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雪峰山大花瑶景区:虎形山拾秀

2019-10-05 21:06:06旅游攻略
作者:方雪梅 离开虎形山数十天了,我像一个从美梦里回来的人,一直遐念着它的风华。 去的时候,是初秋。恰逢连日的晴天,是正好遣怀于山水中的时节。上到一千四百多米的高处,目光所及,景色壮丽得惊人:天空蓝汪汪的,好像随便飞过一只鸟,也会撞下清洌洌的水滴来。

雪峰山大花瑶景区:虎形山拾秀

雪峰山大花瑶景区:虎形山拾秀


作者:方雪梅

离开虎形山数十天了,我像一个从美梦里回来的人,一直遐念着它的风华。



去的时候,是初秋。恰逢连日的晴天,是正好遣怀于山水中的时节。上到一千四百多米的高处,目光所及,景色壮丽得惊人:天空蓝汪汪的,好像随便飞过一只鸟,也会撞下清洌洌的水滴来。没有雾霭,没有烟云,四周的群山,高高低低浮在眼前。树木披山,似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绿云。



绿云里,花瑶人家的木屋,星星点点,缀在其间。那些翘檐黑瓦,半隐半现,以神秘的诱惑,钩起了我们这帮城里文人的丰沛情思。像从簇新的俗书里,收集到了有古朴意味的老册子,让人感念丛生。



大托村的秋色,比山下更显得色彩流溢。


蓝色天幕下,沿路的栗色老木屋,色调苍古;屋前屋后的竹篱笆上,缠着白白的扁豆花,与草丛里烈烈而发的野花呼应着,特别招人喜爱。村屋群落的背后,是大青山的一面巨大石壁,阳光顺着光滑如镜的石壁流下来,像一条条奔泻而下的瀑布。此时此刻,这安静了亿万年的瀑布,在每个人的心底击起了乱石穿空般的巨响!我的脑海里立马蹦出一串词汇:奇美、雄壮、险峻、瑰丽……


同来的作家们,谁也舍不得错过眼前的美色,相机、手机,全都派上了用场。大伙仰对四面青山,俯对万叠梯田,尽情摄影;甚至,不顾临渊之险,小心翼翼地爬到村头一块刀削似的巨石上,争相与穿红着绿的几位花瑶姑娘合影。接着,阎真、姜贻斌、何立柱、陈惠芳等一行人,又跟在谭谈老师的身后,向陡峭的石瀑攀行。

我没有从众,而是独自向村里走去。

高寒山区的秋阳,挟带着几分寒意,却明媚迷人。花瑶人家的住所,多为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门前有嬉戏的孩子,有鸣鸡吠狗,有在虬曲的老树下,扎烟叶的老人。木屋的大门多是敞开的,有的门上还贴着红对联,檐下吊着一串串红的辣椒、黄的包谷。

第一次来到花瑶山乡,我被这里的一切迷醉了。蓝天、石山,老屋、柔风,泥巴地,还有穿着花瑶挑花统裙的老阿婆,背着柴禾从村里的土路上,缓缓走过,一直走向我目光的尽头。目送着阿婆的背影,感觉她是走进了一首被都市遗忘了的老山歌。这歌里,有简朴、厚道、亲切的东西。

在村里的一座木屋前,几个坐在门槛上玩耍的孩子,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我,还不时咬着耳朵说话。孩子们穿得五颜六色,但衣服都很旧,要么大了,要么小得箍在身上,有的还破了洞……尤其看到他们或光着脚丫,或穿着凉鞋、拖鞋,我的心,突然感觉被什么刺了一下,有点痛。从这几张还挂着清鼻涕的小脸蛋上,我感受到了清贫童年的沉重与残酷。这些山里的孩子,也许从来没有下过山,从来没有照过像样的照片。可他们脸上,那种未沾尘嚣的纯真,仿佛映现出几十年前我的影子。让我这个被都市浑浊的世俗困扰的人,看到了小野菊一般的美好。

“小朋友好,阿姨给你们照张相,好吗?”孩子们开始还有些羞怯,后来看到显示屏上自己的样子,高兴得纷纷把脑袋瓜凑了过来,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小山雀。

午后,阳光从头顶上泼下。顺着石阶小路,一行人奔山间的峡谷而去。才二十分钟时间,村子很快就悬在我们肩上了。

石阶路时高时低,时缓时陡,绵长而曲折。不知花瑶人的先祖,当年是凭了怎样的毅力,才将它凿成?脚力不够,我们终于没有到达谷底,便在一片丛林前停下来,听鸟语风唱。

在高风轻抚,蓝天四垂的地方,我突然彻悟:时光才是最萧散淡然的智者,任天地四时盈虚消长,任繁花夹道流泉淙淙,任萍水聚散浮云分合,什么也不能停驻它的行走。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内心的都市尘欲,实在渺如蝼蚁啊。



离开大托村,车在盘山路上蛇行。不久,到达一个名叫“崇木凼”的瑶村。村口,有一大片原始树林,桷栎、抱栎、水青冈……树树参天,枝枝苍劲。都是数百年,甚至是逾千年的古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崇木、敬树的传统,在一代又一代花瑶人中,像血脉一样延续着。爱树、敬树、护树,即使枯树倒地,也不能伐其为薪。绿林中,一块立于光绪九年、刻有“永远蓄禁”字样的石碑,印证了这个民族了不起的传统情怀。大炼钢铁的年代,面对伐木者的斧头,村民们硬是一人抱一棵大树,其与树生死与共的决心,让飞斧者不得不空手离去。这样的历史,也让我们这些文人墨客,对“崇木凼”三个字,充满了敬意。



接下来,我们倾听了村里老人的“呜哇山歌”,欣赏了瑶家女子独特的挑花手艺,品尝了村口热情的“拦门酒”,观赏了古树下的男女情歌对唱,参加了夜晚喜庆的迎客篝火晚会……直到夜深,方心有不舍地驱车下山。



虎形山之行,让我笃爱单纯、朴鲁的心,有了涓水归川的感觉。至今,我依旧为它不染铅华的沉稳,厚道而萦怀。



我想,把大自然的清新,山民的淳朴,都放到人们精神的祭坛上, 这样的真诚,单纯、热情,应该是我们追摩的真朴境界,也是比永恒更长的东西。