只是修行劝善,礼拜诵经,在形式上似乎更加的内敛。唯独佛教到了西藏,藏传佛教吸收了苯教的一些内容,在保持了基本教义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我们作为宗教的门外汉,通过比对来自同一源头的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相比,就可以粗略看出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就是入乡随俗的过程,尤其是藏传佛教在苯教的影响下,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关于佛教教义,大概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修行,就是善恶因果,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任何教派当传播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会有融合的过程。

心在远方.西藏行:苯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二十六)

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就不可避免的与中国本土思想道教和儒家进行融合,尽管在中国宗教史上,也曾经有过几次“法难”,南北朝的北齐时代,由于佛教盛行,礼佛出家人甚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兵源不足,为当时的统治者以各种名义强制灭佛,佛教受到很大的打击,但是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佛教依然会绝境逢生,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就是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吸收了本土文化,这一点我们从寺庙供奉的神仙群体就可以看出来,不仅有佛教神佛,还吸收了许多道教的神仙。

心在远方.西藏行:苯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二十六)

佛教在公元六七世纪在松赞干布时期传入西藏,在西藏时,佛教和当地的土著文化苯教不可避免产生矛盾,在反反复复的斗争中,双方各退一步,佛教吸收了部分苯教文化,形成了藏传佛教,此时我们对比一下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寺庙中所供奉的佛像,就有所不同,汉地大多慈眉善目,而藏传佛教寺院中既有造型安静祥和的,更多的是造型愤怒的降魔法相。在建筑上,藏传佛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曼陀罗(又称坛城,即四方世界),转经筒(写有“六字真言”的经桶,是顺时针转的),这些是汉地的寺庙所不具有的形式。另外,藏传佛教的转山转湖,以及在山之巅设立经幡和天葬制度,也是古印度佛教和汉地佛教所没有的。

相对于苯教来说,他属于泛神论这,按照专家考证,应该是属于古象雄文化,在其传播初期,信仰的是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这些崇拜其实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初期,因为不能理解才产生的敬畏,故苯教具有原始宗教的内涵。

心在远方.西藏行:苯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二十六)

苯教在和藏传佛教的较量下,他们也按照藏传佛教的教义,完善了自身的内容,让苯教的外在形象像佛教,但却保存了苯教的内涵。正是这种古老的渊源,我们可以不客气的说,苯教在某种程度上和佛教是互为老师的,互相影响的。现代藏民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民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藏民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苯教的遗俗。

心在远方.西藏行:苯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二十六)

正是因为这些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才造就了藏传佛教和苯教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也让苯教作为一个独立的教派在西藏的得以留存。在藏传佛教的红教、黄教、花教、白教四大教派之外,衍生出一个与之并存的教派“黑教”。黑教虽然没有像藏传佛教那样影响巨大,但他却根深蒂固的留存在这个民族的血液里,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藏区民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